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是朱棣的一块心病。

燕军攻破南京城后,建文帝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

按理说,建文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抵达南洋。

偏偏有这样诡异的消息传回。

谁敢隐瞒?

谁敢怠慢?

王守敬不想惹麻烦上身,积极地进行了汇报。

还可以借势,打开国门。

朱棣坚持海贸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搜索建文帝的踪迹。

王守敬顺势推波助澜,也就能够趁势发展了。

“这一次是有了确切的消息,建文帝的舰队在苏门答腊出现,进行了补给。”郑和沉声道。

苏门答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道,盛产硫磺、黄金等。

这可比吕宋要远得多,靠近马六甲海峡。

“兹事体大。”

“由陛下定夺。”

王守敬没有擅作主张,与郑和不谋而合。

他们联合上书,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朱棣原本的好心情,立即崩塌。

锦衣卫去宁波府整顿,为国库新增了四百万两。

这股喜劲还没过去,糟糕的消息来袭,让朱棣浑身不自在。

他坚持处理完政务,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往了徐氏的寝宫。

二人感情历久弥坚。

朱棣操劳国政时,时常到了午后还未用午膳。

徐氏便等他一同进食,与他一起挨饿。

如今见到朱棣一身疲惫,徐氏一开口便吩咐侍女道:

“为陛下准备膳食。”

“遵命。”侍女躬身退下。

朱棣确实饿了,只是被徐氏一眼看破,脸上难免有些尴尬。

徐氏掌管燕王府时,就展现了贤内助的资质。

一个王府,有多么庞大呢?

囊括审理所、典膳所、奉伺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等。

还有负责教育的伴读、教授。

管理王府仓库的大使、副使等官员。

朱棣的立后册文,充足地体现了这一点。

“内助藩国二十余年。”

“嫔于肇封,家政辑宁。”

徐氏在朱棣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朱元璋对待马皇后。

朱棣出身藩王,上位又是很不光彩。

他没有朱元璋帮助打根基。

一切只能依靠自己。

永乐元年,百姓能够从战乱中稳定下来,朱棣功不可没。

他在竭尽全力地弥补自己的“过失”。

百姓因为老朱家的内乱,承受了太多的损失。

朱棣心中过意不去。

因此,他从不敢懈怠,处理国政废寝忘食。

唯有在与徐氏相处的时候,朱棣能够感受到些许慰藉。

身心能够放松下来。

“陛下这一次,又是为何忧虑?”

“国库没钱了吗?”

市舶司发展迅猛,为朱棣的内府赚取了大量的资金。

朱棣心情爽朗,给徐氏赏赐了很多金银首饰。

他难得慷慨一次!

现在徐氏愁眉紧锁,似要将这些金银捐赠出来。

这可都是朱棣的一片心意啊!

朱棣忙解释道:

“前阵子锦衣卫在宁波府惩处贪官污吏,抄家以后,查出来四百多万两。”

“国库不缺钱。”

“以夏原吉那家伙吝啬的性格,这笔钱能够用好久了。”

“江南水灾,也没有落下。宁波府提供了近乎百万石的粮食,完全能够坚持下去。”

“一艘艘大船,从两广地区、安南地区购买粮食,运输到松江府。”

“粮食下了船,夏原吉会进行分配,朕信得过他。”

“夏原吉管宁波府要粮,王守敬一次都没有推诿,时间短促时,他还会争一争。”

“说是海上风浪急,船队不宜出海运输。”

“云南的沐家,也很识趣,没给朕添乱。”

“藩王们安安静静地待在封地。”

朱棣的帝位,算是坐稳了。

整个天下,反对的人都少。

杀的杀,留下的只能蜷缩起来,伪装自己。

徐氏望着朱棣挺拔的身姿,目光满是柔情蜜意。

朱棣心神恍惚,好似记忆的帷幕被拉开。

他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与徐氏相识。

朱棣刚要走近,奈何有一道不可逾越的槛。

马皇后和朱元璋!

徐氏是徐达长女,自幼耳濡目染,颇具将门虎女之风。

后来她被选入宫,陪侍马皇后,独被眷爱。

性格逐渐内敛,温婉贤淑。

朱棣现在最怕回忆起马皇后和朱元璋。

每一次噩梦,都来自朱元璋的诘难、质问。

徐氏看到朱棣精神恍惚,知道他心中有所不安,于是开口道:

“南北之间,连年战争,兵民疲惫不堪。”

“百姓思安,天下思安。”

“为政应当宽俭,务必要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陛下发展宁波府,非为一府之地,实则是安天下之举。”

“王守敬年纪轻轻,就有所担当,未来一定能够成为陛下的伊尹、姜尚。”

“此次江南水患,宁波府几乎没有受灾,却接纳了几十万百姓,管吃管住,还给结算工钱。”

“不仅如此,宁波府还积极地筹备粮草、物资,足以证明他的忠心。”

“当今贤士,都是太祖高皇帝培养造就出来的。”

“望陛下在选拔任用时,不必分什么新旧。”

“他们都是大明的臣子,要一视同仁,一体擢用。”

“吏部蹇义、户部夏原吉等臣子,不也是为陛下分忧?”

朱棣默默倾听徐氏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扑面而来。

这不是朱高炽、朱高煦这些儿子能够给予的,王守敬、夏原吉这些臣子也不行。

连朱棣最疼爱的好圣孙朱瞻基,都差了一点火候。

当年李景隆攻北平,朱高炽布置城防,城中兵力缺乏、敌众我寡。

他几乎绝望了!

是徐氏发动城中将领及士兵、百姓的妻子登城作战,女子披甲上阵,抛石块、掷瓦砾。

堪堪守住北平。

这才有了朱棣骄傲地向全天下宣告:

“咨尔徐氏,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女,为朕正妃。”

“内助藩国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

现在徐氏依旧是朱棣最坚定的后盾。

他没有隐瞒,脱口而出道:

“我那侄儿,很可能潜逃到了南洋。”

“上一次出现,是在苏门答腊。”

徐氏浑身一震。

难怪朱棣会心神不宁!

她知道如果无法解开这个心结,朱棣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三宝不是在宁波府吗?”

“让他组建舰队,立即到苏门答腊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