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成了佘太君,爆改杨家将 > 第59章 烽烟未息戎马动(节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章 烽烟未息戎马动(节9)

时间回到数日前。

在封丘县东北十余里的官道上,一支奇特的商队正缓缓前行,前后近百辆四轮马车,车队庞大,气势非凡。

领头的马车上,飘扬着一面大旗,上书“九州镖局”四个大字,吸引了沿途行人的注意。路上的行人见状,纷纷避让,不敢靠近。

周围有人议论着这支从未听闻过的镖局,再看那些车夫,竟然是一些身有残疾的老者。而随行的骑士们则都带着帷帽,身披玄色褙子,从身形看,竟都是女子。

在商队中央的一辆马车里,褚小娥满脸无奈地看着得意洋洋的九妹,叹了口气道:“小娘子,你什么时候弄了这个镖局?这身装扮,也太显眼了吧!”

九妹骄傲地扬起下巴,眼中闪烁着光芒,笑嘻嘻地问:“怎么样,褚姨,你是不是觉得特别厉害?”

褚小娥一时间无语,只觉得一阵心累,面对九妹的兴奋,不知该如何回应。

“褚姨,这可是我们几个研究《佘太君语录》后发现的好营生!娘不是常说‘物流’吗?我们就想着,每地都有老头客栈,住宿都是成本价。南方有我们的航运,北方有陆运,咱们这九州镖局的业务遍布天下!”

褚小娥心中无奈:你不是要低调行事,还特意让金花卫换装,现在倒好,变得更加引人注目了。

她忍不住问道:“你们哪来的客户?有权有势的商家都有自己的商队,普通百姓又负担不起。”

九妹得意地笑道:“褚姨,这你可就不懂了!咱们镖局嘛,得先打出名声,等到河北两路的州、府、军、县都知道九州镖局的威名了,到时候咱们就卖镖旗,让人挂上旗子保平安!”

她越说越兴奋,滔滔不绝:“镖局走镖的三种方式,威武镖、仁义镖和偷镖,我们九州镖局要把南七北六……啊……不对,那是语录里面的话,应该是大宋十五路,都走一遍威武镖,让大家都知道我们,再开始走仁义镖!”

褚小娥越听越不对劲,这镖局居然要先赔钱走一遍整个大宋疆域,况且眼看着就要和辽朝开战了。她忍不住问道:“等等……你们?除了你,还有谁?还要走一遍威武镖?”

她脑子里疑问越来越多,越听越困惑。

九妹见褚小娥一头雾水,兴奋劲儿也稍稍消退,于是耐心解释道:“我们嘛,就是八姐、刘姐姐和我。”

“近些年不是天灾就是人祸,尤其是川中、西北和河北等地。即使依靠朝廷救济,也只是杯水车薪。而江南一带,很多商品运不到这些地方,就算能运送,一路上被层层盘剥,成本高得让商人没有利润。”

“所以我们想着,干脆训练一批人,年景好的时候搞物流。若是遇上贪官污吏,劫匪盗贼,正好顺便剿灭了”

“江南的商人知道我们镖局后,能省下不少过路费,只交运费和官府正常的税费,反而省钱。”

“另外,我们几个还想了个法子来打响名声。娘快五十大寿了,如果明年不打仗,刘姐姐的意思是通传各地献礼。到时候,我们九州镖局接下运送这些礼物的任务,就叫做——生辰纲!”

褚小娥:“……”

一路上,九妹和褚小娥不停讨论着如何完善镖局的规矩。九妹负责天马行空地想方案,褚小娥则不得不一一否决。

最让九妹遗憾的是,一路竟然风平浪静,既没有遇到劫匪盗贼,连该有的各地州、县和关镇的税卡都见不着。

她一度忧心忡忡:“大宋这么安全,这生意还怎么做?”

正当她长吁短叹时,褚小娥无奈提醒道:“自从封丘县打出九州镖局旗号,恐怕连真宗皇帝都已经知道了。这一路如此张扬,谁敢不长眼来收钱啊。”

就这样,等他们一行抵达大名府时,九州镖局的名声已然传开。作为河北重镇,大名府吸引了无数商队驻足,自然有不少早已听闻传言的大商人登门拜访,想一探究竟。

这些事务向来由褚小娥打理,而九妹则在兴奋劲儿过去后,又沉迷于研究她的器物机关,不再抛头露面。

等到他们再次启程时,已有几家商队紧随其后。褚小娥望着眼前的数百贯铜钱,心中颇为复杂,不知这些商人到底是冲着九州镖局的名声来的,还是因为杨家的威望。

无论如何,这几家商队主动奉上银钱,只求能同行一段路,亲身体验一下九州镖局的运作。九妹虽然对这些铜钱不以为意,但得知九州镖局竟然开始有了生意,便爽快地答应下来。

……

……

大宋河北沧州。

“日出卯,东天渐晓光明好,万户人家快起床,开门理事莫迟疑!”

随着鸡人的唱词,冯均准时迈出家门。他头上戴着软幞头,身上穿的藏青色圆领窄袖袍有些褪色,但洗得却很干净,腰间缠着暗色革带,上面还挂着一个布囊,里面装的是笔墨纸砚。

冯均仔细的检查了一下装备,然后将门锁好,推开院门走了出去。

“冯书手,您真准时,每日鸡鸣时分出门,十年不变”冯均斜对门的邻居看到他出来,打了一个招呼。

“是啊,老习惯了”冯均也微笑回答。

他作为这沧州州府的书手,主要是为了在宋辽榷场为官府记录各种文书。

一旦宋辽大战,榷场关闭,他就回到州府衙门,负责处理州府文书。

冯均乃是两地供输人,这在宋、辽两朝都属于比较特殊的称呼,因为在后世的天津市,宋、辽隔着界河,分别控制两边地区。当地的百姓,经常是一户分住两地,这些人就叫做‘两属户’,也称为‘两地供输人’。

像这种两地供输人,一般只能生活于两属地,但是他离开得早,凭着同时掌握汉话和契丹文,最早在沧州榷场给人翻译。后来凭着资历,进了州府衙门,成为最基层的胥吏。

“您这身装束,是去榷场吗?这不是又要关了吗?”邻居问。

“哦,府尊还未下令,现在还开着,虽然没什么人,习惯了,去看看”冯均解释说。

邻居“哦”了一声,两人又寒暄了几句,然后各自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