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一听到新的消息,顿时不追着扬扬问后续了,而是将木墩给围了起来。
“正越哥,你说的是真的吗?”
“端午节过后就会出第三册了吗?到时候咱们小学堂里面会不会有啊?”
“有的,会有的。”木墩笃定地点了点头。
第三册的样本都已经送到家里来,只等万卷书屋那边正式发行过后,家里的那几本便可以投放进小学堂的藏书房了。
“好耶!”
听到这个消息,最开心的莫过于村里的孩子们。
毕竟那样一本书,售价可不低,一本书的钱,都能抵他们的爹干两个月的苦力活了,就算家中再怎么有余钱,都不会舍得买的。
城里那几个孩子恰恰相反,他们从小都不知道愁滋味,从不为钱财发愁过,想要什么和他们的爹娘或者爷奶说一声,爹娘和爷奶就会给他们买回来。
别人有的,他们也要有,别人没有的,他们也想拥有,《葫芦记》就是他们想要的物品之一,第三册出来后,他们肯定是要叫爹娘给自己买回来的。
因为,不只是他们小孩子爱看,就是他们的爹娘,爷奶,几乎所有人都喜欢看《葫芦记》。
“没事啊,要是咱们小学堂没有的话,到时候我叫我爹给我买,我带过来给你们看。”
“对对对,还有我,我也叫我爹给我买,咱们一起看。”
几个孩子拍着胸脯,对小伙伴们保证道。
宋甯等人准备好所有的材料后,便在院子里吆喝一声,“开始包粽子了。”
孩子们听到吆喝声,便像是养鸡场里被吆喝回家吃粮食的鸡仔一样,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
就连在藏书房里温习功课的李成安几人也听着动静出来了,宋甯让他们几个帮着王进在阴凉处搭起一排长长的桌子,然后又去厨房里将所有材料都搬出来。
“好了,材料都齐全了,有花生绿豆红豆馅的,有红枣馅的,还有肉馅的,待会包好的粽子先分类放好,不容易弄混。”
宋甯和刘嫂子,苏氏,三个人负责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包粽子。
“我来教你们,咱们先来包个肉馅的吧!”宋甯最先上手,拿了两张粽叶,用很慢很慢的动作给孩子们做着示范。
“先将粽叶折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往里头放一层糯米,再放一块肉,在面上再盖一层糯米,然后这样压下去,折回来,用麻绳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她将绑好的粽子放在手心上让孩子们观看,接着说道:“包粽子的手法有很多,这种算是比较简单的,你们也快来试试看吧!”
接下来,她又重复缓慢地教了几次,像木墩刘毅这些大孩子,跟着学了几遍,也慢慢地掌握窍门,终于成功包好一个粽子了。
只不过,他们因为怕绑得不结实,会漏米,便将那粽子五花大绑,外观上反正是称不上美观了。
其他年岁较小的孩子,手和眼睛脑子不同步,弄得手忙脚乱,一个粽子也没包成不说,还弄破了好些粽叶。
好在粽叶的数量足够多,不担心他们霍霍,要的就是一个重在参与。
为了不让包不好粽子的孩子们气馁,宋甯便让他们在一旁帮忙递粽叶,舀米,加肉,递麻绳等等。
如此一来,包好的粽子,也有他们的功劳。
最终,在这样互相的配合下,所有的材料统统包完了,整整包了好几盆的小粽子。
这时候,李成安那几个人又被使唤着干苦力了,将所有的粽子搬进了厨房。
两口大锅同时生火煮粽子,仍放不完,多出来煮不下的,便搬到了刘夫子家里煮了。
煮粽子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整整用了将近一个半时辰才出锅。
孩子们闻着香味,早就馋得直咽口水了,时不时的就跑去厨房看两眼,总算是盼得粽子出锅了。
粽子有甜口的也有咸口的,还有不加调味料的。
其中,咸口的肉粽最得孩子们的喜爱,尤其村里的孩子们,从前总是一年到头没吃过几次肉,即便如今村里人的生活质量都整体提高了,但只要有肉,孩子们依然还是抢着吃的。
“啊!好烫好烫。”
“唔,好好吃啊!”
“太好吃了,我吃完还要吃。”
若不是宋甯有先见之明,准备的肉馅比较多,要不然这肉粽怕是不够分。
“小心烫,不着急,慢慢吃,还有很多呢!”
今日小学堂的所有孩子,全都留在小学堂里聚餐了,主食就是粽子,另外还烙了一些饼子,再放些糕点水果,糖水。
总之,这一场聚餐,大人孩子,都吃得心满意足。
最后,孩子们家的时候,每人还被分了几个小粽子带回家,除了粽子,每人还带了一把菜园里的蔬菜,可把孩子们高兴坏了。
城里的几个孩子捧着粽子和蔬菜上了马车,便嚷嚷着快些回家,他们要把粽子带回家给娘亲和爷爷奶奶吃。
还有蔬菜,那是他们细心照料长大的蔬菜,他们今晚就要让府里的厨子炒了吃。
小学堂的粽子,分给所有的孩子们之后,所剩不多,宋甯便让刘夫子和李成安以及王进三家分了。
她的那份她便不拿了,毕竟自己家里就有三个孩子分到了,更何况,家里徐氏也包了不少,是要分给家里那些小伙子们的。
如今作坊上做事的人太多,其他普通的工人,只分给每人一包点心和十个铜板的红包,这些事情都交由给周管事负责发放。
只有家里亲近的人,宋甯才会费心地想着去给他们包粽子和给奖金。
徐氏今日在家也煮了两大锅,出锅之后,便分了许多个等份放好,让晌午回来家里帮忙的陈老二给水生等人带话,下午下工后到家里来领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