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283章 喋血西川(下)(6)杀伐果决的狠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3章 喋血西川(下)(6)杀伐果决的狠人

第二百八十三章 喋血西川(下)(6)杀伐果决的狠人

乾符二年(875年)正月,奉命镇守成都的高骈,一路颠沛行至剑州(今四川剑阁)。

他先让人打马急赴成都,号令城内大开城门,放民众出城。

有位幕僚不解的问:“如今南诏进逼成都,而我们距成都还有六百余里。此时城门大开,万一南诏发狂进攻,那该如何是好!”

高骈自信满满的说:“当年我在交趾(今越南河内),曾大破南诏二十万军队。他们听到我入川的消息,恐怕连跑都担心来不及,哪里还敢进犯成都!况且如今天气回暖,数十万人挤在城中,活人死人同处一地,污秽郁积蒸发,再不开城定会引发瘟疫!”

高骈所派使者进入成都传达命令,城门开处,百姓各复其业。昼夜在城楼守卫的将士,也得以脱去释甲休息,一时人心大悦!

归途中的南诏仍在攻打雅州(今四川雅安),听到高骈将至,立即遣使请和,并继续向西撤离。

高骈奉告朝廷:“南诏不过是跳梁小丑,容易对付。如今支援西川的兵力已足够,建议撤回新近征调的长武(今陕西咸阳)、鄜坊(今陕西黄陵)、河东(今山西太原)三军,以免徒增费用。”

高骈到达成都,一改牛丛的“龟缩式”打法。第二天,便派出五千步骑兵主动追击,在大渡河附近大破南诏,擒获酋长数十人,全部拉到成都街头斩首示众。

接着,又派人修复被南诏损毁的邛崃关(今四川荥经县西南大相岭),以及大渡河沿岸的各处堡垒。还在戎州(今四川宜宾)所属马湖镇、沐源川两地修筑城池,分别安置了数千兵力驻守。

这两地都是南诏进犯西川的必经之路,南诏曾于此路迂回,攻陷了犍为。

做完了这些事,高骈开始追究失地责任。他征召黄景复前来,责备他作战不利致使大渡河失守,将其腰斩于市。

平心而论,黄景复在作战中是尽了力的,只因西川援兵不至,寡不敌众之下才导致兵败溃散,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责任总要有人负,黑锅总要有人背!

谁让他当时不与阵地共存亡呢!身为带兵打仗的将领,撤退本就是耻辱!从这点看,死得也不冤!

南诏在高骈的威名震慑下,已经退出西川。此时,摆在高骈面前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南诏不再进犯;另一个则是保持西川稳定。

第一个容易解决,无非就是加强备战,以打促谈,使南诏不敢轻易犯边。

后一个则比较难办,西川作为大唐西南藩镇,虽然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毕竟山高皇帝远,历任节度使都想着如何盘剥捞钱,军队严重缺乏训练,百姓苦不堪言。

这也是小小南诏,能够多次打穿大渡河天险,兵临成都的原因所在。

壮年时期的高骈,杀伐果决而又勇于任事。当他看清了原因所在,便开始立即着手治理。

巩固城防,整军备战是他的强项,前期已初见成效。因此,他将重心放到了内政上。

五年前,南诏围攻成都时,西川将领杨庆复用重金征募了两千勇士,号称“突将”,在城防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骈入川后,有鉴于百业凋敝,军镇财政拮据,便下令取消了突将的优厚待遇。同时,又着力整顿吏治,严禁收受贿赂,将胥吏转正的官员全部罢免。

这些举措引来既得利益集团的严重不满,特别是那些有功于国的突将,更是怨气满满。

四月份,突将发动兵变,大声鼓噪着冲入帅府,高骈躲进厕所逃过一劫。高骈麾下将领张杰闻讯,率数百天平军攻击突将,却被愤怒的突将挥舞着木棒击退。

监军派人招谕突将,承诺恢复他们的待遇,这才将骚乱平息下来。

第二天,军府果然贴出告示,不再追究此事,并于即日起按原标准发放俸禄。

这次高骈输得似乎有些窝囊,但谁能想到这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他一边增加帅府守卫兵力,防止类似情况发生;一边派人秘密查清、定位每名突将的姓名、住址。

时间悄然过去两个月,突将见高骈毫无动静,也便放松了警惕。

六月二十日,晚,城内军队齐出。全副武装的士卒小群多路、同时行动,快速包围了提前踩好的各个点位。而后破门而入,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当场格杀。城内霎时流血成河,号哭震天,死者足有数千人。尸体被装进车中,连夜投入大江。

有一个妇人在临死之前,用手指天骂不绝口:“高骈!你无故停止有功将士俸禄,激起众怒,侥幸逃生。不知自我反省,反而冤杀近万无辜。天地鬼神岂容你胡作非为!我一定会到上帝那里告你,让你像我一样蒙受污辱,举家屠灭!”

过了些日子,有几个在外地执行戍守任务的突将返回成都,高骈准备将他们全部杀掉。

身边人劝他:“相公,您既尊奉道教,理应顾念苍生。这些人一直在外地,并未参与谋乱。如果再把他们杀了,恐怕会引起军心不稳啊!”高骈这才没有动手。

谁能想到,这位能写出“满架蔷薇一院香”的高骈,拿起刀竟是如此冷血无情!

用现在的视角看,高骈滥杀无辜简直与恶魔无异。但放在彼时审视,高骈此举虽然残忍,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是禁军世家出身,长期混迹于行伍,最清楚那些骄兵悍将的危害。

比如原武宁所属银刀军,由“强人型”节度使王智兴一手缔造,战斗力爆表,跟随王智兴参与过数次平叛作战,立下无数战功。但当王智兴一死,这支军队便开始失去控制,谁的话也不听,甚至时常武力驱逐节度使。朝廷拿他们没办法,只得派名将王式设计将他们诛杀殆尽。

失去立场的军队如果不彻底加以铲除,对于国家而言迟早是颗危害巨大的定时炸弹。

但高骈确实可以做得柔和一些,比如只诛首恶,余者不问,并恢复他们的相关待遇,没必要连老幼妇孺都不放过。最终因果报应,晚年时落了个家族尽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