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329章 旅长扩兵好方法,特战营加急扩充提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9章 旅长扩兵好方法,特战营加急扩充提升

接着是实战模拟,设置各种复杂的战斗场景,让候选人们指挥一小队战士进行应对。在这个过程中,陈振华亲自在一旁观察,记录每个人的指挥细节,如命令的下达是否清晰准确、战术安排是否合理、对突发情况的反应是否迅速等。

他还安排了团队协作的考核项目,让候选人们带领不同性格和能力的战士完成任务,观察他们如何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同时,陈振华邀请了团里经验丰富的将领组成评审团,对候选人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和讨论。在评审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陈振华认真倾听每个人的意见,然后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经过多次这样全面而深入的考核和综合考量,尤其是在那多次的实际战斗中,他们最终确定了新兵营的指挥官人选。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思考,但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为独立团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新兵营指挥官。

他们在独立团做出了新的贡献,这是陈振华、孔捷以及周卫国,甚至包括之前的李云龙,经过多次沟通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甚至有些营级干部的筛选和提拔,还征求了 386 旅旅长的意见。自然,包括陈大旅长在内的旅部领导,对于陈振华以及孔捷等人,对于独立团的官兵布局以及人员的选拔是非常支持的。

这种支持不仅体现在对选拔结果的认可上,更体现在为独立团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政策倾斜。

不说别的,这一次给新一团的李云龙补充 200 名老兵,陈大旅长起初并未觉得有何特别,但随着独立团官兵的发展,陈大旅长和王政委认为此举非常正确,所以才答应给李云龙的新一团补充 200 名老兵。

自然,李云龙和陈振华也经过了多次仔细的沟通。陈大旅长送来的那些老兵当中,有些是可以直接任命为营级干部的老同志,他们经验丰富,战略眼光独到,能够在复杂的战斗局势中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

也有些是可以直接任命为连级干部的老同志,他们在执行任务时坚决果断,能够高效地完成上级交付的各项任务。

但是大部分排级干部,包括班长一级的干部,则需要新一团的李云龙独自去甄选。而李云龙在独立团的建设和组织发展过程中,看到了陈振华的操作,了解了独立团的运营情况,深受启发。

至此,他感觉到那两百名老兵,真是自己的宝贝疙瘩。当然,在将 772 团和 771 团的那些班排连职基层的红军干部抽调一部分之后,陈大旅长也以补充三八大盖步枪,以及重机枪、歪把子机枪的形式,给予了 772 团和 771 团的火力补充。

自然,无论是 772 团也好,还是 771 团也好,也并无大碍,因为这些抽调的干部,基本上都是副职。

所以,再加上在 1937 年整编之后,广大的红军战士都是降职使用,这对于那些排级、连级干部来说,也无异于是一个巨大的、很好的机会。

自然,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发挥了作用,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再次得以体现。他们迅速适应新的岗位和职责,凭借着扎实的军事素养和丰富的战斗经验,带领部队在训练和战斗中不断取得进步。

自然而然,在这些新建设的部队里边,他们也发挥出了自己的光与热,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战友们的尊重和信任,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在那个充满艰难险阻的时代,正是因为有了像陈振华这样严谨负责、善于选拔人才的领导者,以及众多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战士们,我们的军队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为最终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邢志国到来不久之后,陈振华便着手对独立团的架构进行了新的规划与调整。这一系列的动作,犹如在棋盘上精心布局,每一步都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邢志国直接承担起独立团的参谋长职务,这一任命并非偶然,邢志国在军事素养、战略眼光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他的到来,为独立团的指挥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而他同时负责李云龙所带领的那一组特战小队,更是将他的才能与特战小队的独特需求紧密结合。

这一安排,不仅让特战小队在指挥层面有了更坚实的保障,也为邢志国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特殊舞台。

陈振华深知,要想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取得胜利,特战力量的建设至关重要。于是,他制定了进一步扩充特战营的宏伟计划。这一计划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

李战龙在接到命令后,迅速且果断地展开行动。他以敏锐的眼光和精准的判断,从原本的新兵营中精心挑选出那些表现优异、潜力巨大的人员,将他们吸纳进特战营。

这些新兵,带着朝气与冲劲,为特战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此时的特战营,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

原本规模相对较小的特战营,直接被划分为 4 个连。这一划分并非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涉及到人员调配、装备分配、战术安排等多个方面的复杂调整。

在人员扩充方面,原本特战营仅有 160 人的团队。随着新成员的加入,人数逐步增加。从 160 人扩充到 200 人,再到 300 人,每一次人数的增长都意味着力量的壮大。

但这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质量的提升,为了让这 300 人的队伍能够高效运转,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陈振华和李战龙对各个连的干部进行了精心的推选。

每一位连长、副连长和指导员的产生,都经过了层层筛选和综合考量,那些原本在 4 个特战小组中身经百战的老兵们,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纷纷从之前的排长晋升为连长、副连长等职务。

他们是队伍的中流砥柱,深知战场的残酷与战术的精髓。而指导员一职,则由八路军中那些在政工思想工作方面表现优秀的战士担任。

他们如同队伍中的精神灯塔,在战火纷飞的时刻,为战士们点亮前行的道路,坚定他们的信念,鼓舞他们的斗志。

特战营二连连长张破虏,是一位在多次战斗中表现英勇、指挥有方的老兵。他的战斗经验丰富,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

副连长孙光瑞,以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执行能力,成为了张破虏的得力助手,指导员王洪光,则是陈大旅长送来的那 200 名老兵之一。

他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深厚的功底,能够让战士们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保持高昂的士气和坚定的信仰。

三连连长吴达麟、二连副连长王栋梁、二连指导员李福生,也都是经过严格选拔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他们各自具备独特的优势和专长,在团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连连长董坚强,有着卓越的战略眼光,能够提前洞察战场局势,做出合理的部署。四连副连长古世泽则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激励着身边的战友。

四连指导员黄志锋擅长与战士们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让整个连队团结一心。

一连的情况稍有特殊,只安排了副连长胡志刚和指导员王春林,并未安排连长,这并非是疏忽,而是陈振华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策,这是留给许尚武的位置,此时的许尚武还在二龙山帮助培养黄彦虎带领的那个团呢。

他考虑到一连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作战需求,决定暂时让李战龙兼任一连长的职位,以便在后续的战斗中,根据实际表现选拔出最合适的人选。

在装备分配上,陈振华根据各个连队的特点和任务需求,进行了合理的调配,先进的武器优先装备给承担重要突击任务的连队,确保他们在战斗中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在战术安排上,每个连队都有其独特的定位和任务。有的连队擅长正面突击,有的连队擅长迂回包抄,有的连队则负责后方支援和保障。

通过明确的分工和紧密的协作,特战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战斗局面。

陈振华的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示了他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他的引领下,特战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独立团中的一把利剑,随时准备在战场上披荆斩棘,为取得最终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未来的战斗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特战营的每一位战士都坚信,在陈振华和李云龙的带领下,他们必将勇往直前,战胜一切敌人,为国家和人民赢得尊严与和平。

建设完成后的特战营,虽然暂时划分为 4 个连,每个连 75 人,但这绝不是终点,而仅仅是一个起点。

后续,在新兵当中的选拔工作仍将持续进行,因为这特战营,承载着陈振华打造精锐特种兵队伍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