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这就是印度 > 第105章 印度洋与印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印度洋位于印度的南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印度自独立以来,一直将印度洋视为自己的内湖,将印度洋视为印度海洋战略的核心,企图称霸整个印度洋。那印度洋到底是不是属于印度的呢?它的地位和价值又有哪些呢?今天在这里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印度洋自古就有,不属于印度

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印度洋是在中生代(距今6500万—万年前)南半球贡德瓦纳古陆解体时,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漂移而形成的,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大洋。

印度洋的面积为7056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9.5%;体积为万立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体积的19.8%。印度洋的平均深度仅次于太平洋,位居第二,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839.9米,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872.4米。最深为9074米。

其实,印度洋在古代称为“厄立特里亚海”。在古希腊时期,着名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425年)所着《历史》一书,及其编绘的世界地图中称为“厄里特里亚”(ERYthREA)希腊文原意为红色,全名意为红海。初时指的可能就是现在的红海,以后穿过曼德海峡发现还有更大的海域,遂用这个名称泛指整个印度洋。到古罗巴时期,印度洋被罗马人称为鲁都姆海”,但这个名字只不过是希腊语“厄立特里亚”的意译,也是“红海”的意思。

“印度洋”这一名称相对出现得较晚。公元1世纪后期的罗马地理学家彭波尼乌斯·梅拉可能是最早使用此名的人。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编绘的世界地图上也使用了这个名字。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东航寻找印度,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这个大洋,只是因为这片大洋整个在古印度大陆的南方,为便于记录便将沿途所经过的洋面统称之为“印度洋”。

1515年左右,当时中欧地图学家舍纳尔编绘的地图上,把这片大洋标注为“东方的印度洋”,此处的“东方”一词是与大西洋相对而言的。1570年奥尔太利乌斯编绘的世界地图集中,把“东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东方的”,简化为“印度洋”。

之后,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通用的称呼。印度洋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西洋”。我们平常所说的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就指的是印度洋。

印度洋并非印度的内湖,印度对印度洋的实际控制有限,只有德干半岛两侧的200海里以内专属经济区。印度洋是全世界共同的财富,沿岸的每个国家只拥有12海里的主权范围。印度曾提出将印度洋变成自己的海洋,这是英国殖民时期的战略构想,但并不合法也不合理。

因此可以说,印度洋并不属于印度,而是世界四大洋之一。其名字来源于地理学家在绘制世界地图时将其标注为东方的印度洋,只是因为离印度较近。印度洋并不是印度的,而是整个南亚的海洋,印度洋这个名称只是继承了古代印度的名称,与印度这个国家没有直接关系。

二、印度洋的重要价值

1、位置范围

印度洋西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特的经线同大西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太平洋联结。印度洋的轮廓为北部为陆地封闭,南面则以南纬60°为界,与南冰洋相连。北部为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西为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尼)和马来半岛,南为南极洲,中为英属印度洋领地。

印度洋属海较少。内海有红海和波斯湾;边缘海有西北部的阿拉伯海,东北部的安达曼海,东部的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大海湾有西北部的亚丁湾和阿曼湾,东北部的孟加拉湾,澳大利亚北面的卡奔塔利亚湾(carpentaria)、南面的大澳大利亚湾。在南极洲海域也有一些属海。

海岸线除北部比较曲折之外,大部分平直,少岛屿。大岛有马达加斯加岛、索科特拉(Socotra)岛、斯里兰卡岛,还有塞席尔群岛;火山岛有科摩罗(oros)群岛、马斯克林(mascarene)群岛和凯尔盖朗(Kerguelen)群岛;珊瑚岛有马尔代夫群岛。

大陆边缘地带包括大陆棚和大陆坡。大陆棚一般比较狭窄,大陆棚较宽的海域有阿拉伯海、安达曼海、孟加拉湾和大澳大利亚湾,宽处在澳大利亚至新几内亚岛之间,约965千米。大陆坡陡峻之处坡度10°-30°,一般坡度较小。在印度河、恒河入海口外的海域,有面积宽广的水下冲积扇,被水下峡谷所切割。

印度洋的水平轮廓,北部封闭,南部开敞。印度洋北部海岸线曲折,东、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洋底展布着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特殊的东经90°海岭,巨大的水下冲积锥等,构成印度洋复杂的海底地貌景色。印度洋的主体位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故被称为热带海洋。由于与亚洲大陆的交互作用,印度洋北部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风洋流。

印度洋海底地貌错综复杂,除洋底中部有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外,东部尚有东印度洋海岭和岛弧、海沟带,在海岭、海丘、海台之间分布着许多海盆。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包括中印度洋海岭、阿拉伯一印度海岭、西南印度洋海岭和东南印度洋海岭。

2、交通要道

印度洋是联系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间的交通要道。从印度洋往西北通过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西欧;向西南经好望角进入大西洋,通向欧美沿海各地;向东北经马六甲海峡和龙目海峡进入太平洋。

印度洋沿岸是世界资源的一个重要出口地,沿岸各国出口的石油、矿砂、橡胶、棉花、粮食和进口的水泥、机械产品和化工产品等大宗货物都需要依靠廉价的海洋运输,再加上大量的过境运输,使印度洋有较大的运输量,拥有世界l\/6的货物吞吐量和近1\/10的货物周转量。

3、海上能源航线

印度洋的航运业虽不如大西洋和太平洋发达,但由于中东地区盛产的石油通过印度洋航线源源不断向外输出,因而印度洋航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印度洋上运输石油的航线有两条:一条是出波斯湾向西,绕过南非的好望角或者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到欧洲和美国。这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运输线。另一条是出波斯湾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海峡到日本和东亚其他国家。

