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事实正如宜修所料,当康熙将端静请安折子下发给儿子们阅览时,胤禛福灵心至,当即心有成算。

余光瞥着老八和太子,决意用草原盛宴来推八弟一把,并向太子表忠心,彻底将他自己定在中立的位子上!

胤禛揪着太子的衣袖,略摇了摇头,示意太子先不要冒头,将主场让给刚到的高士奇、李光地、明珠、张廷玉四人。

太子起初有些不解,直到听见四人轮流几句话,补全了端静上奏草原盛宴的不足,才明白过来,这几人能简在帝心,不是没有理由的!

高士奇捋须沉默不语,李光地率先出声道:“公主所请于大清百利无一害,但仅仅只开展马球、蹴鞠、夺旗等运动,未免过于单。可增添布库、角抵、拔河等,并开设文比项目,要办就办一场集文化、旅游、体育、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让草原各部落都沐浴皇恩!”

明珠眼珠一转,撇嘴道:“草原盛会,与唐之打马球,异曲同工。皇上,以古鉴今,唐朝能借马球彰显宗主国之威,大清亦可以。喀尔喀草原乃至大清与沙俄、准噶尔对战的重要阵地,草原盛宴何须拘泥于蒙古,邀请朝鲜、琉球、越南、老挝(南掌)、泰国(暹罗)、缅甸、苏禄国等藩属国一块参与,众乐乐如何?”

打马球在唐代历史上屡见不鲜,甚至掀起了风波无数,唐太宗李世民常常举办宫廷联谊赛,邀请邻国,如日本、高丽、渤海等国家前来参加比赛,以增进邻国间的友谊,促进外交。

张廷玉见高士奇依旧沉默,小心翼翼地奏道,“万岁,依臣愚见,草原盛宴当定为常例,并采用文武并重的方式,逐步扩大盛宴的影响力,文,是要通过盛宴,向蒙古部落逐步渗透,如对盛宴上表现优异的蒙古勇士,赐官赏爵,将之提拔为固伦公主府的侍卫等,一点一点地吸纳各部落的人才为大清统治蒙古所用。

“武,则是要利用盛宴的各项比赛,对蒙古各部落分而划之,桀骜、不满者,全力打压;亲近、支持者,适当施恩;中立或有所求者,恩威并施。对于那些游牧、屈服于或对抗蒙古四十九部的小部落,亦可以给予参赛资格,或挑拨、或离间、或恩赏等,同时加大入驻喀尔喀草原的兵力,从武力上为一切部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此消彼长,不消数年,蒙古地区将彻底沦为大清的‘后花园’。”

此言一出,太子胤礽、老大胤褆、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齐齐倒吸一口凉气,这主意,够绝!

张廷玉胆子大、心思缜密还敢言,皇阿玛选人眼光真不错,又是一国士。

赵御史瞧着年轻的张廷玉,眸中都是赞赏与羡慕,张英有个好儿子,不像他,唯一能有出息的小儿子居然迷上了蹴鞠……唉,这张廷玉怎么就娶亲了呢,女儿错过了个好夫婿,他也错失了个好女婿啊!!!

康熙略有所思,微笑点头道:“衡臣所言,实乃上策。然蒙古部落非愚钝之辈,你所言可行亦难行,科尔沁、巴林部等也许会配合,鄂尔多斯和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部就未必了。”

高士奇忽然道:“非也。皇上,蒙古四十九部各自为政,虽在面对大清时,互为依靠,但素日各部落私下摩擦也不少,举办草原盛会,大可以作为大清调解蒙古部落矛盾的方式之一,且只要公主下嫁部落率先参与,部落有收获颇多,早晚其他部落也会动心的。”

张廷玉感激地看向高士奇,高士奇恍若未闻,自顾自继续说道:“况且,皇上,臣以为草原盛宴一定要办,还要办的隆重且盛大,咱们还要不惜一切代价为盛会造势、捧场。”

康熙略一思索,似有所感但亦有不解,看向高士奇的眼神也多了份探寻。

高士奇眯着,哂笑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准噶尔、沙俄是大清的劲敌,蒙古四十九部就是大清统治下最难啃的一块骨头。然而,蒙古部落是蒙古部落,牧民是牧民。”

