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西域王 > 第83章 兄弟跪话(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踏入未央宫前殿,刘胥完全无视满地跪着的人群,脚步踉跄地冲到棺椁前,伏身其上,放声痛哭。他的哭声撕心裂肺,仿佛要将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哀伤全部释放出来。

这悲怆的哭声如同导火索一般,点燃了殿内众人压抑已久的悲痛情绪。他们纷纷掩面而泣,一时间哭喊声响彻整个未央宫。有些人甚至因过度悲伤而晕倒在地,被内侍们急忙搀扶到偏殿休息。早已待命的御医们迅速赶到,对这些人进行诊治。

太子刘据强忍着内心的悲痛,走上前去安慰刘胥。皇后卫子夫等一众皇室成员也纷纷上前劝解,试图平复刘胥的情绪。经过一番喧闹和安抚,刘胥的心神终于逐渐稳定下来。他缓缓起身,走到太子身后跪下身来,默默守护着武帝的灵柩。

自从汉武帝划分王爵等级以来,刘胥作为大汉唯一的一字亲王,地位崇高无比。他的封号更是代表着统一六国的秦朝,彰显出他尊贵的身份。此刻,在这座宫殿里,除了皇后和太子之外,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武帝驾崩,一切丧葬事宜皆由大宗正依照礼法操办。刘彻生前早已为自己准备好了茂陵,现在只需按照礼仪程序,待一切就绪后,便可将武帝安葬其中。

刘胥的亲哥哥朝鲜王刘旦默默地跪坐在他身侧,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守护着灵柩。另一边则跪着刘胥的幼弟刘弗陵,这位原本应当继承皇位的汉昭帝,此刻正依偎在他的母亲钩弋夫人赵氏身旁。

年仅八岁的刘弗陵因为失去了最疼爱的父亲而痛哭流涕,身体已经瘫软无力,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生命力。

看到这一幕,刘胥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意识到自己的出现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但汉武帝并没有因此比历史记载中多活几年。

望着刘弗陵和他母亲那凄凉悲惨的模样,刘胥心生怜悯之情。他转过头对太子和皇后轻声说道:“我们这些做儿子的都正值壮年,只有年幼的弟弟弗陵身体虚弱,而且还有众多后宫嫔妃也同样处于悲伤之中。不如让母妃带领她们前往偏殿休息一下,以免因过度悲伤而发生意外。”

刘胥话说的妥帖,太子也心疼皇后年龄大了,两人一起劝慰下卫子夫带着一众嫔妃和公主、皇子,还有官员女眷去了偏殿。

殿内此时最前方只留太子、秦王、朝鲜王三人守灵,单是一直跪着三人也受不了,便小声说话分散注意力。

刘胥首先对太子刘据开口:“臣弟上次和皇兄还有父皇说过弗陵之事,印度再有几年就能攻下。倒时弗陵也大了,便按父皇之意连同钩弋夫人赵氏一起前去就藩。臣弟打算将印度王城华氏城一带给他,皇兄觉得如何?”

太子昨夜一夜未眠,今日也是强打精神,本来困顿不已听到秦王所言不由精神一振。“皇弟有心了,安排的妥当,等到弗陵十二岁便去吧,留在长安容易被人利用,不如就藩安享富贵。地方也是选的极好,毕竟是你我幼弟,一国王城也不算辱没。”

刘据自然知道刘胥是什么意思,印度虽然是汉朝属国,但其实已经名存实亡,若是再给刘弗陵一个封王的身份,那么刘弗陵在印度便是土皇帝一般无二。这等好事刘据自然不会拒绝,他连忙点头道:“如此甚好!”

刘胥见刘据答应下来,心中松了口气,他笑着说道:“那此事便这么定了,待弗陵长大之后,便让他前往印度,届时我亲自教导他。”

见到太子和秦王二人不再沉浸于悲伤之中,朝鲜王刘旦也凑上前言语。

“臣弟拜见皇兄!”

太子微微点头,秦王则微笑着回应:“三弟弟,许久不见啊!”

刘旦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说道:“皇兄,臣弟知道你们都很伤心,但请节哀顺变。”

太子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们明白,谢谢你的关心。”

秦王接着问道:“旦哥,你这次来京城,除了参加葬礼,还有什么其他事情吗?”

刘旦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皇兄,臣弟确实有些事情想与您商量。”

太子好奇地看着他:“哦?是什么事呢?”

刘旦深吸一口气,回答道:“父皇生前巡游四处,最后去的便是我那封国。他曾对儿臣说过,东北胡人繁多,山林又多,我中原难以实控。如今匈奴已灭,百越尽俯,恐怕日后祸乱中原者将出自东北胡人。不知皇兄和四弟对此有何看法?”

秦王看了一眼太子后,沉思片刻,开口道:“父皇雄才伟略,他所言必然有道理。只是我也听说东北苦寒之地,旦哥常年待在那里,不如先说说那里的情况吧。”

刘旦这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太子和秦王二人从未去过东北。虽然他们可能听说过一些关于东北的传闻,但毕竟耳闻不如目睹,对于这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他们的了解仍然有限。于是,他决定向两人详细介绍他在朝鲜的经历和观察所得。

“我封王朝鲜后当地百姓稀少,又是刚被大汉打下来,要不是那里本就是箕子朝鲜故地,与我大汉同文同种,否则还不知多少时日才能稳定统治。”刘陵有些感慨的说道。

他看着秦王,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和疲惫。毕竟,作为一个统治者,面对这样的困境确实不容易。

刘旦停顿了一下,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然后,他继续说道:“当时我与胥弟书信说了困难,胥弟让我去三韩还有海岛抓野人来做奴隶,这才发展起来。

尤其是海岛上的那些人,我给取名倭奴,身材矮小却十分听话,端的是做奴隶的上好品种。此次来长安,想着父皇爱奢侈,下去了也不能少了人伺候,故此让人送了一千倭奴前来殉葬。”

刘陵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自豪和满足感,仿佛这些倭奴是他的得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