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武侠修真 > 武侠世界行 > 第358章 书海遨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成沉默了片刻,继续前行。

所有人跟随在一侧,回忆起过往。

曾飞宇接着诉说青春美好记忆:“每个前现代孩子,都一个小镇,牵引他去往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带来书籍对乡村孩子无疑是心灵上巨大冲击。

周六下午上完课,我们去学校的书店看一下新书。

这些作品既有经典,也有当代文学,更有言情武侠。

此时网文已然声名鹊起,让我们对网络文学有了期待。

我们开始把自己作品发到网络上,供网友欣赏,以此获得读者的认同。

我们的书大多关于校园生活的,也被同学所追捧,可是那些过来人未必会认同他们的小说。

平时,为了多了解一些别人生活,只能通过阅读了解未曾领略的生活。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是不可能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我们要把自己的生命活出意义,就必须在书籍之内了解别人如何活出自己的风采。以此改变个人局部认识,从而开阔眼界,追寻人生意义。

四人到了书店,就找了书店内书桌上,先阅读起来了。

我没有选择之前所喜欢的西方小说,而是选择了一向贬低的孔夫子的《论语》。这一次转变,令同行三人大为震惊。

金龙羽生也出人意料了地选择了一部西方意识流的经典着作《追忆逝水年华》。

此前金龙羽生的写作风格素来短小精悍,善于古风,笔力遒劲,如今居然爱上了辞藻华丽的法国小说。

周洲明这一次没有选择新时代通俗小说,也就是网络小说,一直比较喜欢网络小说的幻想部分,可是这一次选了一本艰涩难懂的《查拉图斯特拉》。

李侠福原本是比较喜欢戏剧着作,这一次大反常态,选择了网络小说细细品读。

我们四个基本上都爱上对方所爱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长期相处,让我们的喜好有所融合。我们彼此之间思想交互,反而促使四人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们读书的时候喜欢带着自己笔记本,把书中的引人入胜的句子摘录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本店老板对这种现象反而乐意接受,其实他在这个学校经营多年,发现营造一个读书环境,反而更容易吸引顾客购买书籍。一开始看,他的顾客不买书,但是后面这群人养成读书习惯后,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书籍。

这些读者常年在书店读免费书,心里的感激之情,一下子买了几本常年梦寐以求的书籍。

书店老板看准了,与其抱怨顾客不买书,还不如培养一些爱看书的顾客。

这些顾客迟早离不开书店里无数个日夜,也是无数故事诞生的地方。

我在看论语的过程中,逐渐明白先秦孔门,与后世儒家相差甚远。有些故意曲解之嫌,反省自己过于武断,听从一些名家片面之词。

很多人把民族存亡归结于中国文化劣根性,是一件过于低劣的事情。我在琢磨过程中把一些内容丰富的语句,记录在自己摘抄本上试图请教一下语文老师。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个酷爱文学的热忱青年,对于他们校园文坛四大干将十分欣赏,经常把他们的文章当成范文读给同学们听。

我看着《论语》一些话语放之四海而皆准,心里消除疑虑,开始打算潜心钻研一下国学经典。

我把一些弄得不明白的语句摘录了下来,然后接着看下面的语录。

我心里浮出一串的想法:“不是任何事情一定勇往向前,假如世界一直向前行走,那么地球还会有春夏秋冬吗?那么人类能否存活?难道世界不会拐弯的吗?是非曲直,真的可以说得明白吗?世界真的有答案吗?也许个人价值只有投身于集体中,才有可能得到回响。很多事情发生变革,源于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累,这些人的努力也许平凡,但是把他们抽掉,很多伟大的发明,根本就不会出现。

人可以平庸一生,但是也可以平凡一生证明自己价值。

难道这不是人类最永恒的价值。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的价值。

太多人喜欢用高级低级词眼判定一个人的贡献,过于放大个人价值,忽略个人价值是建立在集体价值之上。

人类的很发明根本不是一个人的发明而是一群人努力发展的成果,只是到某个人手上获得成果。没有前人的累积,压根就没有后人质的飞跃。

在人类的器物领域很容易进步,但是在人类的思想领域很少有人到达圣贤的境界。不是圣贤生的非凡,而是他们更注意那些根本性的事情,但绝大数人只在乎那些末节性事情。人生的不同,源于彼此选择不同。”他把这些想法立即写在纸上,生怕遗忘这些深奥的话语。

金龙羽生看着《追忆逝水年华》的时候,由衷赞叹普鲁斯特的言语的华丽,对他的新颖的写作手法欣赏,也希望可以汲取一些写作素材,可以裨益自己的写作水平。唯美的语言,拉近与普鲁斯特生活的距离,也开始沉浸他书中所描绘的世界。

他平时看的书大多是中国书,很少翻阅外国名着。其实他觉得自己在国内小说看了一下古典小说大体两大类,一类是通俗易懂的,侧重于故事性,结构臃肿,形式过于单调;一类是文人独创的,写作技巧过于典雅,学习略感吃力。在小说这个题材类,中国小说家并没有太多个人创见,很多技巧师承西方文学家。未来中文小说一定是在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的新范本,这样才有可能兼顾通俗小说与文人小说的两大特征。明清小说已经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也出现了一部巅峰之作。现在的文学平淡久了,写出了一个时代的困境,但是没有写出时代的希望。揭露现实很可贵,但是缓解现实矛盾才是治本之策。

