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果然应了那句“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谚语,就在抗倭形势看似黯淡时,在湖广境内爆发的长沙会战,却如同一束曙光穿透阴霾。

强弩之末的倭寇军队,在河道纵横,山地丘陵遍布,道路桥梁被破坏的逆境中诸事不顺,陷入了被中国军队包围的困境。

朱媺娖指挥三路大军包围倭寇后,继续调动更多地方军队,从四面八方朝战场赶去,誓要给予倭寇致命一击。

养精蓄锐几个月的第四军团,在梁江涛的指挥下,犹如猛虎出山。

他们不仅一路势如破竹,收复了大片被倭寇侵占的土地,让沦陷区的百姓欢呼雀跃,还成功将三万倭寇分割成了两块。

这一分割战术,使得倭寇首尾不能相顾,阵脚大乱,战斗力大打折扣。

当马超心急如焚、急匆匆赶到长沙府城时,却被李若琏告知,长平公主已经率军北上,因战场局势混乱,暂时还无法确切知晓公主所处的位置。

不过朱媺娖在临行之际,给即将到来的马超留下了一封信,警告他要以大局为重,不要再轻易涉险。

特别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他们两人是唯一带有后世先进知识的穿越者,所以更不能聚在一起,防止被倭寇军队杀死,白白浪费掉上天赐予的机会。

马超对朱媺娖的警告十分赞同,乖乖的留在了长沙城内静观其变,并没有再次深入到战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沙会战的情景也逐渐明晰。

此战中,中国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配合,歼灭倭寇七千人,仆从军一万五千人。

虽然此战中,仍有一万多倭寇突出重围逃脱,但这已然是一场意义重大的胜利。

在长沙会战爆发后,武昌府、九江府内的倭寇军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纷纷收缩防线,积极筹备,等待着中国军队的前往。

马超在得知这些情况后,当即就敏锐的意识到:

“随着倭寇军队将战线不断拉长,又在南直隶境内经历了连续会战,他们兵力不足的致命缺点已经显露。

而此时,成功完成统一大业,顺利建立起抗倭统一战线的中华帝国,则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在多个不同的战略要地,迅速集结优势兵力,主动与倭寇展开决战,让敌人陷入顾此失彼、疲于奔命的困境。”

念及于此,马超立刻通过锦衣卫的情报网络,给正在围剿福建的李定国军团、广东的人民军第二军团、广西的南越军团发去了命令。

他言辞恳切又坚决,要求他们摒弃一切顾虑,倾尽所有兵力全力围攻福建。

只有这样打下去,才能将倭寇的精锐部队调动起来,使其在西部湖广与东部福建之间来回奔波,无法集中力量与任何一方的人民军决战。

估摸着再有一个月的时间,高杰与济尔哈朗所部兵马,便能在朝鲜国王的鼎力帮助下,顺利收复朝鲜东部土地。

到那个时候,他们便可以寻找合适的地点登陆倭岛,给予倭寇更为沉重的打击,从根本上摧毁敌人的战争潜力。

马超思来想去,觉的反攻力度还是稍显不足。

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彻底扭转敌强我弱的不利战局,他又给汉中府内集结待命的中亚军团送去了圣旨。

命令他们即刻东进湖广,配合作战。

而他本人则决定动身前往广西,去看看那支人员组成复杂的南越军团,在评估出他们的真实战斗力后,再赋予那支军队具体的作战任务。

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战场上百战不殆,充分发挥每一支军队的最大效能。

在马超的积极运作和精心部署下,李定国军团和人民军第二军团,就犹如两把锋利的匕首,分别从西和南两个方向杀入了福建。

两支军团在进入福建后,相互之间很快就取得了联系,双方紧密协同,多次击败大宋国军队,成功占据了一些重要的城池和险关隘口。

为了能在丘陵遍布、地形复杂的福建站稳脚跟,快速消灭大宋龙武政权,人民军向当地士绅地主做出了一系列的承诺。

承诺废除大宋国强加给他们的诸多赋税,免除田税、丁税、商税、盐税、矿税三年。

还会在福建全省暂停新政五年,遵守大明国给予他们的一切优待条件,允许士绅地主集团筹建道德委员会,拥有三年自治权力。

这些承诺就如同一颗定心丸,让福建境内的士绅地主集团看到了希望。

此外,马超还以帝国皇帝的名义许下重诺,如果福建当地武装,能凭借自身力量攻破敌军控制的城池,在不伤害百姓利益的前提下,士绅地主可以自由分配战场缴获,人民军还会赐予额外的奖赏。

这一系列激励措施,瞬间就点燃了士绅地主集团,那藏在骨子里的大无畏冒险精神,他们纷纷出钱出力,加入到了反侵略战争的历史大潮中。

原本看似如铁桶般牢固的福建,在当地士绅地主集团的内应,以及人民军的强大攻势下,瞬间就被打成了千疮百孔的“马蜂窝”。

马超进入福建的时候,人民军主力已经一路高歌猛进,攻入浙江和江西北部。

而他作为帝国皇帝,此刻所要做的事情,便是不断颁布圣旨,号召更多军队加入到战斗序列中。

告诉每一位参战将士,他们是在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荣辱而战斗。

他要通过这种极端方式,将民族概念和国家意识,开始向华夏百姓们灌输,凝聚这个创造过无数奇迹的伟大民族。

不要再出现刘佳、郑芝龙、洪承畴、祖大寿之流,因为自身的贪婪、怯懦与自私,而做出背叛国家、出卖民族的可耻行径。

他们身居庙堂之上,却完全漠视百姓的殷切期盼,为了个人利益而相互争斗,甚至不惜向侵略者卑躬屈膝。

这些民族败类,应该被永远钉在华夏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受千秋万代的唾弃与批判,成为后世子孙时刻警醒的反面典型,让人们畏惧背叛所带来的恶果与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