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作为正使,只身返回京师。
他刚抵达,就有宫廷侍卫等候在城门。
“郑公公,陛下在奉天殿盼着您呐。”
郑和恭敬地施礼,火急火燎往皇宫赶。
朱棣已恭候多时了。
“参见陛下!”郑和朗声道。
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眼神示意郑和跟上。
他们来到一处长廊,上面挂着地方官员的画像、职务、籍贯等等。
郑和忽然看到了王守敬,栩栩如生、气质飘扬。
“朕刚登基,江南就发大水,河南爆发蝗灾。”
“满朝文武,都不希望朕下派遣舰队下西洋。”
“所幸市舶司和宁波府争气,没有耗费国库。”
说到这里,朱棣莫名感慨。
“陛下——”郑和满脸激动。
朱棣伸手示意,让他稍安勿躁。
“现在朝中百官在向朕施压,要将宁波府缴纳的赋税,全都纳入国库,地方不许自留。”
“你替朕转告王守敬,朕还能护佑他一两年。趁着这段时间,好好地巩固宁波府。”
“他破坏的那些秩序,朕可以既往不咎,可有人不乐意了。”
“他在京师的所作所为,以及和方孝孺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已经触动了官场。”
“宁波府的每一条政策,很显然都没把朝廷放在眼里。他是在给朕办事,但也不能太离谱。”
“官场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否则朕提拔他,只会让他树敌众多。”
朱棣这些话,可谓是掏心掏肺了。
他完全没想到,一个臣子竟可以这么玩,莫名其妙把自己玩成孤臣。
能力太出众,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的话,微臣一定原封不动带到。”郑和铿锵道。
“市舶司发展起来后,倭寇、海盗之乱不攻自破,加上锦衣卫上一次的清除,东南沿海趋于稳定。”
“王守敬这人很能折腾,朕暂且不能将他召回南京,大概率会将他向南派遣。”
“不是两广,就是云南,这是朕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让他在南方好好折腾,替朕巩固好南方的基础。”
“东南沿海提供赋税,南方提供兵源、粮食,朕就可以向北方用兵了。”
这是朱棣一直以来的期盼、渴望,他要建立不世之功,必须拿元蒙余孽刷功绩。
至于何时征召王守敬入朝为官,朱棣心中有数,大概是迁都北平之时。
那时候官僚集团,将迎来一次重要的洗牌,朱棣肯定要安插大量的亲信,占据显要的位置。
当然。
这是迁都顺顺利利的情况,朱棣也不敢保证没有意外爆发。
“陛下用心良苦。”郑和感慨道。
“此次下西洋,除了宣扬国威、与番邦贸易,最重要的还是确定消息。”朱棣面色凝重道。
郑和神色肃然,丝毫不敢怠慢。
“尹庆势单力薄,他只能捕风捉影,搜索一些情报。朕体谅他的不易,所以增派人手下西洋。”
“西洋诸国,多有不服大明者。朕准许你见机行事,无论什么理由开战,只要打赢了,朕就给你庆功。”
“大明要立威,不能唯唯诺诺。朕那侄儿,要是真的在西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朱棣一身煞气萦绕,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
“微臣谨记于心。”郑和深施一礼,毕恭毕敬。
“你是跟着朕的老人了,大大小小的仗,也都有所接触。”
“朕相信你的胆魄,只是海上作战,还是要多听将领们的意见。”
“朕没有出过海,不懂得大海的波澜壮阔,却也深知大海的危险。”
“市舶司运转才多久,就有三百多人死亡,五百多人失踪。”
朱棣谈及此处,露出伤感之色。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然而在看到非战争折损、减员的时候,朱棣依旧心生怜悯。
这些伤亡,本是可以避免的。
“市舶司已经安顿好了阵亡水手的家属,抚恤金足足二百两。”
“虽然人命不能用银两来衡量,却也算是给了活着的人些许慰藉。”
郑和小心翼翼地汇报着,生怕朱棣追责。
“阵亡的将士,也能有这么多抚恤金就好了,奈何大明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朕既希望整个天下,都和宁波府一样富庶,又害怕天下百姓都如此富庶。”
朱棣坐到了冰冷的皇位,不由得担心财富地增长,会影响到至高无上的皇权。
“陛下放心。”
“宁波府的百姓算是富庶了吧?”
“不愁吃,不愁穿,可他们依旧为官府所驱使。”
“他们的欲望越来越大,不会满足这样的平庸。”
郑和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都诉说给朱棣听。
“王守敬的手段高明啊。”
“一套宅邸,能把百姓困住十年,为豪绅、富商、官府当牛做马。”
“以前农闲,百姓还能聚起来享受享受,现在农闲都入城当劳役了。”
“宁波府是富庶了,百姓是有钱了,可他们干的活,是应天府百姓的两倍。”
“朕唯一想不通的是,为何百姓有吃有穿了,反而更累了。”
“不是说有钱了,就可以好好享受,好好过日子了吗?”
朱棣目光闪烁,思绪翻涌。
“微臣曾与王守敬探讨过这样的话题。”郑和突然道。
“哦?”
“说说看,朕洗耳恭听。”
朱棣摆出认真的神态,好似真的在请教。
“王守敬认为,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想要试图改变、规避什么,依靠史书记载的智慧,根本行不通。”
“历史只是告诉我等读书人,就是这么回事而已。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
“时间转来转去,都是儒家那一套,传统那一套,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
“岳飞会死,哪怕到了如今,他还是要死。我们无法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历代王朝总是在重复同样的悲剧。”
“儒家未立,商六百年、周八百年,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未有王朝四百年。”
“王守敬总结了一套历代王朝兴衰的规律,称大明的气数,不会超过三百载。”
郑和语气悠悠,却在朱棣心中掀起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