“皇上,一旦草原盛会成常例,牧民们发现只要参与盛会就能得赏赐,就算蒙古各部落亲王们再如何阻拦、不应诏,又如何呢?牧民们可不管这些。有恒产者有恒心,牧民通过盛会得了赏赐,有了产业,自会跟随公主府的一切号召,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届时,大清诏令就是让他们直接与准噶尔作战,或是平定作乱的蒙古部落,他们也不会蒙古亲王们同不同意,不会管这部落是不是他们原来的部落,只关心胜利后能不能获赏。”

康熙两眼放光,几番沉吟大赞,“好,好,好,卿真乃朕的国士也。”

赵御史并太子、老大等看向高士奇的眼神,亦充满着不可置信又万分钦佩之色,短短几句话,把蒙古部落、亲王、牧民、草原盛会、大清之间的关系,理得一清二楚不说,还摸透了人性。

是啊,一旦草原盛会的影响力渗透到了蒙古底层,对牧民的号召力强过了部落首领,那蒙古亲王、郡王们,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大清处置。

毕竟,大清之所以要抚蒙,说是要维系大清和蒙古部落的关系,实际上是通过安抚蒙古部落首领来辖制整个蒙古地区的部众。部众是什么,不就是蒙古人么!

而且,蒙古部落的强弱,取决于部落所能控制蒙古人的多少,要是底下的牧民都听从了公主府的号召,蒙古亲王、郡王们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到那时,哪还有什么蒙古四十九部,分明是大清的蒙古省好不好!!

胤禛适时出声,“皇阿玛,前些日子儿臣与二哥曾谈论过唐史,其中关于‘遣唐使’的看法,亦符合大清经略蒙古的情况。先在喀尔喀草原开设面向普通蒙人的学堂,在草原学堂表现优异者,可与蒙古郡王、世子等一同前往京城求学。”

“再以学业考核和生活管理、赐婚赏爵或是提拔入仕等诸多手段,使之接受大清的招揽,成为大清治理蒙古的帮手。此策与草原盛会同行,成效定当更显。”

说罢,看了眼太子,太子眸中接连闪过心虚、尴尬、感激,但很快调整好状态,点头道:“皇阿玛,草原盛会与此策,都可不费一兵一卒,逐步拿下蒙古,请皇阿玛定夺。”

康熙很是欣慰地点点头,确实,无论是草原盛会,还是采用学堂方式,不消数十年,蒙古部落将彻底纳入大清版图,设置蒙古省不过是时间长短的关系,“不错,保成,你和老四琢磨出的主意很不错。”

胤禛再度出列,“皇阿玛,儿臣觉得,为了不引起蒙古部落的强烈反对,可先让纯禧、荣宪姐姐的孩子回京入学,最好是来个亲上加亲,既能让其他部落趋之若鹜,又避免藩属国非议。”

大清对外的政策并不苛责,但与大唐对待遣唐使的态度总体上友好和开放的态度不同,大清外交态总体上表现为自大和保守,坚持传统的朝贡制度,对外国使节的要求严格,不愿意接受平等的外交待遇。

大唐欢迎外国使者来学习交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文化和技术交流?,大清更则比较保守,特别体现在对周边国家的政策上。

在面对沙俄入侵时,虽然局势有利,但仍选择签订《尼布楚条约》,割让部分领土以求和平?。当然,这与康熙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谨慎和务实态度密切相关。

康熙被说动了:“哦——嗯,你说的不错,纯禧、荣宪的儿子也到入学的岁数了,正巧前些日子贵妃请朕赏赐外嫁公主,朕也想着让她们年底回来,给你们皇玛嬷贺寿,合家团聚一次。”

高士奇、李光地对视一眼,又和明珠一起扫视了眼张廷玉,最近刚补到上书房的后辈,几番眉眼官司后,有了决定——

既然皇上打定主意要支持端静公主开办马球盛宴,喀尔喀草原的端静固伦公主府的权柄定会加大,那就干脆趁机把张廷玉这个后生给“捧”出去,省的在上书房碍眼,还想分他们的权柄。

高士奇捋须微笑道:“万岁,草原盛宴要办好,少不得要派人去盯着,臣见衡臣对此深有体会,又能体悟上意。

不若让衡臣去历练一番,也好长长见识,积累积累经验,历练一番再度归来,定能担起上书房大臣之责。”

张廷玉大惊,刚想说点什么,却发现御书房内无一人站在他这边,李光地、明珠不住地点头,太子、直郡王等沉默不语,赵御史也不发声,竟是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