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夜休息,凌晨赵云将刘和叫醒了。

刘和揉了揉 眼屎 ,发现其他人都已经醒了,正在等着看日出。

泰山之巅,晨曦微露。

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山峦在微光中显得肃穆而神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边逐渐被染成橙红色,

一轮红日缓缓升起,仿佛从大海中孕育而生。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间,形成一片片绚丽的光影。

泰山的群峰在日出的映照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刘和站在泰山之巅,眼睛凝视着远方。

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橘红色的光芒逐渐填满了整个天空。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豪迈之情,同时也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惊。

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仿佛自己只是这片广袤天地中的一粒尘埃。

日出的壮丽景象让他意识到,生命是如此短暂而珍贵,每一刻都应该被珍惜。

在这一刻,他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忧虑,心中只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像太阳一样,勇往直前,散发出自己的光芒,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让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羊续也凝视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他深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微风轻拂脸颊的舒适感觉。

站在山巅之上,他仿佛能够俯瞰整个世界,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宁静与力量。

随着太阳的升起,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更加明亮和清晰。

羊续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景色,发现每一座山峰、每一棵树木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如今站在这里,看着日出的辉煌,那些艰辛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这一刻,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生就像攀登泰山一样,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到达顶峰,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虽然一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乘坐滑竿,但蔡文姬依然能感受到登山的艰辛。

山路崎岖,每一步都需要努力。

她见证了护卫和挑夫们的汗水,也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现在,她登顶泰山,欣赏过了日落和日出,心中充满了喜悦感。

虽然这个小小泰山,她拿不下,并且以后再也不会来这个地方了。

但是这次旅行经历,她觉得会记住一辈子!

此刻不论是赵云、臧霸这些人,还是随着大家一起上来的挑夫、仆人和丫鬟。

都专注在日出的美景之上。

好在这个时代交通不便,来的游客稀少。

所以每个人都有很好的欣赏日出的地方。

不像后世,人太多了,站都没地方站!

上山容易下山难。

原本以为会容易一些的下山之路,到了天黑,才终于走完。

这还是大量物资已经在山上消耗完了。

来到山脚下,蔡邕等人老远就看到山上刘和他们的灯光。

好在他让仆人在附近早就准备好了营地。

加上孙观提前一步下山,已经准备好了晚饭。

来到了山下,大家放松了不少。

想着明日就可以回家,羊续、蔡文姬等人的话也多了不少。

晚上吃饭的时候,刘和找上蔡邕,对他说道:

“蔡先生在这泰山郡,实在是埋没了才能。”

“我听说先生之前在修撰《东观汉记》。”

“不如这次随我一起前往代郡。”

“我在那里修了一个大学城,里面收藏和抄录了天下的藏书。”

“如果您还想继续编修那本书的话,可以随我前往代郡继续。”

“我在那里设有文雅部,里面还没有人能主持这种事情。”

蔡邕很意外,没想到刘和居然提出这样的请求。

不过这个请求非常诱人。

他很难拒绝。

虽然羊家对自己很不错,自己在这里居住也很舒服。

可是就像刘和所说,自己在这里除了教书,也只能空耗年岁。

毕竟这里没有什么书,也没有什么资料。

倘若真的有一个稳定环境,而且还有天下藏书辅助。

那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蔡夫人今日看到女儿,就发现爬了一趟山,她对刘和的态度就亲近了很多。

作为过来人,蔡夫人已经猜到了一点女儿的心思。

刚才也私下试探性的问了问她,她只说:“婚姻大事,但凭父母做主。”

如果她不同意的话,肯定就会说:“女儿尚且年幼,还想在父母身边侍奉几年。”

此刻听到刘和的提议,看到自己丈夫的神色,她顿时明白了丈夫已经意动。

于是在一旁劝道:

“此去代郡虽然路途遥远,但是那边既没有爆发黄巾之乱,也没有边关隐患。”

“你还能在哪里修书,我和文姬也可常在一起走动。”

“反正以后都是一家人,我们总不能老是寄养在羊家。”

“否则长期下去,如何回报人家?”

听到夫人的劝解,蔡邕知道这事她也同意了。

自己这辈子只有这么一个女儿。

倘若真的长年不见,他还真不一定受得了。

而且这个机会真的不错,于是点头同意道:

“如此也好,我们回去便可以准备!”

“我这里还有很多藏书,到时候还要辛苦你帮我带回去!”

刘和点了点头,说道:“些许小事,不足挂齿。”

“过两天有幽州商会的商队经过。”

“我让他们多带些车马,到时候一并运走!”

一旁的蔡文姬听到了大家的谈话,也暗自欣喜,和丫鬟的话也多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队伍再次出发。

回到家中后,大家就开始准备返回代郡。

不过蔡邕作为汉代的名仕,附近的朋友不少。

他要走了,自然是要一一登门拜谢一番,才能走的。

仆人们愿意跟着走的,就一并带走。

不愿意走的,则给了一笔钱,便解散了。

等到了搬家那天,刘和才明白蔡邕是真的有很多书。

商队带来了六辆马车,行李只装了一辆。

书却足足装了五车!

好在汉代的书竹简为主,所以刘和估计了一下,实际书册数量也不过几百本而已。

不过这些书装在车上,看着也蔚为壮观!

真正的学富五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