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瞧段三家的儿子,前些年加官进爵,将全家人都接到了城里。这不正印证了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吗!

段有才为人老实且孝顺,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心中思绪翻涌。

看着段三家如今的风光,他既有着一丝羡慕,又有着自己的思考。

他在心中暗自反问: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纵然学问高深,但若方向有误,亦是徒劳。

倘若这世界全是知识分子,那谁来从事体力劳动呢?

难道工人农民就比不上知识分子吗?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段有才不得而知。

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流露出困惑与迷茫。

刘向阳倒是略知一二,人心中的成见犹如一座不断拔地而起的高山……穷人家的孩子想要翻身着实艰难,他们的家庭无法给予其任何皇朝社会层面的指引,只能含辛茹苦地供其读书。

至于考大学选什么专业,毕业后又该如何发展,他们全然无法给出任何指点与帮助。

往往历经皇朝社会的重重磨砺,到了三十四岁的年纪,才看透皇朝社会的运转规律与人性本质,稍稍掌握一些生存之道。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成熟,可那不过是在恶劣环境下学会的求生技能,而非在皇朝社会中立足的本领。

我们穷人,实在是悲哀至极!

刘向阳轻轻叹了口气。

此时,他站在一条狭窄的小巷中,斑驳的墙壁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陈旧。

他抬头望着天空,那片被城市灯光映得有些朦胧的天空,心中满是无奈。

与天斗、与规则斗、与全灵人族的劣根性斗,看似其乐无穷!段有才一家只是众多例子中的一个,他们家有“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思想意识,已然相当不错。

你怀着善心去支教,启迪民智,传授文化知识。

课堂上,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你,你原以为他们在专心听课,实则他们心中所想的尽是男女之事。

支教的地方环境简陋,破旧的教室中,桌椅都有些摇摇晃晃。

窗外,风吹过荒草,发出沙沙的声响,你看着孩子们的眼神,心中既有失望,又有着一丝怜悯。

这个世界的差距一直都摆在那里,无论你是否关注,也不论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它始终存在,不会因被忽视或掩盖就消失不见,想要改变世界谈何容易,你连微信群里的群友都无法团结起来,既无超能力,又无规则可循,你能改变个什么世界啊,能把自己改变好就已是万幸。

刘向阳如今不会再像从前那样贸然出头,甩出金砖强行改变。

方才他父亲有句话说得很对,对于这样的家庭,读书的确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未来变幻莫测,谁又能说得准呢?

你能保证自己百分之百觉醒吗?

显然不能,即便大变将至……

有些人对孩子过分宠溺,躺着怕抻着,走路怕摔着,简直宠上了天。

孩子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只知道喊妈妈。

各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横行肆虐。

在繁华的都市街头,人们行色匆匆,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而在这喧嚣的背后,却是人们内心的浮躁与空虚。

为了避免上班时遇到那愚蠢的老板,动不动就张嘴骂人:“你他妈的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老子扣你工资!开除你!”

“明天你别来了!”

“你!去把那八个人的事干了!你!去掏下水道!你!去给我买两包烟!”

我去你妈的!

为了防止读书时碰到某些无良的“粉笔字书写者”,动不动就说:

“李xx,你坐到最后一排去!”

“李xx,明天叫你父母来一趟!”

“你这个差生!你还有脸笑!你还有脸说话!你还有脸活着!”

他们动辄体罚打骂,拿条子抽,扇耳光,搞区别对待,询问孩子父母的职业和开的车,这跟他们有个屁关系啊?

还趾高气昂地质问家长是怎么教育的,家长要是能教育,还要你们这些吃屎的废物干什么?

他们在课堂上教学不认真,就照着书念,课后却在外面开辅导班,说白了就是为了钱,根本不配称为老师,不过是个写粉笔字的。

能有什么德行呢?

这种人还叫老师?

老你妈的师!

在卡恩尔市,像这样的畜牲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在那里没有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处理掉了!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如今只有幻想中的乌托邦和象牙塔。

虽然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皇朝社会,野心和欲望是推动灵人族发展进步的火炬,但有没有那种天下大同、积极向上的奋斗环境呢?

刘向阳不得而知。

他只知道距离自己 16公里外的泉宕村有人又性命垂危。

即便一路疾驰北上,但有些事情,确实让人难以袖手旁观。

一道微弱的哀求声,从那两米五长、一米五宽,比茅厕大不了多少的破烂砖房中传出:

“救救我吧……谁来救救我……我好饿……儿啊……儿啊……娘饿……”声音憔悴干哑,十分虚弱。

在这小小的破烂砖房对面,是一栋三门面五层半带院子的自建房,里面灯火辉煌,欢声笑语不断,美酒佳肴的香味飘散而出。

这栋自建房两旁各有一栋稍矮的自建房,虽不如中间那栋阔气,但也是相当不错,从装潢便可看出,不缺钱。

晚上八点,不知喝了什么马尿,如此快活,这三家却没有一个人出来瞧一眼睡在砖房中的老母亲。

马招娣这一生养育了三儿一女。

那年女儿出嫁,彩礼硬要 28万,拿到手后却只给了女儿 8万,从此女儿远嫁外地,杳无音信。老大结婚晚被打破了,老二出嫁的 20万拿出一部分给老三娶亲,剩下的被老四哄走了。老大含恨跑去外省奋斗十年回来建房,扬眉吐气。在这个家庭中,父亲在前半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直到后期退场,事情才有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