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风云 > 第321章 兵围永乐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铁鹞子骑兵,是西夏是了精锐的重装骑兵。始创于李元昊时期,虽铁甲三千,却勇武冠盖三军。

三千铁鹞子,由十位西夏顶尖勇士统领。

那十人,皆为西夏党项贵族,全都擅长骑射,名副其实的大夏国最勇猛无比的英雄。

铁鹞子军一直都是大宋军的恶梦。

由于战马与士卒皆披上了沉重的铠甲,因而,铁鹞子军所用的马,皆是草原上最好的战马。

过关涉水,皆如履平地,速度,更是比一般的轻装骑兵还要快。

铁鹞子军的士卒与战马,浑然一体,不但一般的兵器,根本就无法穿透那战甲。

甚至连已经战死疆场,那铁鹞子士卒都还在马背上不倒。

这样一支近乎恐怖的铁鹞子,被十位勇武盖世的英雄带着,冲在了西夏军的最前方。

无定河边。

已经得知西夏军来袭的永乐城官兵们,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那边西夏军刚好入水,这边已经是万箭齐发,呐喊声震天而起。

大宋在永乐城,早就聚集了二十多万人,还有二十多万的民工。

也是人多力量大,如此浩大的工程,在西夏军前往攻取的时候,已经大体上完成了修筑。

大宋军居高临下,箭如飞蝗,射向已经涉入无定河的西夏军中。

若是一般的军队,被那种神臂弓,或者是床子弩攻击,早就尸横累累了。

然而,这一次,西夏派出来打先锋的,是刀枪不入的铁鹞子军。

那些战马穿着厚重的铠甲,居然能够在无定河里,踏水而来。

沉重的铠甲在渡水时,居然有一个好处,不会被水冲走,再加上,那战马都是百里挑一的,力气大得惊人。

永乐城外的旷野上,早已经聚集了数万宋兵,他们奉命阻击那些冲过河来的西夏军。

铁鹞子军冲到了旷野上。

在他们的十位头领的带领下,很快就冲散了排列整齐的大宋军阵。

“顶住,任何人,不得后退。”

大宋的将官们,喊破了喉咙,可是,在那铁鹞子军的冲击下,任你有多厉害,根本就无法阻拦。

宋军已经被铁鹞子军袭击,溃不成军。

哪里还有精力去阻挠那些渡河的西夏军,徐禧看着几十万西夏兵,渡过无定河,气得捶胸顿足。

当时的永乐城,宋军的实力,按说来,与那西夏兵马,旗鼓相当。

李浦率领前军,吕真为副将。

曲珍率领中军,高永能为副将。那曲珍,可是在平定交趾时,率军连拔数城的猛将。

王湛率领后军,景思谊为副将。

李稷主持馈饷,负责粮草押运。

徐禧看着来势汹汹的西夏兵马,他当初所想到的,修建这永乐城,依山傍水,依附于绝壁,可以说是极其险峻,易守难攻。

如今,这耗费几十万人修建起来的永乐城,几个大呰,几个城堡,屯着近二十万的军队。

当时选址的时候,种谔曾经提出过质疑,说永乐城虽有天险可守,但在这地方,最危险的,便是被人断了粮道与水道。

一旦被敌军围困,失去了水源,那永乐城就成了极其危险之地了。

当时的徐禧,觉得种谔不过是想与他争功,眼看着他,可以据此险要之处,拒西夏之军,以解大宋之危。

徐禧执意要在那险要之处修建永乐城。

种谔力谏,认为在那三面绝壁,一面又临近无定河的地方修建那么大的城,必然会败。

徐禧不但不听从种谔的建议,还向赵顼上奏,说种谔倚仗着自己的军功,骄横跋扈,妄议修筑永乐城这样的军国大事。

赵顼对于修永乐城,也是倾尽了全力。

自从王安石变法以来,国库日渐充盈,足足可供大宋王朝开支二十年。

赵顼修永乐城,无非是要想凭借这样的工事,与西夏进行一番武力上的较量。

赵顼收到了徐禧的奏章,觉得任何人都不可以干扰到永乐城的修建。

于是,一纸诏令,把种谔从前线调到了延州去。反正只要阻挠办正事,那就去别的地方闲着吧。

没有人干扰到修永乐城,徐禧只用了十四天,就把永乐城修好了。

修城很顺利,徐禧当时很高兴。

而且,在大科学家沈括的帮助下,永乐城无水源的问题,似乎也得到了解决。

西夏军渡过了无定河。

“大帅,咱应该趁着西夏军立足未稳时,就对他们发起攻击。”

有人对徐禧提出建议。

徐禧是靠科举上来的,对于武将提出来的建议,他觉得,还是自己从兵书上得来的更加稳妥。

“永乐城刚好建起,咱们正应该在此,凭借新城之力,挫败西夏军。以本帅观之,不过万人,怕什么?咱应该再等等,等到西夏大军来临,咱再决战不迟。”

没过多久,眼睁睁地看到西夏大军,包抄过来。

徐禧这才派出曲珍迎战。

曲珍率众出击,却哪里是那铁鹞子军的对手,尽管曲珍大声地呼喊,督促着军队拼一死战。

可是,不管怎么砍杀,根本就伤不到那铁鹞子军,而自己的人,却是被那铁鹞子军冲散,死伤无数。

曲珍手下的人,一个个都害怕至极。

曲珍向徐禧恳请,说现在已经惧战,再打下去,只会伤亡更大。

曲珍本来就是以勇猛着称于世,现在都劝徐禧,说是要带着军队,进入到城内。

徐禧哪里知道厉害,却是对曲珍说,“本帅听说,你乃当朝猛将,为何遇敌时,不战反退。”

曲珍无奈,只好率队继续死战。但到底无力抗衡,最终还是退回到了永乐城中。

徐禧屡屡听不进他人的劝说,现在大军退入到城中,这才知道种谔所说的话,实在是太对了。

种谔当初建议,说那地方不宜建城,无水源。

现在,永乐城中的水源,被西夏军截断了。

徐禧便命人在城中打井。

徐禧哪曾知道,在西北干旱之地,若无水源,即便是打井,那也很难打出水来。

曲珍找到徐禧,现在应该组织起一支死士之队,杀出一条重围。不然的话,久困于这样的城里,迟早会全军覆没的。

徐禧却不以为然,自己修建永乐城时,便是看到此处,易守难攻。

有此险地据守,那哪里是杀出重围,分明是弃城而逃。

他还在想着,凭此险关,可以求得一世英明与富贵,再说,沈括得知永乐城被围,肯定会发兵来援,不必惊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