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来上课的村民并不多,很多人觉得这对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实际帮助。但祁同伟并没有放弃,他一家一户地去劝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知识的重要性。
慢慢地,来夜校上课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在课堂上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对村子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认识。一些年轻人开始利用所学的知识,在村里开展电商业务,将青山村的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破旧落后的村庄,如今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农村。村里的道路宽敞平坦,两旁种满了绿树和鲜花;农田里,现代化的农业设备正在忙碌地工作着;村子中央,一座崭新的文化广场拔地而起,成为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祁同伟站在村子的最高处,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曾经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但他也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将继续带领着青山村的村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祁同伟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青山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嗅到商机的外部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一家名为宏远集团的大型企业主动联系上了祁同伟,表示对青山村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很感兴趣,想要进行投资合作。
起初,祁同伟对此充满了期待。宏远集团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如果能达成合作,青山村的发展必将迎来质的飞跃。双方很快开始了谈判,宏远集团提出了一系列看似诱人的条件:他们将注入大量资金,帮助扩大生产规模,引入更先进的生产线,还承诺负责打开国际市场。祁同伟和村民代表们认真研究着合作方案,心中满是憧憬。
但在深入沟通的过程中,祁同伟渐渐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宏远集团对于合作后的公司股权分配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他们试图占据绝对控股地位,这意味着青山村将逐渐失去对自己产业的主导权。而且,在谈及利润分配时,宏远集团给出的比例也明显偏向他们自己,留给青山村村民的利益少得可怜。
祁同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渴望借助宏远集团的力量让青山村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他又担心一旦答应这些条件,青山村会沦为宏远集团的附庸,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他开始频繁地与宏远集团的代表沟通,试图争取更合理的条件,但对方态度强硬,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
“同伟,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啊,错过这次,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发展机遇了。”村里一位年长的长辈劝说道。
祁同伟皱着眉头,缓缓说道:“叔,我知道这是个机会,但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如果把控制权都交出去,以后我们就只能任人摆布了。”
就在祁同伟为合作的事情焦头烂额的时候,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部分人被宏远集团描绘的美好前景所吸引,他们渴望能快速获得财富,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极力主张接受宏远集团的条件。而另一部分人则支持祁同伟,他们明白守护住青山村自己的根基才是最重要的。
村子里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原本团结一心的村民们开始因为这件事产生了分歧。祁同伟看着村民们争论不休,心中十分痛苦。他想起了曾经一起奋斗的日子,那时候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可如今却因为利益的纠葛而产生了裂痕。
在一次村民大会上,双方的矛盾彻底爆发。支持合作的一方情绪激动地说道:“我们不能一直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我们要抓住机会走出去。宏远集团能给我们带来财富,我们为什么不接受?”
反对的一方也不甘示弱:“财富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失去自己的尊严和控制权。我们辛苦建立起来的产业,不能就这样拱手让人。”
祁同伟站在台上,看着台下吵得面红耳赤的村民,心中五味杂陈。他试图平息大家的怒火,可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嘈杂的争论声中。那一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仿佛又回到了曾经与犯罪组织斗争时最艰难的时刻。
会后,祁同伟独自来到村边的小河旁。河边的柳树已经发芽,嫩绿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可他却无心欣赏这春日的美景。他坐在河边的一块石头上,望着潺潺流淌的河水,思绪万千。他想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从一个普通的山村青年,到为了打击犯罪组织而拼搏,再到如今为了村子的发展而努力,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祁同伟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他知道,这次的抉择关乎着青山村的未来,如果处理不好,村子很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但他也坚信,只要坚守住底线,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就在祁同伟陷入沉思的时候,赵阳打来了电话。赵阳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对祁同伟说:“同伟,你做得没错。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要为村子的长远发展考虑。我觉得你可以试着寻找其他的合作机会,或者联合其他村子一起,增强我们的谈判筹码。”
赵阳的话让祁同伟眼前一亮。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局限于和宏远集团这一家的谈判,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寻找其他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同时,他还主动联系周边的村子,向他们讲述青山村的发展模式和面临的问题,提议共同合作,打造一个更大规模的农产品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