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5天(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特别的背景音
今天有线上市级平台的语文课,课后老师留了作业,其中有一项是背课文,要录下来发到“班级小管家”里交作业的。
背课文还是有点儿难度的,必须充分理解课文的所有内容才有可能背得下来,当然还得花上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总是要背各种各样的东西,古诗、课文、单词、公式,真是挺辛苦的。
晚饭前我终于把课文背下来了,开始用手机录音,姥姥自愿拿着书坐在我旁边“帮忙”——我一“打嗑呗儿”姥姥就小声提醒……
所以当我录音完成发给爸爸,爸爸一听,我背得还挺好的呢,比较流利。
可就是爸爸发现这录音里总能隐约听到一种有节奏的“咔咔”声,两分多钟的音频里这声音贯穿始终,就像背景音一样。
爸爸觉得奇怪,就把音频反复听了两遍,最后终于听出来了,原来这是嗑瓜子的声音!
妈妈最爱嗑瓜子,从小就爱嗑,据说这是随姥爷,姥爷没事儿坐那儿也总嗑,他每次去超市都买,所以姥姥家总有瓜子。
妈妈现在多数时间都是在家办公,这就更给她嗑瓜子创造了机会,她嗑得更勤了。
不过妈妈不让我多嗑瓜子,她说嗑瓜子“毁牙”。
她的门牙不整齐就是小时候嗑瓜子嗑的,两个门牙都是歪的,而且牙缝还大。
妈妈说这叫“瓜子牙”,我要是总嗑瓜子也会嗑成“瓜子牙”。
可是既然妈妈反对我嗑瓜子,那她自己就该“收敛”点儿,别总是当着我的面没完没了地嗑瓜子,尤其是我背课文录音的时候不该嗑。
这下好了,我的音频作业加上了“特别的背景音”,这可太让人无奈了。
--------------------
第3206天(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下山
今天爸爸也为我唱歌了,真让人感动!
爸爸每天练习弹吉他唱歌,而且还老唱妈妈喜欢的歌,练好了就录下来发给妈妈。
有时候妈妈也唱一首回应爸爸,俩人简直就是在“秀恩爱”、“撒狗粮”。
今天晚上爸爸又给妈妈发了一首他刚唱的歌,但是要求妈妈“给东东听这个”,因为爸爸说今天这首歌是“唱给东东的”。
我凑过来一听,原来爸爸唱的是《下山》呀。
上回在姥姥家爸爸妈妈一起弹吉他唱歌,我在一边看热闹,爸爸就问我喜欢什么歌,邀请我一起唱。
我就说自己喜欢听《下山》,可是爸爸不会唱,连听都没听过,不过爸爸当时说他会去学的。
没想到爸爸还真学了,而且还学得这么快,这才没几天,他会唱了不说,就连弹唱都练好了。
真别说,这首歌爸爸唱得还真不错呢,弹得也好听,以前总是爸爸一弹琴唱歌我就说“难听”,还赶紧跑开。
可这回爸爸是专门为自己演唱的,我听起来就觉得还挺“顺耳”。
当然了,我也得“实事求是”,听完爸爸唱的以后妈妈又用手机放了一遍原唱,我表示“原唱是比爸爸唱得‘好听一点儿’”。
也有人特意为我唱歌了,真开心!
我决定以后再听爸爸弹琴唱歌的时候,不再说“难听”了,而是要认真倾听,多多发现爸爸演奏和演唱中的优点。
有机会的话我还要跟爸爸一起唱呢!
--------------------
第3207天(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高风险地区
明天妈妈要去单位上班,姥爷开车送她,我也会跟妈妈一起出发,因为我明天要回奶奶家了。
我好长时间没回奶奶家了,自从寒假里去了姥姥家以来,我就只回过一次奶奶家,还只住了一天,明天终于又要回去了。
下周到五一假期了,这回五一放五天假,要借这个周日“调休”,所以这周只休周六一天,爸爸就没法儿来姥姥家,那我就回去找爸爸!
再说,这么长时间没见奶奶,我早就想奶奶了,正好回去跟奶奶待几天!
不过其实我差一点儿今天就回不成奶奶家了呢。
本来之前安排得好好的,今天妈妈突然跟爸爸说明天又不想让我回去了,说因为“爸爸工作的地方太‘危险’”。
爸爸上班的地方在朝阳区,这几天网上有个“热传”的消息,说朝阳区被列为了“疫情高风险地区”。
妈妈看到这个消息吓坏了,毕竟就连最近一下子出现了几百名“境外输入病例”的绥芬河都没被列入“高风险地区”。
全国就只有朝阳区这一个“高风险地区”,妈妈心想——“这朝阳区得有多危险呀!”
于是妈妈就“通知”爸爸:“明天不让东东回去了,你下周也别来了,你天天在朝阳区太危险了!”
