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巧暗自琢磨,一个老头儿有啥好瞧的呀?不过,既然于修已经出门去看那位鉴定专家了,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过去瞅瞅这位专家到底啥模样。
一辆旧款的普拉多开了过来,车子是陈楠跟当地文物局借的。陈楠和赵树枫率先下车,杨泰平立刻上前热情地说:“陈教授,我们可盼您很久了。”
“我们这不是一路急急忙忙赶来了嘛,而且你们动作挺麻利的……”陈楠扫视了一下四周,“墓穴找到了吗?”
“找到了,而且还挖出一大堆陪葬品呢。”杨泰平朝后方努了努嘴。
此刻,宋云巧也走了过来,朝着陈楠打了声招呼:“陈教授,您好。”
“小巧,你越发标致了。”陈楠亲切地摸了摸宋云巧的头,让她心情愉快。
杨泰平便问:“陈教授,那位鉴定专家到了吗?”
宋云巧指向汽车:“到了,在车上换鞋呢。”
话音刚落,普拉多的右后门打开,走出来的是已换好橡胶运动鞋的李天明。
陈楠把李天明引到众人面前:“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就是李天明。”
不论是杨泰平,还是宋云巧、于修等人,都认为李天明只是鉴定专家带来的助手,并未多加留意。唯有宋云巧出于好奇多看了李天明几眼,心想这位鉴定专家助手长得倒是很帅。
“你好,你好。”杨泰平随意与李天明握了握手,接着又看向越野车的方向。
“我说老杨,你看什么呢?”陈楠疑惑地问。
“那位专家啊,换双鞋怎么这么久……”
陈楠笑了起来,戳了戳杨泰平:“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告诉你吧,那位请来的鉴定专家,就是他——李天明。”
“哎?是他?!”此言一出,杨泰平、宋云巧和于修皆是一脸惊讶,瞠目结舌。
“这事儿也太离谱了吧!这鉴定专家怎么可能这么年轻,看上去也就二十四五的样子!”
杨泰平不安起来,连忙拉着陈楠走到一旁。
“我说陈教授,您这是从哪儿请来的啊?这、这样能行吗?”
陈楠扬了扬眉:“怎么不行了?你别小看他,我初次见他,人家仅凭一张照片就能判断瓷器真假。”
杨泰平一听,脸上显现出惊讶的表情,再次审视李天明,摇头道:“可他也太年轻了吧,能见识过多少老物件啊?”
“见过多少我不清楚,你听说过唐康时吗?”
杨泰平赶紧点头:“知道啊,就是在电视鉴宝节目上常露面的那个,既是国家古玩收藏和研究协会前任会长,又有教授职称。”
“没错,原本我想请唐教授过来的,但他刚好有事,就极力向我推荐了这位李天明。”
杨泰平这才茅塞顿开:“原来李天明他是……”
“唐教授的得意门生,天赋异禀,唐教授每次提起他都会竖起大拇指赞赏。”
有了唐康时为李天明担保,杨泰平总算勉强接受了一些,但仍对他年纪轻轻就成为鉴定专家有所怀疑。
毕竟做了这么多年考古工作,他从未见过如此年轻的鉴定专家。在这个领域里,三四十岁能独立担当的人就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出色了!
杨泰平尚且如此,宋云巧和于修更是觉得此人不可靠,不对,简直是荒谬至极!这个名叫李天明的年轻人,分明跟他们差不了几岁,竟然大摇大摆地自称“鉴定专家”。
于修越想越不服气,怒火中烧,恨不能立即反驳他。不过,考虑到现场有教授在场,于修只能收敛一下自己的情绪。
宋云巧对此倒是没有太大抵触情绪,只是觉得这位所谓的“鉴定专家”刷新了她对“不靠谱”的认知底线。
受到家庭影响,宋云巧从小对古玩古董充满兴趣,因此选择了考古专业。本以为陈教授会请来一位博学多识、德高望重的专家,好让自己跟着学习一番。
谁知请来的专家竟是这样一个年轻小伙子,别说叫他专家了,喊他一声“哥”都觉得别扭。
李天明自然察觉到其他人对自己有所怀疑,但他并不觉得意外,也懒得理会别人的眼光。
此刻,李天明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墓坑上。从这里看去,墓坑呈漏斗状,上宽下窄,最下方应是棺椁的位置。
陈楠和杨泰平返回后,陈楠告诉李天明:“天明,目前已经挖掘出不少陪葬品,你可以先去看看。”
“好的,陈教授。”
在杨泰平的带领下,一行人走进了那个大帐篷。当李天明看到长方形工作桌上摆放的各种陪葬品时,不禁眼前一亮。
桌上的陪葬品种类繁多,大小不一,有各式各样的陶器、瓷器、钱币、银块,以及一些大块玉石,几串断掉的佛珠,甚至还发现了两面青铜镜。粗略数来,应该有几十件之多。
陈楠喜形于色:“哎呀,这么多啊,看来那些盗墓贼没拿走多少。”
杨泰平也十分欣喜:“陈教授,这还不全是呢,下面还没完全挖出来,估计还能有新发现。”
这时,杨泰平注意到了那位年轻的鉴定专家正围绕着一件瓷器来回查看。
“那个……李……李专家,您觉得这件瓷器怎么样?能看出点名堂吗?”杨泰平虽然问得委婉,但所有人都听得出来,他其实是想借此机会测试一下这位“小专家”的能力。
于修竖起耳朵听着,心里已经开始期待李天明出丑了。宋云巧则是冷冷地看着,尽管她觉得李天明长得还可以,但她最讨厌的就是那些没实力却又喜欢装模作样的男生。
只见李天明微微一笑:“实话实说,这件瓷器做工比较粗糙,胎体较厚,釉层偏薄,应该是出自景德镇。”
听到这话,杨泰平追问:“那你意思是说这件瓷器没有什么价值了?”
“当然不是,我只是说从工艺细节来看,这件瓷器很普通,但它确确实实是一件古董,难得的是没有任何破损,这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