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焰有些天没有和主人一起行走了,此时也开心的很。
垂着头在旁边喝水。
小鸭子们都没有见过这种颜色的马儿,嘎嘎嘎游过来。
甚至有调皮的,想要跳到烈焰的蹄子上。
干旱让河水下降了很多,但这里好歹还没有彻底干涸。
村子里的人们生活影响没有太大。
李尺气喘吁吁跑过来,“主子,好了。”
“一家农户愿意把院子租给我们。”
“走,吃饭去!”慕容月把手里的玉米饼都扔到河里,鸭子们嘎嘎嘎围过去开始抢食。
她喜欢在庄子里吃饭。
宫里的饭菜、城里的饭菜和村里的饭菜,是三种口味。
但她觉得,在庄子里吃的时候,心情更美丽。
村子大概只有七八十户人家,听说有外地人来,都很好奇。
尤其是现在是农忙时候,学堂不强制上学,不少孩子们都围了过来。
“哇,这马好高呀!”
“好威武呀!”
“姐姐好漂亮呀!”
好好好,慕容月觉得自己堕落了,别人祝自己万岁的快乐,比不上别人夸自己漂亮的快乐。
抬手送了一袋漂亮糖果给孩子们。
来到这家院子,院子主人是一个老阿婆和他的儿子。
二人站在院子门口十分局促迎接几人。
这些人看着厉害,但是还很好说话后,阿婆总算放松下来。
“闺女你是真好看啊。”
“累了吧,快歇歇。”
“大牛,去烧水。”
阿婆踢了自己儿子一脚。
少年人二十一二的样子,常年干活晒得黝黑,一双大眼睛憨憨的。
红着脸去烧水。
阿好主动上前,笑着拦住大牛,“阿婆,无事,我带来的人多,让他们干活就行。”
第一次住村里时,只有她、祁渊和李尺。
让主人家自己动手那是没办法的事。
现在最好是自己人干活,安全。
两个便衣禁军二话不说就钻进厨房,不多会儿,烟囱就冒出炊烟。
阿婆又踢了大牛一脚,“去杀两只鸡,再去河边抓两条鱼。”
“嗯。”
大牛脸又红了。
阿婆从家门口的菜园子里摘了一大筐野菜。
这么多人,得多做点吃的。
李尺来村里找住处的时候,并没有人家愿意,还是阿婆主动站出来。
“当年老头子还活着的时候,去南方走镖,出门在外就靠别人伸手帮忙。”
“你这孩子也是可怜。”
“来我家住吧。”
今年干旱,口粮本就不多,虽然控水令在这里实施并不严格,但家里多了这么多人,不得用水啊。
别人笑话阿婆傻。
笑话就笑话吧,祁渊是给了李尺十两银子的作为住宿报酬的。
但这不能当着别人的面给。
免得给主家招来不必要的祸端。
所以刚刚,李尺才把银子塞给阿婆。
阿婆可劲推辞,“出门在外不容易,你们都还是孩子啊。”
“又能吃多少。”
李尺笑呵呵把银子塞阿婆手里,“大娘,您就拿着吧。”
“我们人多,是真的吃的多。”
“大牛还没有找媳妇吧,到处都需要银子,您不要客气。”
阿婆这才收下,给慕容月一行人找吃的,更加上心。
随行御医看着阿婆干活,左手都伸不开了,时不时咬牙忍痛。
就主动上前询问怎么回事。
“哎呀,我这是老毛病了。”
“那我给你看看吧,我是大夫,”御医笑呵呵掏出一个手枕,要给阿婆诊脉。
“我这一把年纪了,不至于,不至于...”
阿婆嘴上说着,手还是很诚实的,搭在了手枕上。
御医只是一把脉就知道怎么回事,“你这是年轻时遭了寒气,我给你开个方子。”
“回头你去镇上抓药吃几日就好了。”
“放心,用不了半角银子。”
御医并不是不知人间疾苦,他知道很多老百姓看不起病,所以开方子选的都是便宜的药。
虽然药效慢一些,但是便宜。
“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好人啊。”
这时,院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娇喝,“李大牛!你给我出来!”
“我要退亲!”
嗯?
慕容月伸着脖子看出去,又有热闹可以看了,嘿嘿。
门外站着一个穿着碎花上衣的胖姑娘,还有一个老太太。
老太太掐着腰,“都这年景了,你们还留外人在家里吃饭,听说不少人啊,这一天下来,不得吃光存粮?”
“这什么意思?”
“叫我闺女嫁过来吃西北风吗?”
阿婆一脸尴尬,放下手里的活,“那个你们先坐,我出去看看。”
阿婆快步走到大门口,“我说张翠花,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家是穷,但还不至于饿着你家姑娘。”
“你口说无凭,倒是把你家的存粮拿出来啊。”
“...今年朝廷都让种番薯,哪里有粮?”阿婆无语。
“哈哈,说露馅了吧,不是说彩礼十石粗粮,二石细粮,五十斤猪肉吗?”
“粮呢?”
“大家伙都来瞧瞧啊,这李大牛家明明没粮,还打肿脸充胖子,招待游人。”
“把给儿子娶媳妇的彩礼都给弄没了。”
“不是,张家的,你这也说的太严重了,那客人我见了,也就十来个人,哪里吃得了那么多粮食,”村民们看不下去了。
“就是啊,你那闺女那么能吃,嫁给李大牛不错了。”
胖姑娘也不干了,“我能吃怎么了?吃你家米了?”
“不是,能吃是福啊,但你也不能...唉!找村长来吧!”村民们说不过这这种胡搅蛮缠的人。
这明明就是两码事。
能吃也不算啥,关键是,你不能污蔑人啊。
慕容月在里面听着热闹的很。
李尺询问祁渊,“要不要我出去解释?”
这事也算是和他们有关。
祁渊制止。
他有点了解慕容月了,陛下就是想看热闹,然后看看这村长会怎么解决。
很快,村长就带着人来了。
张翠花抢先开口,“村长,他们李家打肿脸充胖子,我闺女嫁过去肯定会吃亏。”
“这种人家,我们不想结亲。”
李阿婆也听明白了,“翠花婶子,你是不是就想找个理由退亲?”
“我家招待路过的游人,也算是帮忙,不存在人家吃光我们家的粮的情况。”
“你若是瞧不上我家,当初为何要让媒人来说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