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月明秋水 > 第252章 局外与局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己是局外人呢,还是局中人?

“他们,他们想出什么办法了?”赵昭婷插话道。

原来,她隐隐地觉得,娘亲所要说的这个故事,或许会与自己有着某种关联。于是,听到这关键之处,就忍不住出口相询了。世人听故事,习惯于问一句“后来呢”,有助于鼓励讲故事者继续往下说。

“这,这个办法嘛,”王氏接过话语,“是这样的……”

说着,就下意识地四下张望起来。

心中尽管有点不以为然,赵昭婷依然这样说道:“这,这两位老人家,也算是爱孙心切了——”

皱了皱眉头之后,王氏接着说道:嗯,昭婷啊,“爱孙心切”这句话,还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原来,这孩子的祖父母合计良久之后,就觉得,自己的孙儿多半是缺少某种担当,读书的动力不足,自然也就难以取得更大的进展了。俗话说“封妻荫子”,如果能够让孩子时时刻刻记起这一点,说不定还真能够收到奇效。

这样想着,他们就作出决定,要给自己的孙儿张罗一门亲事。对于这件事情,孩子的父母,也同意了。想想也是,这孩子的父母忙于经商实业,本来就没有多少时间陪伴、管教孩子,因此,只要是对孩子有所帮助的事情,思忖片刻之后,他们也就会欣然同意的。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孩子能够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做什么事情都是应该的,都是可以的。再说,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何让孩子娶亲,那也是迟早的事情。当然,操办婚事方面,主要还是由孩子的祖父母来主持。

再过了一些时候,这赵家的孩子,娶了一户王氏人家的闺女……

“啊?真的就有这么巧?我的爹娘,分别也就是姓赵和姓王!”赵昭婷差点儿就要脱口而出了。

这个念头涌上之际,她自然也留意到了,就像是约好了似的,说到这儿,娘亲有意停了下来,以便于自己内心感慨一番。

不过,迟疑片刻之后,赵昭婷只是这样说道:“娘亲,这,这王家的闺女,很漂亮吧?”

“嗯,肯定,”王氏微微涨红了脸,“漂亮,那是肯定的!”

赵昭婷心想:正所谓“才子佳人”,说故事的人喜欢这样讲,听故事的人何尝不这样想呢?奇怪的是,既然是别人的故事,娘亲为何也会脸红呢?

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喉咙之后,王氏接着说道:这赵家的孩子娶了王家的闺女之后,最初的好几个月时间里,基本上也像以前那样,依然在家里埋头苦读,依然过着一种深居简出的日子。

不过,这一天,这孩子对祖父母说道:“我,我想到外面游学,顺带再增长一点见识……”

此话一出,这两位老人家,倒是有点为难了。

原来,当初他们只是这样想,孙儿娶亲之后,那颗心就会被拴在家里了。而现在,孙儿却想着要到外面去,万一有什么变故,到时倒不好向孩子的父母交差啊!

“你,你到外面去了,淑颖怎么办呢?”祖父试着这样问道。

“这王家的女儿,闺名叫淑颖?”赵昭婷冲口而出。

原来,她既然早就知晓,自己娘亲的闺名叫“舒雅”,再加上一直在凝神静听着,此刻此刻,明确得知故事里的王家姑娘叫淑颖,跟自己娘亲的名字,只是一字之差!心里那种隐隐的不踏实,早就像浪涛一般翻涌起来了。因此,情急之下,就直接开口了。

然而,她的反应,似乎早就在王氏的预料之中。

默默地点了点头之后,带着一丝苦笑,王氏接着说道:昭婷啊,听起这个故事,你如此的认真,娘亲,娘亲也很欣慰。嗯,总算没白说。哦,忘记说了,那赵家的孩子,就叫做赵仲儒……

霎时,赵昭婷心头一颤:古道热肠、仗义执言,救了我和娘亲的那位儒商,就是赵仲儒!当然,这个名字,也是我花了点心思,才最终确认下来的!当时,我是这样想的,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总不能连个名字都不知晓吧?这一刻,娘亲所说的这个故事,会是另外一个赵仲儒吗?也就是说,闲着无事,娘亲就想着跟我说个故事,以打发一下时光?

只是,到了这种时候,我还能够如此自欺吗?如果不是跟自己有着某种关联,娘亲会想起,随便说一个跟自己八辈子不沾边的故事吗?

不难想象,这绝对不会只是某种巧合!是啊,娘亲就算有心要讲一下故事,在这种时候,也不会去选一个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人和事来说。只是,她花费这么多的时间来讲这个故事,总不至于为了打发一下时间吧?

“赵仲儒?”赵昭婷接过话语,“就是如今这鑫辉号的老板赵仲儒,救了咱娘俩的赵仲儒?”

事关重大,她决定出言相询了。

然而,王氏却是不置可否,只是这样说道:故事里的这赵家的孩子,早已经长大成人了。嗯,说起故事来,直呼其名,倒是要顺畅一些。哦,我们,我们接着往下说吧。

那一天,赵仲儒像是听出了些什么,就这样回应祖父母:“仲儒此去,也就是游学一段时间而已。一年半载之间,总是会回来的。哦,这样吧,你们如果不放心,孩儿就带上淑颖,一起到外面去?”

祖父母所担心的,其实也就是这件事情。这一刻,孙儿既然说出来了,他们倒觉得,如果再横加阻拦的话,倒是要耽误孙子的前程了。

“仲儒啊,”祖母做起“顺水人情”来,“这,这是你们小两口的事情,你和淑颖再商量一下吧?”

