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闻言,神色更加恭谨,柔声道:“太太放心,儿媳虽离京三载,缺席的时刻关注着京中的消息。
府中的下人都是祖母在时用惯了的,虽偶有偷奸耍滑者,却也不至于太过放肆。
加上府上的主子都是慈善的,那些下人也都心里有数,定然做不出违背主子的事情来。”
察觉到二人神色不善,张慧故意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儿媳离京的这三年,二奶奶管家辛苦了。府中上下几百口子,确实让二奶奶这般菩萨的人物头痛了。
如今儿媳既然回来了,断然没有再继续躲清闲的道理。”
王氏见状,忙向史太太投去求助的目光。她虽没有管家的才能,可也不愿把国公府的中馈拱手相让。
张慧不在的三年,让她尝到了国公府带来的权势与尊荣,她怎舍得轻易放弃?
史太太给了王氏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对于着张慧温声说道:“老大媳妇说得在理,你既已归来,自是要接过你弟媳手中的事情。只是,这管家之事一向繁琐复杂,你又舟车劳顿的,这事待你休息好了再说也不迟。
不若是传扬出去,别人笑话我这个老婆子不知体恤媳妇倒是没什么,就怕有人背后编排你,说你刚回来就急于掌权,有损你的名声呐。”
张慧闻言,抿嘴一笑:“太太多虑了。儿媳自嫁入国公府,得祖母教导,手把手的教儿媳如何掌家,这些年来,虽身在金陵,心中却时刻挂念着家中事务,未曾敢有丝毫懈怠。
儿媳自知管家一事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马虎。只是,如今儿媳既然已回到府中,自然不能辜负了祖母的教导。
再者,二爷如今官运亨通,也是时候绵延子嗣了。太太,您说,儿媳说得对不对?”
听到张慧提及小儿子的子嗣传承,史太太看向王氏的眼神顿时就变得挑剔起来。
小儿子在没成亲之前,身边也有那么一两个得用之人。可自小儿子成亲后,那些人就被儿媳妇用各种理由给打发了出去,以至儿子现在房中连个知心人都没有。
王氏被史太太那挑剔的目光看得心中一紧,脸色微微泛白,忙低下头去,不敢与史太太对视。
婆媳自古是冤家,这些年二爷房中只有自己这个正妻,为此自己可没少受史太太的白眼。
可是,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深爱自己夫君的妻子,她怎能容忍那些莺莺燕燕来破坏他们的感情?
张慧见状,眼底闪过一抹暗色继续言道:“太太,儿媳想着,若是儿媳能尽快接手管家之事,也好让二奶奶有时间好好调养一下身子,让她不至于那样劳累,如此一来,说不定很快就能有好消息了呢。
这样,狸奴也不至于整天形单影只的,连个能一起玩耍的兄弟都没有。”
史太太闻言,眼神微微一闪,似乎被张慧的话打动了。她轻轻叹了口气,道:“老身何尝不想尽快抱上孙子,可你也看到了,她的肚子这些年就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与其指望她给府中添丁进口,不如你和老大加把劲儿,再给狸奴添个嫡亲的兄弟来的更为稳妥。”史太太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期待。
张慧微微一笑,温婉地道:“太太说得是,儿媳和夫君也一直有这个打算。只是,您也知道,大爷早些年在战场上伤了元气。这些年虽一直用心将养着,却也……
不过,老话说得好,哥哥领着弟弟跑。有狸奴在,说不准哪天缘分就来了呢。”
张慧说着,故意扫过王氏的腹部,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史太太见状,心底一动,看向王氏的眼神也不由得带上了一抹森然。
感受到二人的眼神,王氏只觉心中一片苦涩。子嗣,子嗣,当自己不想诞下子嗣吗?
可是自己当初刚同贾政成亲没有多久,二人就被老太爷扔到了那个鬼地方,哪有什么心情去生孩子?
好不容易离开了那个鬼地方,又要给那两个老东西守孝,自己就是有千般能耐,也不敢在守孝期间弄个孩子出来啊!
好不容易出了孝,史太太又开始想方设法的往自己房中塞人,自己光应付她就够了,哪里还有精力去生孩子?
王氏越想越委屈,越想越难受,看向史太太的眼神中不由得就带了出来。
“母亲,我……”
若是放在以前,史太太断然不是张慧三言两语就能牵着鼻子走的。只是这些年史太太一直深受打压,再加上又曾被贾源灌过两次秘药,虽被仁康帝安排的人给解了毒,到底是大不如从前了。
她如今也就同普通人家的老太太的差不多,甚至有些时候,还不如普通人家的老太太。
现在被张慧这么言语一挑拨,再加上王氏幽怨的小眼神,顿时就炸了。
只见她赤红着双眼狠狠地盯着王氏,露出一抹阴狠地笑容,寒声道:“你什么你,你大嫂难道说错了吗?你嫁进国公府也有四年多了,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哪里还有脸在这里哭?
我的政儿可怜呐,娶了你这个不下蛋的丧门星。他原本是该有大好的前程,就是娶你这个丧门星。
前程上,你对政儿毫无助益不说,成亲四载,你更是连个蛋都没下,还成天的拈酸吃醋,害得政儿身边连个知心人都没有。你说,作为妻子,你有哪一点合格?!”
王家的家世虽不如荣国府,可王氏自小也是被父母兄长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哪里受过这等委屈?
当初若不是被贾政给蒙了心,她早就进宫当娘娘了。如果她不嫁给贾政,没有被贾政的话蒙蔽了心神,史太太别说作践她了,就是见到她都要给她行礼!
听到王氏粗重的喘息声,王氏的奶嬷嬷忙一把抱住她,唯恐她冲撞了史太太。
被奶嬷嬷这么一抱,王氏顿时醒悟了过来,就看到她红着眼眶,眼泪一滴一滴的往下掉,一副深受打击的样子。
“一切都是儿媳的错,求母亲暂熄雷霆之怒,听儿媳一言。”
王氏的声音带着哭腔,浑身颤抖的说道:“儿媳自知嫁入国公府多年,未能为二爷延续香火,心中已是愧疚万分。但儿媳也一直在努力,遍访名医,尝尽偏方,只盼能为二爷诞下一儿半女。
至于母亲所言的拈酸吃醋,儿媳更是冤枉。儿媳自知身份卑微,从不敢有半点逾越之心。二爷身边若有知心人,儿媳只会欢喜,怎会阻拦?只是这府中上下,又有谁真心待二爷,待儿媳呢?
儿媳也知道,这些年因着种种缘由缘由,未能让母亲省心,更未能让二爷满意。但儿媳对二爷的心意,却是天地可鉴,日月可昭。
只是儿媳斗胆,求母亲莫要再拿此事相逼,儿媳实在承受不起。若母亲觉得儿媳不堪为贾家妇,儿媳愿自请下堂,绝不拖累二爷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