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你可知道,马佳氏竟然在偷偷避孕!”

“皇祖母觉得后宫嫔妃会做出这样的事?敢做出这样的事?”

太皇太后一噎,而后辩驳道:“她膝下已有三子一女,许是觉得孩子够多了,所以便不愿再冒险生育。”

康熙无奈地给太皇太后摆事实,讲道理,“皇祖母,胤华还未满月。”言外之意是,这么小的孩子,随时有夭折的可能。

“赛音察浑就算养在寿康宫,哀家也能不可能叫他不认自己的额娘。”这意思是,纵然胤华出事,吉鼐也还有赛音察浑这个依仗。

“既如此,荣嫔又何必饱受生育之苦,为朕诞下荣宪和胤华?”

太皇太后彻底哑然,她看着丝毫不见恼怒的康熙,又看了看低着头,恢复了沉默的马佳氏,难以置信道:“皇上,你!”

当初的先帝,即便再如何宠爱董鄂妃,也不曾因为对方体弱,便怜惜她,让她免受生育之苦,而如今,皇上竟然……难道这是爱新觉罗家的诅咒吗?代代都要出情种。

康熙一看太皇太后的表情,就知道她脑补了很多,为了避免对方气出个好歹来,康熙赶忙解释道:“皇祖母误会了。”

太皇太后气得眼前发黑,听了康熙这话也不以为意,一脸的“哀家就静静看着你编”的表情。

“荣嫔是个有福气的,不说子嗣的数量,光是荣宪和胤华间隔的时间,就足以让人心惊,朕也是怕这一次又会像之前那样,刚出月子就又怀上了。”

“就因为这个,你便主动让马佳氏避孕?”太皇太后狐疑地看向康熙。

康熙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道:“朕就是担心传出去,名声不好听。但已经让荣嫔停药了,已经停了大半个月了,本来此事朕是瞒着的,却不想进被人拿来打搅皇祖母,让您为朕担心了。”

“停了?真停了?”

“是,朕也没打算真的不让荣嫔再生了。”

听到此处,太皇太后的眼皮跳了跳,久居深宫的她难免多想了一些,就比如:钟粹宫的孩子确实够多了,几乎占了皇上子嗣的一半;又比如:皇上给马佳氏避孕,真的是因为心疼她吗?

太皇太后看向马佳氏,试探着问道:“你这孩子,竟是皇上的吩咐,你怎么不说呢?”

“太皇太后息怒,此事事关万岁爷,嫔妾不敢多言。”

吉鼐的回答让太皇太后很是满意,毕竟此事确实是皇上的意思,一旦传出去,很不好听,要是当时马佳氏不管不顾地为了自己的安全,将实情吐露出来......

太皇太后恨恨道:“这宫里的人竟还不消停,荣嫔才搬回钟粹宫多久啊,说不准此事就是在乾清宫被传出去的,胆敢对天子居所下手,真是胆大包天。”

康熙眸色幽深道:“这宫里的规矩,确实该好好立一立了。”

一旁听了全程的惠嫔实在心惊,刚开始她还在恼恨,康熙一进来,就将马佳氏给扶起来了,却好似没看见自己一样。不只是他,太皇太后也像是把自己给遗忘了,让惠嫔一个人跪在冰冷的地板上,膝盖生疼。

而后来听到马佳氏避孕,这还是康熙的意思,惠嫔下意识地朝马佳氏看去,却发现她依旧很淡定。

这再次加深了惠嫔对马佳氏并非善类的印象,被自个的情郎这般算计,竟还能面不改色的拿这件事来算计旁人,是个狠人。

惠嫔才不相信,康熙让马佳氏避孕,真的只是担心她刚出月子就有孕,传出去不好听。

如今的惠嫔才明白,为何当初与康熙情投意合的马佳氏,能在自己用赫舍里氏刺激对方的时候,不仅没有失态,还骂自己脑子不清楚了。

马佳氏对康熙的感情并未作假,但这却并不妨碍她筹谋算计,在马佳氏身上,惠嫔能感觉到很明显的割裂,仿佛有两个人,一个对康熙情深义重,习惯了与他甜甜蜜蜜,一个对康熙毫无情谊,只将他当做帝王。

惠嫔思忖着,马佳氏如今这样的状态,她是该远离呢,还是加深合作?

虽然有些事情改变了,但很大概率康熙后宫那些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人,依然会入宫,诸如: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还有德妃乌雅氏、宜妃郭络罗氏,以及几位皇后的妹妹,阿哥们的生母,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历史上的惠妃虽不算受宠,但是在康熙心中还是占据了一席之地的,又是皇长子的额娘,才能位居四妃之首,风光这么久。

可是如今马佳氏的几个孩子还活得好好的,想让胤褆再次成为大阿哥,不仅要和马佳氏撕破脸,还得得罪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这“长子之母”的名头,她估计是捞不上了。

再加上她与康熙的关系极其恶劣,对方膈应她曾对承祜下手,她也厌恶那个渣男,两人都不肯低头,不愿费心修复关系,等那几位宠妃入宫之后,这宫里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吗?

说起来,她与马佳氏也没有死仇,所谓的厌恶也不过是源于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如今瞧着,马佳氏确实是个爱护孩子的母亲,也还算是个有底线的好人,至少不会对孩子下手。

与她结盟,不用担心哪一日自己的儿子被对方给害了。

而且钟粹宫的子嗣多,定会成为后宫众人的眼中钉,所以两人算是互帮互助,而非弱势的一方有求于另一方,她与马佳氏的地位是平等的,也就不必太担心,哪一日自己成了弃子,被甩出去顶锅。

惠嫔虽然想了很多,但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等回过神来时,康熙和太皇太后还在谈论要如何平息这场风波。

“那背后之人既想拿此事做文章,就不会只闹到哀家的面前,只怕如今宫里的人都知道了。想要解决此事,关键还在伊尔根觉罗氏背后之人的身上。”

“伊尔根觉罗氏的汤药有问题,朕是知道的,但毕竟索绰罗氏是苦主,又不曾下死手,朕便不曾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