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儿。”上首,苏晋听了白先义的话,思索片刻,随即看向下首的魏淑丹,缓声道,“你起先就在三岭山遇袭,依你所见,敌寇动向如何?”
闻言,魏淑丹立即抬头望过去。
只见苏晋眼含深意,微微点头,她沉默一瞬,稍稍侧头瞥了眼堂上的人,随后收敛心神,抱手一礼。
“末将与白二将军所见略同。”
说着,她解下腰间布袋,从中取出一卷画,随后朝身后的司珍摆摆手,示意她呈上去。
“这是偷袭三岭山大营的敌寇头领的画像,里头也有贼首夫妇的身形容貌。末将昨夜凭着先前的印象,一一描摹下来,还请苏帅过目。”
听她这么说,苏晋当即挥退前来添茶水的小厮,让司珍将画卷在桌案上摊开。
“末将以为,敌寇最先攻打伍州城,一是为了拖住伍州军,二是借此迷惑我们。”
见到苏晋垂眸细看画卷,她顿了顿,继续说出自己的猜测。
“彼时,末将带人才到主峰大营,当夜就有敌寇出现在三岭山附近。”
“但接下来的几日内,末将发觉出现在三岭山的敌寇好似分为两股,并且他们彼此间联系并不密切。”
“两股?”一营主将孟若明面带思索,“莫非另一股是从敌巢直奔三岭山而来?”
“正是。”魏淑丹看向他,“待来犯敌寇尽数被擒拿审问之后,这才确定了他们的来路。此两股人马中,从伍州城那挟持小杨将军来的自不必说;另外这股,就是从敌巢而来。”
“照此来看,敌寇极大可能就是奔着那条小道去的。”白先义听了后,不觉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确实。”魏淑丹颔首,随即朝上首说道,“末将回来听闻,城内不久前,发生百姓冲营之事。”
“此事自来少见,仔细算算时日,大抵敌寇出现在三岭山不久,历城便有了百姓冲营。”
说到这,她朝前头唤道:“苏将军,你当时追缉这鼓动百姓的幕后之人,后来他可是往三岭山去了?”
“不错。”苏方骏回道,“虽多次变换方位,但最终仍是去往三岭山。”
“最后可是进了三岭山?”
“未曾。”苏方骏面色微沉,“此人狡诈,离三岭山还有数里远,他便消失在密林中。”
“原来如此。”魏淑丹沉吟,“这就巧了,我猜测这人极有可能是贼首夫妇之一。”
话音刚落,苏方骏顿时坐起身:“此话怎讲?”
“我佯装混入敌巢那日,曾听守门的贼寇说,‘当家的刚回来,夫人正与他说事’。”
“那一日……”闻言,苏方骏回忆着当时的情形,若有所思。
“混入敌巢当晚,我见着了三营的将士们,随后便逐步引发敌巢内乱。”说着,魏淑丹回望着他,“那时我听将士们说,苏将军带人去了敌巢后山守着。”
“嗯,刚到不久,少说也有一日。”
“那贼首就与你前后脚到了敌巢附近,虽说时间不完全接近,但也足以猜测贼首身份。”
听到这,苏方骏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