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飞与高盛的高级合伙人布兰登、通用电气的总裁韦尔奇,就收购 RcA 一事签订合作协议,由高盛代为出资先行完成对 RcA 的收购。

再等待九州工业和通用电气,按照既定的收购业务,出资购买相应的业务。

陈飞和韦尔奇作为久经商场的巨头人物,自然深知其中的门道。

他们心里清楚得很,高盛此次出手收购 RcA 公司的股份,背后肯定隐藏着猫腻。

恐怕实际的收购价格,远远低于布兰登所报出25 亿美元,高盛必定会在中间赚取巨额的差价。

面对这样明显的内情,陈飞和韦尔奇却默契地选择了保持沉默,谁也没有去揭穿这个秘密。

对他们来说,能够以 25 亿美元的价格,顺利拿下 RcA 已经算得上是一笔极其划算的买卖。

即使高盛在这笔交易中获利颇丰,但那也是人家,凭借自身的手段和能力挣来的钱,与他们并无太大关系。

再者说,如果换作是他们亲自出马去收购 RcA,不仅最终的成交价未必会低于 25 亿美元,而且所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势必会更多。

因此,权衡利弊之下,他们决定暂时不去计较这些细节,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更好地推动后续的合作进程上。

事实上,情况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高盛对于此次行动,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就在他们三方正式签署合同后的第二天,高盛便迅速地拿出了一个空壳公司。

仅仅用了短短一天的时间,这家空壳公司,便将 rca 各大股东手中的股份尽收囊中。

这些被收购的股份累加起来,竟然占据了 rca 总股本的整整 80%之多!

紧接着,高盛以这家空壳公司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交了私有化退市的申请。

高盛在此之前显然已经做足了功课,所有的步骤都显得有条不紊、水到渠成。

仅仅只用了两天的时间,私有化退市申请流程,就被高盛轻松突破,成功获得了批准。

很明显,高盛在背后一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打通各个关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按照他们预设的剧本发展。

换作九州工业和通用电气去收购,都不可能这么顺利。

整个 rca 的私有化过程,从最初的合同签订到最后的顺利收官,居然仅仅只耗费了一周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想要私有化一家像 rca 这样市值十亿美元的巨头上市公司,光是那些繁琐复杂的审批流程,没有个一两个月的时间恐怕都难以走完。

高盛却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实力和资源优势,硬是将这段原本漫长的道路压缩至了极致。

不但审批得以顺利通过,而且还成功地完成了对 rca 的全面收购。

这种速度,简直堪称神速!

这让陈飞体会到了高盛的能量,更是羡慕不已!

………

1984 年 5 月 10 日

陈飞身着笔挺的西装,步伐稳健地再次踏入这个熟悉的地方。

和上次前来不同,这次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霍建林率领的智囊团队。

此外,还有一个律师团。

刚一进入会议室,陈飞的目光就被坐在会议桌,另一端的通用电气总裁韦尔奇吸引住了。

韦尔奇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对这次会面的期待。

“韦尔奇先生,很高兴再次见到你!”陈飞主动伸出手,与韦尔奇热情地握手问候。

“陈飞先生,见到你,我也很高兴!”韦尔奇回应道,两人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就在两人相互寒暄时,布兰登满脸笑容地走进了会议室。

“陈飞先生、韦尔奇先生,不好意思,让两位久等了!”布兰登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歉意。

“布兰登先生,客气了!”韦尔奇微笑着说道。

“我也是刚到,布兰登先生!”陈飞笑道。

布兰登一一和两人握了握手,然后伸手示意道:“两位请坐!”

众人纷纷落座后,布兰登吩咐助手,向陈飞和韦尔奇每人递交了一份名单,然后指着文件说道:

“陈飞先生、布兰登先生,这次收购 rca 非常顺利,总计耗资 24.5 亿美元。

在你们面前的文件,是我们整理后的 rca 公司所有资产业务。

两位可以把自己需要的资产,圈定出来!

我们再商定具体怎么分割,计算具体资金!”

陈飞真心夸赞道:“高盛果然专业,一家市值几十亿美元的企业,这么快就能收购成功,让我佩服万分!”

布兰登笑道:“哈哈哈…能得到陈飞先生的夸赞,是我们高盛的荣幸!”他的笑声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

布兰登声称以 24.5 亿美元就成功收购了 rca 公司,这让陈飞心里是不信的。

在 rca 的污染丑闻尚未曝光之前,这家公司的市值是五十多亿美元!

随着丑闻事件的不断发酵和传播,其市值犹如坐过山车一般急剧下跌,一度跌至最低点时,仅剩下区区二十亿美元左右。

陈飞旗下西海岸投资公司,通过做空操作,轻轻松松就斩获了多达 5.3 亿美元利润。

高盛这样实力雄厚的金融巨头,陈飞坚信,它们从中获取的利益绝对只多不少!

高盛一贯以来在商界所展现出来的强硬作风和强大手腕,对于收购股份这件事,它肯定不会选择以高昂的价格去完成交易。

陈飞估计高盛最多也就花费22 亿美元左右的资金。

要是高盛手中,还握有那些股东们,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致命把柄,那收购rca 公司,花费的资金还会很低!

陈飞对高盛这类超级大财团的超凡能力,眼馋得很。

自己能够掌控一家如此强大的财团,那在并购业务上将会无往不利。

可惜一个财团的成功创立,并不仅仅取决于资金的充裕程度。

每一个财团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长时间的资本累积,以及广泛而深厚的人脉拓展。

它们通过岁月的沉淀,逐步构建出一个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

如今的陈飞,在财富方面确实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是富甲一方。

单纯以个人资产来衡量,他所拥有的财富已然超越了众多传统意义上的财团。

美中不足的是,相较于雄厚的财力,他在人脉资源方面却显得相对匮乏。

陈飞还太过年轻,其崛起速度犹如彗星划过天际般迅速。

从个体实力来看,他无疑是强大无比,跟那些拥有如蛛网般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财团相比,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