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干草引火,火燃起来又往锅底塞了把树叶子。
等火起来,韩昭昭把今天捡到的枯树苗抽出一根,准备填进灶里。
用手一折,却发现还挺柔软。低头一看,这树苗看着干却还没有干透。
嗯,这是啥苗?
韩昭昭从根到梢仔细察看,发现竟然是茶树苗。
她的心脏咚咚直跳,真的是茶树苗!这是哪来的?城里山里寻找了两年,一直无缘得见,如今终于见到了,却是干枯的。
韩昭昭非常失望!
不死心的把树杈一段一段的掰断认真观察,发现这根茶树苗已近半干。
她不舍得烧火,拎过其余的几棵树苗,发现还有三棵茶树苗,四棵龙眼树,不过都是几近枯死状态。
韩昭昭心存侥幸,梦想它们还有万分之一的存活可能。
一边烧着火,一边从空间取出把剪枝钢剪,嘁哩喀喳把几棵树苗修成了秃头,树根也顺手修了,随手扔进空间。
她准备等晚上进空间开块地种下,多浇点空间水尽力抢救一把。万一呢,万一奇迹发生,能救活一棵也算白赚。
这个年代,交通不畅,想弄点南方热带植物种子,可太难了。
半小时后,蒸笼的蒸汽逸散,满厨房都是香甜的粮食香味儿。
瞄一眼空间里的钟表,时间到了。韩昭昭掀开锅盖,胖嘟嘟灰突突的馒头看着喜人极了。
韩昭昭取了个高粱杆订的大盖帘,利索的把馒头起出来晾上。
把绿豆汤舀出来装进饭盆,刷锅烧水,又用大酱打上两个鸡蛋,加半个干辣椒,做了碗鸡蛋酱,晚上有稀嫩的苦菜、婆婆丁和老虎嘴,正好蘸酱就馒头。
“昭昭,你吃饭呢?”
正吃着饭呢,小亮推门进来了。
“小亮,快坐,吃个馒头,我刚蒸的的,可香了。”
韩昭昭不由分说,递给他一个大馒头。
“吸溜!”小亮猛咽口水,双手却连连挥舞拒绝,“我不吃,我不饿,妈妈煮粥了,我喝了三大碗。”
“昭昭,给,爸爸拿来的奶粉,给你喝,香!”
小亮把手伸进衣襟下,从秋衣里掏出来一罐奶粉。
韩昭昭接过来一看,黑龙江产的红星牌奶粉,净重一磅(454公分)。
说明书很详细的注明了营养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婴儿用量,罐体还有三位数的厂家电话号码和四位数的电报挂号。
“我可不要,你爸给你的,你和淑芬姨留着自己吃呗。奶粉可是好东西,有钱都没地儿买,你们娘俩身体都虚,喝这个最补了。”
“给你就给你,换你家馒头吃。妈妈说了,不能光吃你家东西。”
小亮看韩昭昭不收,顿时急眼了,接过馒头,扔下奶粉扭头就跑。
“哎,你把奶粉带走呀……”好嘛,小亮大长腿没白长,跑的真快,韩昭昭追到门口,对门“呯!”的一声,已经把门关上了,听动静,好像还上了栓。
“妈,奶粉送给昭昭了!”院里回荡着小亮兴奋的喊声。
“嗨,这事咋搞,不收还不行了?”
韩昭昭继续吃饭,边吃饭心里边寻思:奶粉看来是送不回去了,硬送怕是淑芬姨要不高兴。
小亮娘俩粮食不够吃,不然她给换成粮食或其他食物,给她们还回去,算是邻居间的礼尚往来了。
她知道,淑芬姨是个老实人,只进不出她绝对做不到。
从她们娘俩搬进来,韩昭昭祖孙没少接济她们。虽然碍于生活艰难,不得不接受,但淑芬姨心里总是不落忍。
欠人恩情千年记,她早就想还人情了,只是碍于手头窘迫,这段时间淑芬姨明显不好意思面对韩昭昭祖孙。
韩昭昭明白,淑芬姨已经有心理负担了。
要想双方关系处得长久,只有一方付出是不对的,有来有往才会良性发展。
吃过晚饭,韩昭昭去地下室挖了三十斤玉米粒十斤地瓜干,给小亮家送去。
一罐奶粉听说百货公司卖五块钱加一张奶粉票,钱好办,有工作的家庭,挤出五块钱不难,难的是奶粉票不好搞。
那是供应高级干部或外籍专家的高档营养品,没有特殊渠道,普通老百姓根本没地儿淘换。
听说,一张奶粉票,黑市花十块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不是贵贱的问题,那得要看运气碰!
很多婴儿没奶吃,一家人想尽办法到处托人,都弄不到一罐奶粉,只能用麦乳精或米粉代替。
现在粮店供应的玉米面,从去年的八分钱每斤涨到了九分钱每斤,看似便宜,三十斤玉米粒价值才不到三块钱。
但是,去粮店买粮是既要本儿又要票,更关键的是,粮店的粮食是定量的。
买完自己家粮本上的定量,花多少钱也无法多从粮店多买一粒粮食。
去黑市的话,听说现在不但没货,偶尔买到点儿,玉米面也已经涨到了六七毛一斤。
要这样算的话,换小亮家三十斤玉米粒十斤地瓜干,真说不上谁吃亏谁沾光。
当晚,韩昭昭半夜听到大门响,出去一问,原来是淑芬姨摸黑儿带着小亮去找石磨磨粮食去了。
小亮家断粮了!
躺在炕上,韩昭昭抿嘴笑了,看来她还真是及时雨,送去的粮食刚好解决了小亮家的当务之急。
等院里没动静了,韩昭昭进了空间 。
骑上电动车转了一圈,在距香蕉地不远的地方选了块地,挖坑把树苗种下去。
填土浇完水,收拾工具拍拍手,韩昭昭转了一圈看了又看,树苗种的端端正正,这才放下心。
能做的都做了,现在就等着过几天再看看,能不能见证奇迹枯树逢春,全凭天意了。
这一片种的都是热带水果,桔子和橙子树已经半人高,年前种下的香蕉苗也已经高达近三米,碧绿的香蕉结了长长的一大串,大的果实已经长至手指大了,顶端还在继续开着花,花朵像极了紫色的玉米棒。
据说香蕉花也能吃,没吃过,也不知道味道如何?韩昭昭摸着鼻子紧盯着香蕉树,她准备试吃一次。
在香蕉地里看了又看,她发现这片香蕉树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粗、有的细,明明是一个品种,现在长大了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
朝昭昭暗暗思量:这是基因变异了?
她忍着没动,植株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果子的品质如何。
前世去南方,她记得香蕉是要经过搭支架、除叶、去蕾、疏果、套袋,等一系列的田间管理,才能收获到品质最好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