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袁绍的书信又经过很长时间才送回汝南,结果家族中的元老一看,也是懵逼了。

什么?袁术手中的玉玺居然是假的?

这怎么可能?

不过有些元老倒是对此发出了疑问。

袁绍怎么知道袁术手里的玉玺是假的?

是不是怕袁术称帝,直接坐上家主之位?

而偏向于袁绍那边的元老也是派人去让袁术交出玉玺,他们要验明真伪。

结果可想而知,已经对那些元老失望的袁术,根本都不想理那几个自以为是的元老。以为他们是在骗自己。

很可能交出玉玺之后,就被他们直接给袁绍送过去了。

而后,就是二人的支持者打作一团。

这也怪袁绍,并没有在书信之中把真玉玺在他手中的消息告诉家族,让家族里的元老们搞不清楚实际情况。

但是这样一来,袁家都快要分裂了。

支持袁绍的元老,自然是愿意相信袁绍的话的,而且书信中已经言明了,假玉玺登基出现的严重后果,而且现在袁术拒绝交出玉玺,这无疑是欲盖弥彰,明显是怕被发现是伪造的。

而这个后果是他们袁家万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们不顾那些支持袁术的人的阻拦,直接给袁术发了最后的通牒,要么交出玉玺,要么滚出袁家。

而支持袁术的元老,想法和袁术是差不多的,都是觉得这是那些人自导自演的,为的就是骗取玉玺,拿出来肯定就没了。

所以他们也针锋相对,让袁术绝对不要交出来,大不了就是分家。

想把袁术逐出袁家,那就要分走一半的家产。

最后就是袁家内部直接乱了起来。

那些中立的元老也是没有办法了,最后只能是选择了站队。

有的选择支持袁绍,有的则是站在了袁术这一边。

尤其是很多得了袁术好处的人,让袁术这边稍微处于劣势的局面,直接反超了支持袁绍的人。

虽然只有一点点微弱的差距,但就是反超了。

而曹操不知道怎么得知了袁家内讧的消息之后,直接又调派了大批的士兵,加强对汝南的入侵,让袁家雪上加霜。

汝南原本固若金汤的防御,开始逐渐出现了裂缝,而且越来越大。

袁术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完成了大半的准备工作,突然看到袁家老巢有危险了,也是急忙派兵来救。

当然,他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为了救援袁家,有那些支持袁绍的人在,他不下黑手就不错了。

他为的是抢夺袁家的财富,以及顺手救一下那些支持自己的元老们。

围绕着汝南,一场大战随之展开……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大局已定……

时间慢慢过去,一直到过年,都还没有结果。

回到长安那边,董卓在过年期间,正在筹谋一件大事。

那就是入手文化方面。

一提到文化,第一想到的就是知识。

而在当前这个时代,知识的传播,基本上都被控制在士族当中,普通人想要读书习字非常的困难。

尤其是吃饱饭都相当困难,哪里有闲钱去请先生?

哪怕就是有钱去请有些人也会阻止,甚至就算请来了,也就教你认一些简单的字而已,想要学到真东西都不太可能。

别的地方董卓现在够不到,但自己的地盘上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益州那边士族不少,先不管他,雍凉二州现在可没有什么世家大族,连士族都没多少了。

而且董卓在这边就是天。

不过为了先不过度刺激那些敏感人的神经,董卓决定先弄个文学院。

把文学院当做试点。

董卓费了好几天的时间,终于是回忆出了小时候还记得大概内容的一些文章。

尤其是记忆比较深刻的三篇“巨作”。

一篇《百家姓》,一篇《三字经》,一篇《千字文》。

当然了,一字不差估计没可能,不过也是能够回忆起七八成的。

至于剩下那些怎么都想不起的,直接扔给别人补充不就行了?

也给那些没事干的文官一点事情做不好吗?

比如蔡邕蔡老头?

还有申请告老还乡的皇甫嵩?

不过百家姓就算了,到时候还有人来问为什么赵姓排第一位,而不是刘姓排第一位了,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毕竟现在还是大汉的天下。

因为姓氏出现顺序找茬的人肯定不少。

而且百家姓里面的姓氏也并不全,到时候那些姓氏没在里面的是不是也要跳出来了?

这对于慢慢推行文化的普及非常不利啊。

不过《三字经》和《千字文》,倒是非常的适合启蒙之用。

至于怎么传播文化,嘿嘿,印刷术在手,这还是问题吗?

而且董卓突然又想到了,控制舆论的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媒体啊,或者在这个时代可以弄一个类似于报纸的东西,可以引导民间的舆论啊。

甚至董卓还想到了一个更牛逼的东西,那就是拼音。

如果能普及拼音,那么以后的报纸上就可以有选择的标注拼音,那普通百姓通过拼音和报纸就可以自学认字了,世家大族再想把控文化,估计也就没有可能了。

嘿嘿,想到就干。

董卓先把自己回忆的七八成内容的《三字经》和《千字文》给写了出来,然后正准备找人来,忽然想起一件事情。

狠狠地一拍脑门,特娘的差一点忘了,这里面有些内容还没出现过呢,这直接拿出来不得老有人追问自己那些事情?

算了,划掉一部分内容吧,再把有些惹麻烦的语句修改一下。

董卓懒得重新写一遍了,直接就在纸上开始划来划去,把一张本来挺干净的“墨宝”直接给弄得“丑陋”无比。

嗯,不过也歪打正着,更像是一张涂抹添加过的草稿纸了。

于是乎,董卓随后就把在长安里的一些人给叫了过来。

李儒,贾诩是必须的,蔡邕,皇甫嵩,郭嘉,戏忠,成公英,庞统,甚至还有那些被绑了来,但是却一直“非暴力”不合作的人,诸如刘晔,江东二张,鲁肃,庞小鸟,田丰沮授什么的人,一共好几十号人,通通都叫到了太师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