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前两日,城外鲜少有人,等到了第三日,第四日,从东面陆陆续续逃来百十来人。

他们聚在城门口,要求进城。

如今战事紧张,州府又下了令,要封闭城门,县令哪里敢违抗上头的命令。

逃难来的喊累了,就聚在城门外歇脚。

书杰带着两个护卫,穿着旧衣悄悄摸进人群里,打听起消息来。

一位看着憨厚的老爹告诉他,如今城破,城里的各位大人和府兵们护着百姓一边同金兵作战,一边退出城去。他跑的快,方才有命出来,后面的事情他就不知道了。

那老爹哭丧着脸道:“一路跑过来,原本想着往严州州府去的,只是州府紧闭城门不让我们进去。我晓得,他们也是怕金人的骑兵杀到,他们没能力抵御。没有法子,我们只得一路往西跑,看能不能有一丝活路。”

书杰毕竟年轻,还有些心软,“老人家,那你其他亲人呢?”

一提到其他亲人,老爹抹着泪道:“儿子、儿媳妇被金人掳去了,小孙子半路上走失了,就剩我这不中用的老头子逃出来了!”说罢,情绪激动,开始哭天抹泪起来。

许是受到这老爹的情绪的影响,周围有人抽泣诉起苦来,有人恨恨的骂着杀千刀的金人,有人口中喃喃的哭诉自己已经家破人亡~

书杰环顾四周,不由想到当初他们一家从南巢逃出来的情景。

众人沿着山脚绕了一圈,方才回到茶园。

晏书在堂屋里焦急的踱着步,眼见书杰回来了,忙问道:“可打听出什么消息来了?”

“听一老爹讲,城破后州府里的大人们和府兵一边同金军战斗一边护着百姓逃出城去。我猜想或许姐夫就在往这边赶的路上呢?”

晏书用帕子擦了擦眼角,“求菩萨保佑,让相公安全归来。”

不知道是谁多嘴,林老太太知道临安城破的事情,她非要晏书陪她往城门口走一趟。

虽说现在是正月里,可天气仍寒冷,许多逃难而来的百姓准备不足,没有带被褥,有些身子弱的半夜睡在外头感染了风寒;还有的两三日都没有吃东西了,如今也是饥火难熬。

林老太太每抓住一个人就会问问临安城的情况,只是大多都同那老爹说的差不多。

晏书眼见逃难而来的百姓如此窘状,起了善心。

等回到茶园,她对林老太太道:“祖母,我想支两口大锅在城门口,一口锅熬些姜汤,一口锅熬些米汤,让这些乡亲们多多少少能驱驱寒,垫垫肚子。”

只是如今山上的米粮也不多,要想施粥很快就得消耗殆尽,只能熬些米汤让他们多支撑些时日。

只是秋菊有些担心会引发骚乱。

林老太太倒是支持,“咱们多行善事,菩萨看在眼里也会多保佑我张家。”

最后林老太太拍板,拿出一半粮食出来做这善事,张氏等人也很支持。

只有秦氏担心影响到自己儿女的三餐饮食有些不乐意,家玥和家铭都是好的,劝道:“母亲,虽说是一口吃的,关键时候能救人一命呢!咱们多行善事,到时候阖家都能受到菩萨保佑。”

如此,秦氏方才不再嘀咕。

秋菊建议:“夫子,您做这些事情最好同青溪的县令大人知会一下,免得白白的引起误会。”

一个奉上命紧闭城门,不许外头的百姓进城;一个好心熬姜汤和米汤给逃难百姓喝,确实容易引起误会。

晏书忙让书杰写了封信给刘县令,禀明此事。

“小弟,一会你去城门那里,就说是原张县令的夫人让您将信交给县令大人的,然后从门缝里给他们塞进去。你记得务必要请县令大人给个回话。”

两个时辰后,书杰回来了:“姐姐,信是马县尉送过去的,后来刘县令亲临,隔着城门对我说,感谢您的善举;过两日他也会从城门上用篮子吊下来些粮食,一并行这善事。”

招呼打好了,晏书开始带人着手准备。

秋菊担心安全问题,执意要跟在她的身边,还点了十个看起来壮硕凶狠的护卫一起跟着。

林老太太也想亲去,晏书劝道:“等过两日一切都上了正路了,再请老太太过去。”

晏书一使眼色,家玥也忙上前劝慰道:“祖母,我陪您在家里诵经,为父亲为大哥祈福求平安。好不好!”

林老太太见自己的孙女如此懂事,心里很是宽慰:“就听家玥的。”

家铭也凑上前来哄着林老太太。

晏书忙带着众人下山去了。

逃难来的百姓,眼见晏书等人在城门外支起两口大锅灶,一口锅里熬着姜汤,一口锅里熬着米汤,忙拥上前来。

秋菊等人将马鞭拿在手上,先是朝着空地上甩了两鞭,“你们都给我排好队领取,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一开始,还有那不守规则的想鼓动大家哄抢,秋菊立马带着五个护卫将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给揪了出来,用麻绳给绑在树上,以儆效尤。

其他护卫,留了两个守在晏书身边,其他三个帮着维持秩序,很快百姓就排好了队。

晏书清了清嗓子道:“吾是临安城司户参军家的娘子江氏,也是同家人逃难在此。这几日听闻临安城破,夫君为护百姓逃难至今不见其踪迹,又见各位乡亲风餐露宿的,也是忧心不已。在青溪县县令大人的支持下,熬了些姜汤和米汤供大家驱寒,条件有限,还请各位乡亲见谅。”

大家原本以为无人管他们,如今听了晏书的话,忙大声的感谢青溪县县令和晏书的善举。

说是米汤,实际是热乎乎的稀粥,这些逃难而来的在寒冷的天气里有口吃的,就很感激了。

随后,晏书又让护卫们帮着这些百姓搭了几个茅屋,让他们有地方可歇脚,也能避一避寒风。

过了一日,从城头上吊下来五袋陈米,如此又能支持一两日了。

众人忙大声谢了青溪县令,谢了青溪百姓。

又过了一日,晏书他们还在粥棚那里忙活,远远的听见有马蹄声传来,秋菊一抬头只见远处有四人驾马而来,那身形很是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