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门大街西祀胡同的第二家宅子,三进三出的格局让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它的恢弘与气派。
大门上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写着“沐宅”两个大字,笔力遒劲,显得格外庄重。
大门两侧的石狮子威武雄壮,在默默守护着这座宅院的安宁。
厚重的大门三间三架,门用黑油,摆锡环。
推开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前庭,铺设着青石板。
庭院中央有一座小巧精致的假山,溪水潺潺,流水声为这片空间增添了几分灵动。
假山旁边立着一座精致的八角亭,亭内摆放着几张雕花木椅和一张圆桌,桌上放置了一套炮制草药的器具。
亭柱上挂着几盏红色灯笼,已有点点微光。
亭子的四周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牡丹、兰花、菊花在夕阳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庭院的角落里有一口古井,井口用青石板围成,井水清澈见底。
穿过前庭,便是第二进院落……
这里是沐宅的正厅,正厅的门楣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显得古朴典雅。
正厅内的陈设简洁而不失庄重,两侧摆放着几张紫檀木的太师椅,椅背上雕刻着云形纹饰。
正厅中央是一张宽大的红木八仙桌,桌上摆放着一只青铜香炉,香炉中燃着檀香,香气袅袅升起,充满了整个厅堂。
正厅的两侧是书房和会客厅。
书房内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古籍,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
会客厅内则是几张雕花木椅和一张长桌,桌上摆放着一些精美的瓷器和玉器,显得格外雅致。
第三进院落是沐宅的内宅……
这里是沐府主人及其家眷的居所。
内宅的门前是一片小小的花园,园中有一条蜿蜒的小径,小径两旁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
花园的中央是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有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溪水清澈见底,溪中游鱼嬉戏。
内宅的房间布置得简洁而温馨,房间内的家具大多是用红木制成,雕工精美。
窗前挂着轻纱帘,微风拂过,帘子轻轻飘动,透过帘子可以看到窗外的美景。
房间内的墙上挂着几幅名家的字画,显得格外雅致。
此时,徐公公正领着一群小宦官在内宅忙碌着。他们将崭新的锦被、纱帐、生活器具一一摆放整齐,使得这处老宅焕发出宁静致雅的氛围。
西跨院布局更加精巧,花木扶疏,鸟语花香。
院中有一座小池塘,池水清澈见底,几尾锦鲤在水中悠然游动。
池塘边种着几株翠竹,竹影婆娑,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池塘旁边还有一座石桥,桥下流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一只灰色鹦鹉飞到花园中的桂花树上,有限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树下杂草丛生,一只小狼狗支棱着小耳朵,警觉地探查着人来人往的动静。它时不时地抬起头,露出一副警觉的神情,仿佛在守护着这个安静的庭院。
徐公公走到三进院的西跨院的一间房门前,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宽敞的女子卧房,房间内的陈设简洁而不失雅致。
床头摆放着一只青花瓷的花瓶,瓶中插着几枝新鲜的梅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床上铺着崭新的锦被,锦被上绣着精美的花纹,显得格外华丽。
徐公公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一切妥当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转身走出房间,吩咐小宦官们继续忙碌着。
三进三出的院子的东南角的厨房里,几个厨娘正在忙碌着准备晚餐,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着食物的香气,传遍了整个院落。
厨房位于东南角是因为东方为木,木生火,这样的布局比较适合设置厨房。
风水上,厨房宜设置在住宅的后半段,远离大门,这样既能让财福之气在家中聚集,还干净卫生,利于家人的饮食健康。
东方和东南方被认为是吉利的方位,因为“紫气东来”,象征着财气的到来。
将厨房设置在这些方位可以给家人迎来滚滚财源,并且每天早晨厨房受到阳光的照射,可以减少阴湿之气,防止食物发霉变坏。
东南方一年四季都能有充足的阳光,即使冬天也不会特别冷,利于食物的保存。
后罩房院子的一角,有一间小小的药房,药房的门口挂着一块牌匾,上书“仁心堂”三字。
药房内,药柜整齐排列,柜子上贴着各种药材的标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药房的墙上挂着几幅草药图谱,图谱上绘制了各种草药的形态和功效,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名医世家的悠久历史。
“祖父,这好像曾经也是一位医者的宅子?”
沐修下了车,抬头看向大门,又仔细看了看周围,面露惊诧的神情,搭着沐槿瑶快步行入前庭,胡须微微颤抖,笑意浮现,泪光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