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民军第一军团,则从河南地界出发,向着庐州府发起进攻。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与太平府境内的黄埔军校教导团取得联系,进而策应南京城中苦苦支撑的马强所部。

并且计划最后与第三军团配合,从左右两翼迂回至倭寇背后,对凤阳府的倭寇主力形成合围之势,彻底打乱倭寇在长江沿线的战略部署。

可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第一军团在巢湖遭遇到了郑芝龙率领的水师,以及从合肥城杀出的上万倭寇军队。

在这两场战斗中,第一军团由于种种原因,三战三败,最后只得仓惶撤退。

由于这一时代的通讯极为落后,马超并没有及时获悉左右两路兵马溃败的战报。

他依然按照人民军的作战惯例,在预定的时间抵达预设的战场,企图给同样通讯落后的敌人以突然打击。

当中路军用疑兵之计,从寿州成功突破倭寇的淮河防线时,士兵们欢呼雀跃,士气高涨,一路高歌猛进杀向凤阳府城。

可先头部队在抵达定远城时,却并没有见到迂回而至的第一军团。

马超对此虽然感到有些意外,但他心中依然十分自信,认为第一军团应该只是因为路途遥远,要稍晚一些时日才能到达。

当中路军团全部顺利渡过淮河,在定远城周边展开兵力后,却依然没有见到左右两支人民军的影子。

马超这才意识到,战事的变化,似乎已经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战场形势变得愈发严峻。先是中路军的后勤粮道被倭寇军队截断,士兵们的补给陷入了困境。

紧接着,又从滁州境内杀出五万倭寇辅兵军团,将孤军深入的中路军团团包围,马超所部陷入了危机之中。

定远城人民军行营里,气氛凝重。马超与赵四海、多尔衮、王朝站在巨大的地图前,神情严肃的分析着当前的战场态势。

赵四海心急如焚,他用手指着地图,正努力说服马超改变作战计划,即刻突围:

“皇上,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迟迟没能抵达战场,臣猜想他们一定是遭遇到了变故。

所以臣建议,中路军应放弃收复中都凤阳的作战计划,全军即刻向庐州府发起进攻,去与第一军团取得联系。

只有这样,我军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多尔衮,也说说你的看法。”

马超并没有理会赵四海的劝解,而是将目光转向一旁的多尔衮,征询他的意见。

多尔衮微微躬身,沉声说道:

“从目前战场态势来看,倭寇军队应该早有预谋,我军恐怕已经中计了。

他们之所以,没有急着结束镇江府和应天府的战事,并不是他们战线拉长后的兵力不足,而是早就算定人民军在平定北方后,必定会前来救援被围困的应天府。

臣认为,此战倭寇军队占据了先机和优势,我军已经很难再按照原定计划进行战斗,还是应该早些突围才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马超听闻多尔衮的分析后,眉头皱得更深了。

他凝视着地图,心中暗自权衡,并不想轻易改变作战计划,依然想救援在江南苦战的人民军,说道:

“倭寇军队已经深入湖广腹地,据悉还有三万部队正在长沙府一带集结,凤阳府内的倭寇绝对不会超过五万。

所以朕不想改变作战计划,依然想与镇江府内的特战旅,南京城内的人民军相互策应,与倭寇在中都凤阳进行一场大会战。

朕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皇上,目前在凤阳府一带,已探明的倭寇军队就超过了六万,而且还有数量不详的倭寇军队,正在与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作战。

一但两路人民军中的某一支发生溃败,那这里的战事就将会更加艰难,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赵四海见马超不为所动,继续焦急的劝解道。

“人民军不是一触即溃的软柿子,他们是鲜有败绩的精锐之师,朕了解他们的战斗力,更相信他们对帝国的忠诚。

他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按时抵达战场的。”马超反驳道。

多尔衮看着一脸急切的赵四海,又看了看一脸固执的马超,本想说些什么。

但他顾虑到自己的身份尴尬,犹豫了片刻后,很明智的选择了闭口不言。

王朝原是贺人龙的部下,因在河套保卫战中作战勇敢,被马超委以重任,在邢天军中任职副军团长。

他十四岁参军入伍,打了一辈子的仗还能存活下来,全靠他对战场的敏感性,以及敢打敢拼的勇猛。

如今他的第六感再次显灵,让他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便忍不住开口说道:

“皇上,既然倭寇在这里早有预谋,那就说明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

臣支持赵部长与多……多尔衮司令的建议,中路军应该即刻突围。”

“都不着急!热武器战争,不比冷兵器战争,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决出胜负。”

马超见三人都支持突围,心中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谋划。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内心却早已如翻涌的怒海,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性。

“这场战争,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的敌我态势,像是一道道难以解开的谜题,却又被他看得无比透彻。

马超明知凤阳府这里,很可能是倭寇精心布下的致命圈套,可他已然铁了心,要把头伸进去试探一下生死。

这并不是马超被此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更不是他身为皇帝好大喜功。

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南京城被倭寇围攻的场景,那里有与他血脉相连的双胞胎四哥。

还有那位陪他一路走来,给予他无数支持的王先生,以及数以万计追随自己的忠诚部下。

他们的安危,都沉甸甸压在马超的心头。

再想到镇江府,那里有他耗尽心血、历经数年创建的四支特战旅,以及数万华夏最精锐的将士。

他们在倭寇军队的围攻中,已苦苦支撑了两个多月。

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是他们生命的尽头,而自己身为帝国皇帝,怎能辜负这些将士们的赤胆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