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着说一说先把这辈子过好的事情。
这位友友的术学的不错,命宫和流年算的都对,走到了绝命年。
至于要不要离婚,这是个人的选择,我不发表意见。
只是借着这件事,再跟大家聊一聊自修。
友友最后的一句话是,“我不远离他们我怎么能好起来”。
上一章开篇的案例,婚配还是绝命婚加上子午冲呢,但只要自己努力,还是可以看到情况好转。
这就是《灵界问答录》里说的,“努力可以偿还业力。”
虽然努力离开也算是一种努力,但努力自修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更大程度上的努力,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如果不自修,不反思自己,换个老公并不能解决问题。
有个词叫渣男体质,意思是有些女生不论换多少伴侣都是渣男。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强迫性重复”,是指人们在亲密关系中会不自觉地重复某些行为模式。
而从玄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业力所致。
也就是说,如果业力需要有一个人来伤害我们,就算不是张三,也会有李四、王五、赵六……
消除业力才是根本。
如果一时半会儿业力还消不了,那么就做到《灵界问答录》里说的:好好锻炼,改善脾气,“业力就是想体现出来,都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修好自己的脾气。
心情好了之后,才会有各种好事发生。
比如下面这位友友的反馈。
唵啊吽,是宇宙根本音。
能被那么多咒语反复用到,自然有其特别的地方。
这位友友用来治嗓子,也算是别具匠心。
关于这几个字的发音,我看到评论区有人说“唵”写错了,应该写作“嗡”。
其实那个发音就是“om”,佛教是在唐朝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所以很多经书在音译时,都采用了唐朝的发音。
据说那时的“唵”最接近“om”的发音,所以一般咒语都写的“唵”。
现在如果把“唵”读成“an”就有点儿偏差太大了,于是也有人改写成“嗡”。
但是“嗡”如果读成“weng”的话,离“om”也有点儿远。
因为读“om”的时候,头颅内部是有震动的。
这也是为什么《地藏经》前面的咒语我标注了梵音。
借助声音的震动清理内在器官,这是一个声音层面的力量。
虔诚恭敬又是另一个层面的力量。
就算是读成“an”或者“weng”,只要心怀正念,也是有效果的。
能做到多少做到多少,实践会给我们如实的反馈。
??????
下面再说一下灵性的问题。
这位友友说,佛家说不要饮酒,但为什么他喝点儿酒之后,悟性反而会比较高。
其实前面讲过,脑子放下了,灵性就出来了。
喝酒会麻痹脑子。
喝到微醺时,脑子就不怎么胡思乱想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喝酒,因为可以享受到大脑放空后的舒适感。
但这种行为相当于是饮鸩止渴。
清醒状态下的感悟,跟借助外力(喝点儿)的感悟,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
很多人都把某些开悟的状态称之为“极乐”,或者“狂喜”。
清醒的觉悟跟喝到微醺时的感觉,在灵性的释放程度上有着数不尽数倍数的差别,所以叫极乐。
能靠自己最好还是靠自己,主动地练习着放下脑子,比如前面分享的洗心养神的办法。
酒是外力,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