爸爸不服气,他问妈妈:“那你知道为什么朝阳区被列为‘高风险地区’吗?”
妈妈回答:“没细看……”
于是爸爸就对妈妈进行了一番“知识普及”——
列入‘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条件是,累计出现过50例确诊病例、近14天出现过聚集性疫情,而朝阳区正好同时符合这两项标准。
其实从‘累计病例数’上来说好多地方都符合这一条,可偏偏朝阳区近期发生了一起‘回国人员传染家人’的事件,结果第二条也符合了。
所以说并不是朝阳区的病毒就比别的地方多,而是因为‘赶巧儿’了。
这下妈妈明白了,原来这个“高风险地区”的“名号”是这么来的。
接着爸爸又“教育”妈妈:
“你得把情况了解清楚啊,还得用科学的思维想问题,你这种‘害怕’明显已经超出正常范畴了。”
“专家都说了这病毒可能一年之内也不会消失,那你说说像你这么‘怕’你还怎么正常生活?”
听爸爸这么说,妈妈想了想也觉得好像没法反驳什么,只好同意按原计划让我明天回奶奶家了。
这回我要在奶奶家待上三天,明天一早回去,周六晚上再来姥姥家,然后过四天等到五一放假的时候我就又能见着爸爸了!
--------------------
第3208天(2020年4月23日,星期四)——反面教材
今天爸爸下班回家以后说了一件让我特别惊讶的事——他让交警给“抓”了!
爸爸的同事里有一个季昕晨叔叔,他是季昕昱叔叔的弟弟。
我一直觉得爸爸能和季昕昱叔叔的弟弟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部门工作还真是挺巧的。
这个季昕晨叔叔每天骑电动车上班,他家就住在宣武门,离奶奶家很近,又顺路。
所以爸爸下班以后常搭季昕晨叔叔的“便车”,让季昕晨叔叔带他回来。
其实骑电动车是不能带人的,这是“交通法”明确规定的,因为很不安全,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可是爸爸总觉得搭便车回家很方便,季昕晨叔叔又是个“热心肠”,也愿意顺路带爸爸。
所以爸爸也就总是凭着“侥幸心理”,明知故犯,还是总要搭便车。
今天爸爸又搭便车了,可是当季昕晨叔叔带着爸爸骑到前门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却被在那儿执勤的交警给拦下来了。
交警说爸爸和季昕晨叔叔都属于“交通违法”,需要接受“现场处罚”——司机罚款20元、乘客罚款10元。
爸爸说他接受处罚的时候态度可好了,非常诚恳地认了错,麻利儿地交了罚款。
因为他自己也知道做得不对,只是之前一直觉得“没人管”,结果现在终于被“抓”了。
看来只要做了不对的事,就总有一天会受到惩罚,爸爸说他这回可“长记性”了,以后再也不搭便车了。
妈妈说,人家制定各种交通法规,就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结果爸爸还不好好遵守,真是活该受罚。
而且像爸爸这种情况,就应该像以前处理交通违法那样儿,让他打着小旗儿站路口维持秩序,让他好好丢丢脸、长长记性,看他以后还侥幸不侥幸。
爸爸都没敢反驳,他今天成了“反面教材”了,简直羞愧难当。
--------------------
第3209天(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幸亏说得早
下午我忽然用微信给爸爸发了张照片,是自己的手,还说“我的手机壳把我的手划破了”。
爸爸当时正忙呢,可是当他看见这两条微信,赶紧把手头的工作放到一边儿,马上点开那张照片要看看我到底是怎么了。
爸爸看着照片,发现我手背上果然有一道挺长的伤痕,虽然看起来不深,但也已经渗血了。
这下爸爸可紧张起来了,让我赶紧去找奶奶涂点儿药,都划破了可不能大意。
另外手机壳怎么还能划人呢,是不是设计不合理呀,手机总拿在手上,手机壳要是划人可不行,得赶紧换下来!
爸爸真挺着急的,可随后我再发过来的一条微信却又让他放下了一点儿心,我说的是“幸亏我跟您说得早不然伤口就痊愈了”。
这不是那个“段子”里的“梗”吗,说有个人受了点儿小伤就特别紧张,赶紧去医院挂急诊,结果医生说:“幸亏你来得及时,不然就……”
病人一听更害怕了,以为医生要说“不然就没救了”,可把他给吓坏了,赶忙打断医生:“不然就怎么样?!”
结果医生慢条斯理儿地继续说:“不然就痊愈了。”
看来我是把这个梗给想起来了,还拿来跟爸爸开了个玩笑。
不过这下爸爸确实安心多了,看来我的伤不太厉害,我不但没害怕,而且还在“自我调侃”呢。
不过即便这样,爸爸回家以后也还是仔细地检查了我的手机壳。
爸爸说“所有的安全隐患都得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