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宗。
刘清风刚一回到青阳宗山门,就祭出传音玉符,召集其他几位金丹真人。
不多时,青阳宗的五位太上长老,以及宗主符卿书,齐聚青阳宗祖师祠堂。
“刘师弟,你不是负责坐镇天剑峰嘛,怎么会突然回来?
难道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开口的白发妇人,是青阳宗中资历最老,辈分最高的存在。
以辈分算的话,刘清风需得称呼她一声师祖。
不过在注重修为实力的修真界,与其修为相近的刘清风,只需尊称她一声师姐。
“禀颜师姐,近日以来,确实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刘清风并未有丝毫的隐瞒,将自己在灵符城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光是金丹境圆满修士,就足有三位之多?
你确定你没有看错?”
颜师姐皱了皱眉,侧身看向面带薄怒的杨彦,道:
“杨师弟,你怎么看?”
“祖宗基业,断不可拱手让人。
纵然敌人势大,杨彦亦宁死不从。”
杨彦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为他的先祖,是青阳宗开山老祖青阳祖师的好友。
若是没有杨家先祖的帮衬,青阳祖师未必能够开创青阳宗。
青阳祖师仙去以后,杨家先祖就成了青阳宗中资格最老辈分最高的存在。
在他的安排之下,杨家子弟占据了青阳宗三分之一的灵脉和资源。
在各种修行资源的堆砌之下,杨家子弟的实力,日新月异。
不出百年,杨家已是一跃成为青阳宗内实力最为强横的一脉。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杨家先祖仙去以后没多久,杨家家主就跟着驾鹤西去了。
为了争夺家主之位,杨家诸子大打出手,几番血战。
兄弟阋墙之后,杨家实力大减,声望日衰。
自那以后,杨家一直在走下坡路。
所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杨家纵然一直在衰败,犹有余威震慑其他各脉。
杨家先祖仙去的第八百年,杨家彻底衰败,再无余力震慑群雄。
至此,威风骄横了千年之久的杨家,被青阳宗其他各脉蚕食个一干二净。
此后的三千年里,杨家子弟的处境,极为惨淡。
直到千余年前,杨家的凡人血脉之中,出了一位天骄。
这位杨家天骄,虽然只是两属性真灵根,但修行速度之快,比天灵根修士的修行速度还要惊人。
他只修行了五年的时间,就成功晋阶筑基境。
此后不到十五年的时间,就成功晋阶金丹境。
在这位杨家天骄的帮衬之下,杨家子弟的处境,得以改善。
此后数百年间,蓬勃发展的杨家,不管是实力还是势力,都在快速积累发展。
虽然尚未达到杨家先祖在世时候的巅峰,但也相差不远。
不知是天眷杨家,还是合该杨家中兴。
继杨家天骄之后,杨家接连出了数位金丹真人。
有金丹真人保驾护航,杨家的势力,自是越来越大。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杨家一脉的实力,已是超越昔年巅峰,虽然未能彻底凌驾于其他诸殿诸峰之上,但不管是影响力还是话语权,都极重。
到了杨彦这代人,更是将青阳宗视为杨家的囊中之物。
是以,将青阳宗视为杨家基业的杨彦,如何会同意将青阳宗拱手让人?!
杨彦的话一出,不管是颜师姐还是刘清风,全都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至于其余两位金丹真人,以及宗主符卿书,不论是资历辈分,还是修为实力,都远远不如杨彦、刘清风和颜师姐三人,自是没有开口劝说调解的资格。
一时间,祖师祠堂内沉寂一片。
不知过了多久,颜师姐忽然开口道:
“三位金丹境圆满修士,足以横扫咱们青阳宗。
事不宜迟,咱们先商议一个应对之策。
杨师弟以为如何?”
杨彦轻轻哼了一声,转身看向宗主符卿书,道:
“小符,你速速召集宗门内的优异弟子,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挑选出一批足够优秀的火种弟子。
记住,这些火种弟子关乎着青阳宗的存续绵延,务必小心谨慎,断不可麻痹大意。”
符卿书拱手称是后,杨彦将目光转向与符卿书相邻的年轻妇人,口中道:
“胡师妹,你即刻前往宗门宝库,清点收拢各类修行资源,务必在三天时间内,办妥这件事。”
不等胡真人回应,杨彦已是冲着最后一人点了点头,道:
“行镇,你负责清点收拢各类功法秘典,不可有半点遗漏。”
被杨彦称作行镇的金丹真人,姓杨,丰神俊秀,身形修长,恍然有谪仙之姿。
祖师祠堂中的六人,当属杨行镇和杨彦的关系最为亲近。
不为其他,只因为杨行镇是杨彦的血亲。
若以辈分论,杨行镇要称呼杨彦一声叔祖。
待宗主符卿书、太上长老胡真人、太上长老杨行镇退下以后,杨彦这才收敛目光,将视线落在刘清风和颜师姐的身上。
“颜师姐,您资历最老辈分最高,杨彦想听听您的意见和看法。”
在杨彦的注视下,颜师姐迟疑了好一阵,方才缓声说道:
“正面对抗,不智。
俯首称臣,不能。
唯有找到第三条路,方能拯救青阳宗上下。”
颜师姐说完这段没营养且毫无意义的话语之后,就彻底闭口不谈了。
等不到下文的杨彦,缓缓收回目光,侧身看向刘清风,意有所指地问道:
“刘师弟,你欲如何?”
刘清风深吸一口气,道:
“依小弟看,杨师兄不妨先见一见那些人。
若是谈得拢,一切都好说。
若是谈不拢,咱们再讨论接下来的去向。
如何?”
杨彦盯着刘清风看了许久,忽然冷冷笑了一声,道:
“刘师弟,你可千万不要做出动摇损害青阳宗千年基业的恶事,不然的话,杨某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杨彦说这话的时候,眼眸之中透着一抹冰冷的杀意。
刘清风并未搭话,只是神情平静地回望着杨彦。
在杨彦口出威胁之词、目露凛然杀机的时候,一团团龙息,朝着刘清风的身后汇聚而去。
不多时,一道石色蛟龙虚影,出现在刘清风的身后。
蛟龙虚影居高临下地望着杨彦,翁声道:
“杨彦,百年不见,你还是这般自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