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颎当初的战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是,姚广孝的计划却是清君侧,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清君侧,当然不可能是帝都的那位了,挟天子,更加不可能挟帝都那位的了。无他,他们没有那个实力。

姚广孝真正为王羽制定的那个目标,乃是如今攻略燕南道的肃王皇甫明泽。

反正有那一道圣旨在手,他就可以将其扶持起来,也让他成为一位天子,正式和朝廷一方打擂台。

“可曾想过白公一家?”王常直勾勾地盯着王羽问道,也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白若兰一家还在京都,可王羽却要向肃王献俘,而非向朝廷献俘,这其中代表的意义可想而知!

当然,就算是如此,皇甫明昭肯定是不会做什么的,朝廷和皇帝也得注意影响的。只是,白尚一家肯定是要被暗中掌握在手中,再出不得京都,日后,未尝不会用来作为对付王羽的利器!

王常和白尚之间的交情还是不错的,再加上白尚又是上任苍帝的心腹,且白尚虽是朝廷大员,但终究还是出身不好,底蕴不足,完美契合了当时王常的标准,于是,就有了王羽与白若兰的事情。

“国家动荡,孩儿短时间恐难至学院,孩儿已派心腹之人代孩儿前去帝都商议婚事了!”

在王常直勾勾的注视之下,王羽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

“孩儿还借用了父亲与母亲的名义!”被王常看得实在是没办法,好一阵子过去之后,王羽只得继续开口道。

“依旧无用!”王常暂且没有计较王羽动用他与皇甫雨薇的名义,甚至王常还知道王羽还隐瞒了其他的事情,比如说王羽让蒯通谎称老太太病重,但王常却暂时并没有计较这些,而是依旧认为王羽所做的这些无用。

王常混了这么多年,期间经历了多少艰险,又岂能事事都被王羽隐瞒。虽然对于王羽的那些事情不可能一清二楚,但一些蛛丝马迹却不可能不了解。只不过是不愿意计较罢了,甚至还不介意随手帮他遮掩一下。

王羽为了隐藏罗网的存在,连罗网的发展资金都得自己想办法,而不敢依靠镇东府。可是,莫要忘了,赵高被召唤出来之后植入的身份是什么!

论起老辣,王羽比斗争经验十足的王常还差的远。

虽然慌称老太太病重,终归于礼不合,但也并不算是大事。可是,王羽这凭这一点还解决不了问题。

镇东府的少将军与礼部尚书之女成婚,都是大门大户,在礼节之上是绝对不能出什么问题,三书六礼,这个是肯定少不了的。

如聘书,需要结订亲之书,表示男女双方已经正式缔结了婚约。

确实,王羽与白若兰之间有婚约,但那是双方家长在他们小时候时口头之上的约定,并未正式递结聘书。虽然以他们两位的地位,那份口头上的约定比之那份聘书更加有力。

不过,这却也是为什么王羽当初入帝都时和太子,也就是现任苍帝的那一件事只能私下解决,而不可能告御状,甚至太子等那些对手也不能公然拿这一件事来攻击他。聘书未下,仅仅是口头上的约定,那就无法拿到朝堂上来讲。

但是,大门大户,这个流程肯定是不能少的。在古代,很多事情就是这么麻烦,缺了一步,甚至有些人可以直接批判其无礼。

在头上顶一个无礼的名号,和顶一个不孝的名号,这后果其实也差不了多少,有的时候,甚至可以断了一个人的前程。那些科举士子,若真的顶上了这种名号,就算是真的最后科举大中,也极有可能是白考了!

而三书六礼这一套如果走下来的话,没个小半年的时间,根本完不成!

以老太太病重的名字,借用一个孝字,将白若兰先请到燕北,之后再补上那些流程,这一步是具有可行性的。毕竟,老太太终归是王羽的祖母,以老太太的年纪病重很正常,京都的那些人就算知道了,也不见得会怀疑什么!

老太太病重,为了以防万一,摧促孙子尽早成婚,也想提早见一下孙媳妇,这一切都合情合理。

但是,王常真正担心的是白尚那一边!

一来,朝廷又岂会轻易放白尚这种重要人物离京,不仅是顾虑镇东府,现在也是要顾虑到王羽。

经过这一场东夷之行后,王羽所代表的意义已经全然不同了,从前他代表的是镇东府的少将军,而现在王羽代表的更是他自己王羽。

简单点来说,镇东府的少将军,这只是一个身份,而并不特指某一个人。如果王羽的弟弟争气的话,他们也可以来代表镇东府的少将军这个称号。可是,他们却不能代表王羽这个人。

再举例来说,有些人投靠王羽是因为镇东府少将军这个身份,但经历过东夷之行之后,未来有人不是投靠王羽的话,更加可能是因为王羽他本身。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起事的时候从者云集,盖因其身上的威望或者是其他无形的性质足够高。如刘备,前期各种流浪,但非但没有灭亡,反而是手底下的人才却越来越多,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而经历过这一次东夷之行后,王羽的威望已经被叠加了起来,足以成为他日后行事的资本。

也正是因为足够重要,因此,达到一定地位的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威望。有的时候,宁肯做一些别人看起来愚蠢的事情,也不希望自己的威望受损。

毕竟,那些事情虽然或许在别人看起来愚蠢,但只是因为那些人层次不够,不明白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甚至看不懂究竟哪个选择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更大。

有些东西叠加起来虽然困难无比,但想要损坏他却无比轻松。依旧还是以刘备为例,他的仁义之名就连他最大的对手曹操也是赞同的,而刘备为这么一个名声又付出了多少心血?

可他若是做成一件不仁义的事情,很可能就会直接毁了这个仁义之名,甚至还不仅仅只是毁了这么简单!

以王羽的威望,已经足够他人对他这个人重视了,而不像是以前,重视的是他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