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间,书亦和手下的所有能臣一起努力,不但把治下的州府郡县各个粮仓都填的满满的。
书亦还欢迎各地无论是有能力的人还是没有犯罪记录的百姓到自己的领地里落户。来的人就可以分到田地和落户补贴,同时第一年免除所有税收,并免费发放第一年的红薯苗和其他粮种。
在这种政策下,两年时间,有不少在其他地方过不下去的百姓,赶到了书亦这边。书亦把他们分配到各个州府,好歹让下面八个州不至于人口凋敝。
同时,书亦在自己的领地大力发展基础医疗和教育,让治下的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保障。
在经济方面,书亦也大力发展了商业,对来行商开店铺的商人,在政策上也给了一定支持,并在税收、身份的提升各方面让那些商人愿意在这边发展经济。
在发展区域民生和经济的同时,书亦也没放松对军队的训练。她也紧抓手下军队的训练,让军队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定元十年年底,书亦的领地内,已是国富民强,军队里也是人强马壮,将士们也已经训练了出来。
粮草富足,能支撑得起战争的消耗。而她宁王这个人在各地的名声,也已经传了出去,而这时候,书亦觉得差不多是时候出手了!
之前也不是没有手下臣子提过意见说支持她可以登基了,但她没有同意,她不想在这种情况下登基,她准备统一了整个启国,甚至还有虞国的时候再登基,她潜意识里觉得这样做对她来说更有利。
一切都准备好了,书亦就直接向启国宣战了。
相比书亦这边把领地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不同,启国其他地方在连年的天灾人祸下,可真的是国力衰微。
书亦原本把红薯传过去,是可以大大地缓解各地百姓的艰苦的,但不知道定元帝究竟怎么想的,就算第一年书亦只送过去了万斤红薯,但你第一年种下后,收获的估计也可以足够各地的种粮了。
但红薯就是没有在那剩下六州大范围传播开来,让那些百姓的生活根本没有改善多少。加上定元帝可能是治下的区域少了,收上来的税收供不起他挥霍了,这两年不但不减税,还加了名头收税,这就更让治下百姓本就艰难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了!
所以这么一番下来,书亦都不用再多加宣传了。但凡启国那六州的百姓从那些来往商贩口中知道书亦治下各州的情况的,有条件的就往书亦的地盘跑,没条件的也也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宁王能快点打过来,把自己这边的地方也都收入名下,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连启国的军队中,有知道书亦手下的军队将士们过什么日子的,心里也是经常想着自己如果能在宁王手下,那该有多好。
甚至于连一些启国朝堂上的官员,也已经对定元帝失望了。他们都能预感到启国的未来,却无能为力。
民心尽失,军心不稳!这就是启国的现状。
书亦让卢彬和詹成佑带兵镇守羌州,防止安国在这个时候趁乱浑水摸鱼。至于虞国,已经被宴青荇挑乱了,根本不用担心。
书亦和秦时月,分别带了五万军队,兵分两路,从瑾州和伏州双线开打。
定元十年十月初七,书亦她们发兵,同年十一月,前后脚打下了瑾州和伏州。
到这个时候,启都两边被书亦的地盘包围,被书亦拿下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书亦原本以为以定元帝的性子,应该会选择放弃启都,逃往南部四州,苟且偷生。
却没想到,在书亦他们带兵赶到启都外围的前一天,定元帝以启国皇帝的名义,发出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道诏书。
诏书中,他先是坦白承认了自己登基十年来犯下的种种错误,表达了启国三百年江山竟然亡在他手中的惭愧和伤怀。
最后定元帝还在诏书中用大篇幅大骂了书亦一顿,骂她乱臣贼子,骂她母鸡司晨,有违纲常,还骂她以下犯上,有辱秦家一门忠烈的门风。
哦,他还给秦家平了反,承认自己受小人蛊惑,冤枉了秦家。
他在诏书中,说自己是启国的皇帝,名正言顺,书亦就是一个窃国的贼,他宁死也不会向书亦投降,并绝对不会让自己落入书亦手中受辱的!然后定元帝就饮下了鸩酒自尽了。
这个昏庸无能,亲小人远贤臣的皇帝,竟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难得的生出了骨气来。
而那王权也不知出于什么心思,陪着定元帝以身殉国了。或许在他心里,在这么多年的相处中,纵然他对安国的忠心是不能动摇的,却也并非对定元帝毫无愧疚吧!
又或者他也怕自己逃了也逃不出去,万一落入书亦手中,会更加生不如死吧!究竟他是什么想法,这时候大家也就不得而知了。
定元帝的自尽,也算是给启朝这个二百八十二年的朝代正式划下了句号。
定元十年十二月初九,书亦她们到达了启都,由定元帝的皇后拿着玉玺,开城门向书亦投了降。
书亦他们正式接手了启都,入住了皇宫。然后不到一月,虞国那边正式被宴青荇趁乱拿下,他遵守了自己的诺言,没有登基为帝,而是带着虞国的与图和玉玺,归降了书亦。
而原启国的南部四州,在得知了启都的情况后,没有拿乔,在书亦派人过去后直接投了降,由书亦派过去的人接管了。
至此,整个启国和虞国,正式被书亦纳入版图。
来年四月,春暖花开,书亦在这个时节,在她这辈子十九岁的那年,正式祭拜了天地,黄袍加身,登基为帝,定国号为沐。从此,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了启国和虞国,只有沐国了。而这一年,也正式进入了熙宁元年。
就在正式登基叩拜天地的那一刻,书亦就感到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她和这个世界的联系,一下子紧密了起来,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之前的联系只是虚无缥缈的,而在那一刻,那种联系和羁绊,彻底转化为了实际的某种东西。
而书亦也有感觉,这种联系,把她和这个世界,紧紧绑在了一起,哪怕她回了任务站,这种联系,也是不可能剪断的!
登基之后,书亦自然也不会停留在原地,她留了一年的时间给国家休养,主要是治理新拿下的六个州和原来的虞国。
一年之后,熙宁二年,书亦便正式“查”出了当年秦家冤案,背后有安国的手笔在,甚至哪些人参与了,他们背后是什么人,她也一点没有隐瞒的意思。
她直接下诏责问安国,让曦昀帝给她和秦家一个交代,不然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原本安国还嘴硬不承认这事,被书亦自己亲自带兵直接打下了毗州和梧州后,曦昀帝终于软了,向书亦道了歉,并表示愿意为自己做出的错事补偿书亦。
书亦只想了想,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她狠狠地宰了安国一刀,要求了无数的赔偿,还要求安国把他们的三皇子澹台彧送到沐国来和亲!
既然是原剧情的男主,怎么可以因为她就不存在了呢?她还是要维护一下剧情的!
等澹台彧满脸屈辱地来到了如今是叫沐都的沐国都城时,书亦第一时间就给他喂了可以避孕并压制他的内力的药物,然后就把他赐给了如今已经是沐国月王的秦时月做侧夫。
书亦表示,虽然晚了两年,但男女主的故事终于还是又要开始了,这真是太好了!只是这次虐文虐的又是谁呢?
书亦表示,男主女主都是主角,哪个都一样,就别计较这么多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