霍尔木兹海峡在印度洋航线上占有重要地位,波斯湾地区出口石油总量90%从此海峡运出,因而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石油海峡”。苏伊士运河经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是印度洋东西间一条重要的航道,运输量巨大,它将西欧、地中海沿岸各国的经济与远东及北美洲西海岸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

因此,印度洋是世界最繁忙的海域,是世界80%海运能源出口商品的必经之路。印度洋的“石油航线”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仰仗的“战略生命线”。

4、海洋物产丰富

印度洋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矿产资源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此外,澳大利亚附近的大陆架、孟加拉湾、红海、阿拉伯海、非洲东部海域及马达加斯加岛附近,都发现有石油和天然气。

印度洋的油气储量约占世界大洋500米深度内油气潜在储量的1\/3,其中海湾海底油田产量占世界海底石油产量的34.6%。波斯湾海底石油探明储量为120亿吨,天然气储量7100亿立方米,油气资源占中东地区探明储量的25%。20世纪60年代以后,波斯湾油气产量大幅度上升,年产石油约2亿吨,天然气约500亿立方米,石油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首位。印度洋海域是世界最大的海洋石油产区,约占海上石油总产量的33%。

印度洋的金属矿以锰结核为主,主要分布在深海盆底部,其中储量较大的是西澳大利亚海盆和中印度洋海盆。此外,在印度半岛的近海、斯里兰卡周围以及澳大利亚西海域中还发现相当数量的重砂矿。20世纪60年代中期,曾在红海发现含有多种金属的软泥,它含有氧化物、碳酸盐和硫化物,包括铁、锌、铜、铅、银、金等多种金属,其中铁的平均含量是29%,锌的富集度最高可达8.9%。红海的金属软泥是世界上已发现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底含金属沉积矿藏。

印度洋的生物资源主要有各种鱼类、软体动物和海兽。印度洋中年捕鱼量约有500万吨,比太平洋、大西洋少得多。印度洋中以印度半岛沿海捕鱼量最大,主要捕捞鱼类有:鲭鱼、沙丁鱼和比目鱼,非洲南岸还有金枪鱼、飞鱼及海龟等。在近南极大陆的海域里,还有鲤鲸、青鲸和丰瓦洛鲸。

此外,在波斯湾的巴林群岛、阿拉伯海、斯里兰卡和澳大利亚沿海还盛产珍珠。

5、战略价值极为重要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印度洋作为世界第三大洋,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贯通亚洲、非洲、大洋洲的交通和石油输送的纽带。20世纪初,一位英国海军将领曾将多佛尔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形象地比喻为“五把钥匙锁住世界”,其中印度洋就抓住了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三把。

从军事角度看,任何海洋大国在全球领域调兵遣将都离不开印度洋这个“中继站”。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大国来讲,谁能在印度洋上获得战略优势,不仅能确保自己的海上石油命脉不受控于人,同时还可在战时掐住对手的咽喉,有效影响西亚、中东以及南亚地区。

从资源开发角度看,印度洋海底及其周围陆地为世界着名油、气储藏区。从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沿海大陆架,均发现有油、气构造。

三、印度对印度洋的独有情结

印度西南部与阿拉伯海接壤,东部和东南部与孟加拉湾接壤。印度长期将印度洋视为“印度的洋”,并依赖地缘优势,通过发展海军力量和控制关键海域来增强对印度洋的实际控制。

印度洋是印度海洋战略的核心,印度通过修建海军基地欲称霸整个印度洋。印度洋地理位置重要,连接着世界主要海运能源出口商品,是印度能源进口和经贸线路的重要通道。印度洋对印度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失去了海上屏障的保护将导致能源通道和经贸线路被切断。近年来,印度开始向太平洋延伸触角,但印度洋并非印度的海洋,需要互信互惠共同发展。

印度对印度洋的重视体现在其海军建设和地缘政治策略上。印度大力发展海军力量,增强对印度洋的实际控制。作为印度洋地区唯一拥有航母的国家,印度采取“海域控制”、“海上威慑”和“远洋进取”的战略,在关键海域如亚丁湾、波斯湾、马六甲西口等进行部署,以实现对整个印度洋和周边地区的绝对主导地位。此外,印度还通过联合军演和“东向”战略,意欲在太平洋扩大印度海军的影响力。

印度的这种战略意图和行动,反映了其对印度洋地区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利用地缘优势来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为了梦想成真,印度正在进行着不懈努力:一是推出新的“海洋安全战略”,发起了雄心勃勃的2025至2030年间印海军“200舰”倡议——通过印度本土船舶制造业、研发机构以及与外国防务装备公司合作打造一支具备3艘航母及多种型号驱逐舰、核弹道导弹潜艇等先进装备的强大海军;二是在印度洋沿岸临近如霍尔木兹海峡、曼徳布海峡等海上战略“咽喉”的国家“抢滩登陆”,争夺战略港口;三是全力在印度洋打造由自己主导的包括“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区域所有国家安全与增长”在内的“小圈子”,谋求以此获得地区主导权。

但是,印度的实力究竟受限,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控制整个印度洋。主要原因有:一是资金不足。印度旨在制衡我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的伊朗恰巴哈尔港项目,因资金不到位屡屡遭到伊朗方面的“催款”与不满。二是印度海军装备仍以“万国军备”为主,自美、法等多国的军备无法有效协同,而自主研发的舰载战斗机、潜艇、航母等仍然面临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挑战,想要整个控制印度洋仍然任重而道远。

总之,印度洋的名称源于其地理、历史、文化背景。这个名称反映了这个地区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对于全球的商贸和文化交流,印度洋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