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不是,公孙大人在说什么啊!”

周传杨忍不住大吼了出来。

楚国申息军只有一万,这一万申息军可以携带简单的武器装备,翻山越岭不被秦军发现,可六万联军精锐 想要翻山越岭,抵达中阳城,根本不可能啊。

因为,郑,魏,随三国的精锐部队 都无法像申息军一样,快速的翻山越岭。

郑国军队以防御见长,甲胄虽然不重,但是,甲胄所用都是精铁,防御惊人,而且,郑国军队最犀利的武器,便是弩。

郑军弩手有天下第一弩军的称号。

而一名郑国弩军,会携带一副弩,一面旁牌,三根弓弦,五十支箭矢,一把刀,或者是骨朵,短斧这样的近战武器。

郑军弩手作战时,会在其他军队会面布阵,接着会用旁牌作为掩护,然后在旁牌后面用强弩射击敌军。

郑军弩手使用的旁牌为长五边形,牌体为木制,表面蒙皮革,背后装有一根木棍,使用时可以用木棍将旁牌支在地上,步兵旁牌较为长大,可以遮住整个人。

然后,郑军弩手便可以靠旁牌的掩护,安心上箭射击。

而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郑军弩手依靠这套战术,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但是,长大的旁牌重量可不轻,带着其翻山越岭,根本不可能。

而随国的重甲步兵,单单是甲胄的重量,便有五十多斤了,加上武器什么的,自负重超过了七十斤。

更不可能用来翻山越岭了。

而魏国骑兵,别开玩笑了,骑兵进山,除非公孙袅的脑子里进满了水。

所以,在周传杨看来,让六万联军精锐翻山越岭,出现在中阳城,是不可能的。

除非,另外五万联军精锐,放弃武器甲胄,以轻装前进,这倒是有可能跟上申息军的脚步。

可失去了大多数武器甲胄的联军精锐,就算可以抵达中阳城,可是否拥有拿下中阳城的能力?

答案是不可能。

轻装前进,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没有甲胄。

盔甲对于军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盔甲的军队,是真的可以做到一个打十个的。

到时候,联军六万精锐,别翻山越岭到中阳城下,结果成为了中阳城秦军送上的军功。

“唉,周将军为什么一定要盯着殇关及其周边地区的。”

“如果我们从这里突破,不就可以了。”

公孙袅用自己的佩剑指在了地图上的一个地方。

昭波涣,周传杨和张充一起看向了公孙袅指的地方。

“振远隘口。”

振远隘口,是秦国北部边境山脉的一处关卡。

和殇关这样的关口不同,振远隘口这样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控制山脉当中的通道。

驻扎的人员基本都是军队,不会有平民。

而殇关这样的关卡,不但有军队 也有不少的平民。

只是振远隘口处于秦国北境,想要前往振远隘口,需要进入草原,那里是游牧部落的势力范围。

“诸位放心,在联军抵达殇关之前,我魏国已经和沿途的五个游牧部落达成协议,他们允许我们通过他们的地盘,同时,还可以为我联军提供部分补给。”

“公孙大人,您说说,到底要如何办。”

“好,接下来,我便告知各位,作战计划。”

“联军先会表现出不和,吸引秦军全力来攻。”

“我联军将在秦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

“将秦军主力,吸引至我魏国腹地,我们至少要把秦军吸引进两百里。”

“我联军败退二百里,中途要付出的代价可不少啊!”

“如果我们可以节节抵抗,保证联军不出现大的混乱,那么,损失可以控制在五万人左右。”

“哪怕撤退途中发生意外,我魏国沿途多座城池,也可以作为为联军提供掩护之地。”

“那我没问题了。”

“在联军撤退之前,我希望,联军各部,可以和楚国的申息军组成一支精锐部队,人数六万,其中,我魏国精骑一万,随国重装步兵一万,楚国申息军一万,而郑国射弩军我希望调动三万,并且携带更多的箭矢。”

“周将军,在进攻中阳城的作战计划当中,贵国的射弩军是极其重要的存在,不管是攻陷中阳还是之后的死守中阳,切断秦军补给线,射弩军都是最不能缺少的存在。”

“我郑国可以调动出三万射弩军来加入公孙大人的计划,但是如此,联军主力我郑国无法再提供足够的射弩军。”

“这是自然,我不会怪周将军的。”

“六万精锐组建完成以后,会由我我魏国精骑带领,前往振远隘口,我魏国会为六万联军精锐提供足够的马匹,让他们前往振远隘口。”

“公孙大人,振远隘口是秦国防备草原势力的重要关卡,守军不会太少。”

“而隘口固然可以满足大军通过的要求 可是,由于地形原因,往往易守难攻,恐怕联军无法短时间内完成突破 一旦耽误了时间,就算联军可以完成突破,恐怕秦国也会有准备,我们来不及杀到中阳城下啊!”

“这我当然知道,所以我们需要申息军的协助。”

“振远隘口的守军情况,我魏国已经摸清楚了,振远隘口的秦国守军只有两千,而且,从原先的定北军,换成了地方戍卫部队,战力并不算强。”

“在抵达振远隘口以北以后,我需要申息军翻山越岭,抵达振远隘口后方,然后申息军需要以最快速度攻下振远隘口。”

“在攻下振远隘口以后 六万联军 ,将马不停蹄的杀向中阳城。”

“我计算过,从振远隘口到中阳城,距离大约是八百里。”

“如果我六万联军精锐,一人双马 进行快速奔袭,从突破振远隘口到杀抵中阳城下,不过超过五天。”

“而五天时间,秦国必然无法反应过来,那么 沿途不会有秦军阻拦,我们可以快速抵达中阳城。”

“抵达中阳城以后,以六万联军精锐,强攻中阳城。”

“只要联军精锐可以拿下中阳城,并守住半个月,那么,四十多万秦军必然会彻底崩溃,到时,便是我联军反败为胜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