“嗯,我和你祖母,只负责盘缠。”祖父加了这样一句。

眼见祖父母不加阻拦,接下来,就是赵仲儒去跟妻子王淑颖商量了。

几经考虑之后,王淑颖选择了留下。

唉,如果当初她跟随着夫君外出,就不会,就不会……

说到这儿,王氏的脸上,就想给霜刀划过一般,苦涩至极!

她的神情,赵昭婷自然全看在眼里了。不过,由于只想着要把整个事情弄清楚,她只是这样说道:“娘亲,这王淑颖,当初,为什么就不跟着夫君,到外面去呢?”

叹了一口长气之后,王氏这样说道:嗯,应该是这样吧。当时,祖父母上了些年纪了,身体也不太好。再说,赵仲儒的父母,常年在外奔走,回家的次数,也少得可怜。出于孝心,她选择了留下。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应该就是,考虑到赵仲儒出门在外,也是为了多一点历练和阅历,自己再紧跟着他的话,反而不利于他的学业和历练。如此斟酌再三,反复权衡,她还是选择了留下。

到了这一步,倒是有点为难了。这样一来,除了叮嘱再三,希望夫君早日学成归来,王淑颖还能够再多说些什么呢?

那赵仲儒,在临行之夜,也是信誓旦旦了一番……

唉,昭婷啊,这一切,如果还能够重来,你说说看,那王淑颖还会选择留在家里吗?

“娘亲,你,你在问我?”赵昭婷不解的问道。

赵昭婷这样问,确实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这故事还没有说完,而且是在重大关头,王氏如此问一个“局外人”,问这样一个听故事的人,甚至会给人以某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然而,赵昭婷的心思,却没那么简单。

娘亲决定讲故事之时,她就是思如泉涌了。而随着故事的进行,她更是格外清醒。这一刻,随着娘亲的这一句相问,在谨慎作答的同时,她已然是心念飞闪如电了:这一刻,娘亲为什么要这样问我呢?浮在表面上的原因,大致上应该就是,说故事的人,自然希望,听者能够认真听,不要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你如果不认真倾听,就是不懂事,不知礼仪了。要不然,说故事的人,又何必如此煞费口舌呢?

当然,这还只是在一般的情况之下,还只是某种最起码的要求。

如今的这个夜晚,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吧?

娘亲在说故事的时候,一直都在注视着我,留意着我的反应。而且,她还会时常听一下,给我足够的时间。以前,会是这样的吗?

其实,我的心里,也是很清楚的,也是格外清醒的。至少,我已经隐隐地意识到,有些事情,或者说,某些事情的真相,娘亲已经想好了,要说出来,要说给我听了!只是,如果直接说,就会显得有点突兀,或是怕我一时转不过弯来,怕我一时接受不了。

于是,娘亲就决定,先从一个故事说起,先做一点铺垫。这样一来,故事说完之后,接下来的话语,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毕竟,不是所有的话语,都可以像竹筒倒豆子那样直说的。

尽管,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我的猜测。不过,这样的猜测,尚不至于就是天马行空,毫无章法可言。

不过,有一些事情,我依然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父亲过世了,我和娘亲留在这深宅大院里,又意味着什么呢?

人家赵大富豪古道热肠,收留一下孤儿寡母,那是人家宽宏大量、仗义仁慈。只是,作为当事人,我的娘亲就能够心安理得地长住下去吗?就算别人不说,自己就能够不识趣一点吗?

是啊,此前,因为要办丧事,再加上一时也无暇顾及另找居所之事,暂时借住一下,勉强也算说得通吧?然而,一旦过了头七,至少也要找个场合,较为正式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了吧?然而,娘亲一直都没有这样做!是啊,如果只是金钱的问题,那么,至少也应该含蓄地表明,希望赵先生能够暂时借一点款项,以便于自己搬到外面去。所借的金钱,以后再慢慢地奉还。人家的宽宏大量,可不能成为自己赖着不走的理由。

如果娘亲说不出口,那么,再过几天,我就找个场合,把这件事情,跟赵先生当面说一下。

然而,换一个角度看,这一切,似乎又不仅仅只是金钱的问题?

是啊,我父亲离世到现在,已经是一个月零几天了。这些日子里,除了办丧事,娘亲应该也在寻思着某些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应该事关我的前途和命运!最近这几天,她那种若有所思、欲言又止的神情,我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也就是说,娘亲所想的,其实只是找个时间,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再跟我分说一番。而这样的一个夜晚,就是最好的时机了?

或许,也就是这样了:因为要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娘亲才决定,要从这样的一个故事说起?能够直说的事情,又何必再去兜圈子呢?

我的思路,自然是受到某种限制的。那句话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吧?就好比说,让我独自一人在森林里,如果没有指南针的话,是很难走得出去的。

这一刻,这样的一个故事,无疑已经到了关键之处,娘亲适时停了下来,其实就是在提醒我,这尘世间的事情,都是会有前因后果的。而对于我来说,也应该沉住气,跟上这节奏。要不然,就很难转过弯来。

按照娘亲的说法,这个故事里的赵仲儒,他的人生之路,似乎也来到了一个分岔的路口。也就是说,他也在面临着某种艰难的抉择。这句话,这句话又怎么说呢?因为,一旦他作出某种决定,就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祖父母,父母,妻室……都将受到影响!

只是,在当时那种情势之下,他似乎也已经意识到了,其中的取舍得失,只怕也没那么简单吧?这尘世间,如果真有那么多的“两全其美”,谁不会欣然前行呢?如此一来,那些悲欢离合、祸福荣辱的唏嘘感慨,又从何而来呢?由此也不难想象,一个人,一旦迈出那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