金龙羽生的文字里有很多文言词汇,可是现代汉语过于强调词语,而不是字。中文的文法是不可能像英语那样可以写得清清楚楚,因为写得清清楚楚的东西,迟早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在泥淖之中。

留有空白,本身是自知之明,现在人过于强调白纸黑字,凡事讲清楚。可是现在很多的事情,已经越讲越混乱。

他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写下,那些对理性思维的反思。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证明所谓的理性思想其实并非真的理性。理性思维一定兼顾情理两方面,否则就是片面的理性思维。

语言自他出现早已变化万千,以后依然继续变化下去。既然变化是不可改变,那么说明变化本身就是不变之是一句悖论。

很多人抱怨世界变化太快,其实这就是他们一直追求的真理。如何变化,才是符合客观规律,这才是人要不断尝试的人生态度,只有你了解变化,适应变化,才有可能运用变化,做到变若不变。

金龙羽生对道家了解,大多是从临川文化的祖先记忆感悟,卓越智慧临川文化,促使他可以以小小年纪领略超人智慧。

在这两年里与室友互动,把自己那些人生智慧融会贯通在生活琐事之间。很多事情只要生活里提炼,就有醍醐灌顶的那一刻。全新的人生,缘于不懈的努力。

他与我,一个爱东方文化,坚信东方文化可以再开新枝,可以为万千流浪者找到心灵的归宿;一个喜西方文化,深信西方文化可以领先世界,可以为万千苦寒者带来衣食的冷暖。

其实金龙羽生也明白,西方的器物帮中国一个大忙,帮中国弥补一个致命式错误。也许中国人就是在错误不断摸索出的人间至理——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个世界不是黑夜就好,也不是白昼就好,而是黑夜与白昼之间不断轮转方为人间正道。不要幻想世界没有罪恶与灾难,也不要绝望世界没有公平与正义,以一颗平常心应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人间之事。

周洲明看了尼采后,心里便感吃力,觉得尼采运用了大量象征性语言,描述人生的层次。

他的超人意志,也许是过于狂热,忽略人是集体性动物。天才固然很可贵,但是天才也要与凡夫融洽地相处。

这样的天才方能得到世界认同的同时,才可以活出平和人生。天才就是活出个人之余,超越普通人的存在。

尼采的不幸是他在生活的年代被人漠视,到了死后被人歪曲。可是在一百年后,尼采得到世界认同,被视为现代主义的先知。

德国的哲学是西方哲学重要分支,也是奠定西方现代哲学的基础。

周洲明对尼采的骆驼、狮子、婴儿的人生暗喻十分欣赏,也明白哲学同样蕴含非凡魅力,也比较感谢自己的室友的影响,使他脱离单一的文学思考,进入哲学的新领域。他的非凡的想象力到了哲学世界,同样找到发挥的机会。

他也开始对宗教一些哲学思想产生兴趣。

由于比较喜欢看那些奇幻小说,涉及大量的哲学思想。

只是他从未深入了解过,现在逐渐思考发现人生意义在于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

周洲明在笔记里写下:“人一开始像骆驼一样被动了解世界,到了一定阶段转化成狮子一样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最后阶段已经开始诠释我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化被动为主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自己的价值。”

李侠福在网络小说中看了一部网络总结之作,看了这些书的内容,汇集以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一大批青年的青春岁月,思想不算深刻,弥足珍贵,记录了一代人的青春。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接力赛。

每个失意者衬托了一个侥幸者,也完成一代人的使命。

幸存者偏差一直都是人间实情。

不是谁一生下就懂得什么人生大道理,而是通过生活反复磨炼才可以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的道路。

李侠福在心里准备写一部关于网络小说创作与阅读的书籍。

网络小说的架构或许不算工巧,但是那些扣人心弦的画面同样值得认同。

网络文学是港台俗文学的学习模仿,以群创的方式满足人类深处最大幻想而已。

当年看似平平无奇的网络文学,有朝一日会出现一部集大成的作品,把那些写手与读者戏谑一番。

李侠福有此打算,与网络小说书迷一同探讨一下网络小说精品,着手写一部极具网络小说式风格的作品。

他在笔记本上写了一大批优秀的网络写手以及大量优秀的网络小说。

这类通俗文学在某个时期,会红极一时,一定触动人类最深处的不便言说的幻想。

这些幻想其实只是把我们那些不敢做的事情,通过想象把他转化成内在的表达,其实也是我们情感的宣泄。

李侠福的脑海总是会浮出一个说书人的经典形象,他们一张流利的嘴皮子讲述人类最初级的文学创作。他们早就遗忘在历史的长廊里,但是说书人的声音永远在中国文人的脑海回响。

说书人是最早文学推广者,也是通俗文化弘扬者。无论结果是否正面与反面,他们都是丰富了平头老百姓的生活乐趣 ,也让平民也有更大见识,打破了贵族精英话语权。

四人在看书的时候,压根没有顾忌时间的飞逝。当他们看天色已晚,于是把书籍放回原处,拿着自己纸笔回寝室。

四人在回去的路上,把自己书中一些想法以及启发自己想法说出与大家分享,也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别人看问题的方式。”

吴成此时没有心思听,只是看见过往愈加真实。

李侠福有点感慨地说:“那时候的我们,真正的很幸福。现在难得有这样雅兴。”

周洲明想到一个好提议:“我们在这里拿几本书来看,致敬一下青春。”

所有人沉默了,身体很诚实去往空荡小屋读起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