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读者您看了觉得好的话,还请多多评论,为本作品打分哦,您的意见真的很重要。)
“……所以我想向‘圣多明哥队’请教一下,你们所支持的‘自由主义’拥有解决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能力嘛?”
但虽然菲洛相信以一号前辈的水平完全足以解释那危机的成因,但再听对手后续的这么个问法,这就完完全全是照着蛇七寸打去的杀招,直接把被预设了“自由”立场的自己一方给问的完全无法回答。
难道要自己一边照实说没辙,这就是社会生产与资本组织形式的矛盾吗?那和直接认负又有什么区别?
但即便是没得答也得想办法去答上,就在对面话音落地之后不久,菲洛身旁那位提前被艾玛书记点过将了的一号前辈便带着一副稍稍紧张的面容站起了身来,再按照着之前预定好了的方式先对周期性危机这么个概念进行名词解释,借此来为后手同志们拖延时间:
“‘圣多明哥队’作答:周期性危机本质上还是社会化生产与资本组织形式之间的矛盾,具体的来说,社会化生产是指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革,致使生产形式由原先以家庭为单位能够完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步步向着重资产重技术的职业分工化发展。
生产者不再只是单单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进行劳动,而是通过从事满足其他人的某一特定需要以换取报酬,再用这报酬来交换到满足自己生存生活的物质。
举个简单的例子的话就好像是那些废土之上远离‘文明’的‘拓荒者’群体们,他们通常以族群为单位,通过自己的技术与劳动在废土之上自行生存,甚少或干脆不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也能够长久生存,这就是小农经济。
而在‘文明’之内,夜之城内部,大部分的市民都是受雇于企业,通过劳动换取报酬以购买那些生活物质,几乎所有的需求都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换才能够满足,这就是专业化社会化生产,而这种社会化生产进一步的趋势便是全球化。
即同一条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可能都不在一个国家地区内部。很可能一家位于圣多明哥内部的罐头工厂,里头的设备来自欧共体,所消耗的香蕉则来自洪都拉斯,罐头所用的马口铁则来自新美国,装饰涂料又从墨西哥采购,最后产出的商品还要销往西联换取外汇。”
听着这位前辈的讲述,详细的同时又是那样的通俗易懂,彰显了自身对于理论理解的同时又确确实实地为菲洛争取到了完全足够的时间。
让菲洛得以看着自己眼前已经被编辑好了的草稿,默默地向己方小组内部发送了一条讯息:
【四号,申请交换。】
也就在这一条消息同时进入了小组所有成员的眼中时,那位站起身来了的前辈面上的表情也不见了先前的许多紧张,口中仍在持续的慢条斯理话语也突然地加快了三分语速,加快着自己这一部分的名词解释:
“而另一方面,资本组织形式作为一种生产资料私有化的组织形式,他们的根本目的则是借由社会化生产所带来的物质交换行为进行牟利,这中间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即并不是所有的交换行为都有利可图。
就像我之前所说的,社会化生产当中,劳动者参与劳动将会获得生活资料用以交换生活物质,相当于劳动者的这一段劳动时间是被消费者用生活资料所购买走了。那么若是消费者没有了消费能力,或者当消费者不足以支撑起来那些劳动者的报酬时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就会出现相对的‘生产过剩’,即‘青年队’所提出来的资本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这种生产过剩并非‘绝对的’生产过剩,而是‘相对的’。他并不是指全世界所有人口的需求都被满足了所以才生产过剩,而是那些有利可图的,拥有交换能力的消费者们不够维持住资本市场规模而出现的‘相对生产过剩’。
就像是在旧美国的‘大萧条’时期,在那些牧场主们将生产出来的牛奶直接倾倒进入了下水道时,却还有大批大批的美国国民们在忍饥挨饿,在大街之上举起来了招牌寻求工作,想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换取那些没人要的牛奶面包来填饱自己家人的肚子。
更不用提那些地处南美洲如同巴西一样的贫穷国家,即便是在2095年的今天也一样正面临着口粮危机。这些都是由于资本组织形式所能够承载的生产力是有极限的,这个生产力极限又与社会化生产形式产生了冲突,这才是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的底层逻辑。”
名词解释到此为止,当然菲洛也明白,自己前辈这都已经是收住了说的了,已经是选择性没有提到那些会让庄家们听了就直接炸毛的名词,就比如剩余价值理论……
想至此处,菲洛的眼睛也不由地再瞥了一眼那裁判台上,还看见了正有好几位人模狗样的“砖家叫兽”们这会可在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好前辈看着呢。
“呵呵……”此情此景,又让菲洛不由地轻轻笑出了声来。
只不过也没有那么多的闲情能够让菲洛继续悠哉游哉地坐着笑了。
就在前辈这边简略的叙述完了名词解释之后便当即坐下,随后便轮到了菲洛一起身,站起来接着那名词解释开了口:
“再从我‘学长’的论述往下继续论证,要想解决这种生产力冲突的一种可行的方式便是由先贤马克思所提出来的‘自由主义’理……”
“等等!”
自菲洛口中说出来了的一句惊天话语,莫说是此刻那对手被生生吓得出言打断,甚至于就连那裁判台上的诸位“砖家叫兽”、同座的一排同志书记、台底下的诸位听众都是集体被惊掉了下巴。
马克思什么时候提出过“自由主义”了?
谁说的马克思提出来的“自由主义”?
这一开始耸人听闻的惊,逐渐化作了偶像被乱贴标签了的怒,让那对方“青年队”的领队中年男人甚至都再顾不上辩论赛的纪律,趁着裁判自己都吓得半死的功夫直接怒气冲冲地一句话直接质问出了口:
“这位小同学,你的意思是说,马克思是支持的自由主义?”再听这话音,满满充溢着的都是鼓噪雷音,配合着那一张微微血色上涌了的怒目狞眉,让菲洛都丝毫不怀疑这若不是在辩论赛的台上,那位先生恨不得都要直接冲过来对着自己的眼窝便是一拳打来。
但已经决定了如此说的菲洛也自然有着自己的想法,是以虽然一时被那话语打断,但也并没有理会其中的种种威胁意味,而是继续接着中断了的论述继续往下讲述着:
“……由先贤马克思所提出来了的‘自由主义’。只不过很多人可能更了解的还是古典、凯恩斯以及新自由这三种自由主义,并没有怎么听说过马克思所提出来的这一版……”
再听见菲洛这会将马克思与那三版自由主义划清了界限,对面那位带队老师脸上的怒色也瞬间消去了三分,但也仍旧是显得那样疑惑。
“……事实上,作为活动在了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思想家,马克思先生也同样深深受到了当时德国哲学界主流的自由思潮影响,也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过一种‘大多数人的自由’的理论,即真正的自由并不仅仅只是少数人的物质自由、自我实现,而是通过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以压缩每个人用以满足自身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后,所余下的能够自我支配的时间的增长……”
在那所有的惊人言论中间所藏着的,正是之前前辈所避而不谈的,那一把能够直接激怒庄家的利刃——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结合变体,借以马克思早期对自由这一抽象概念的论述,被菲洛所总结说出了口。
也正是这一把利刃的锋利,在那对面的带队老师脸上又划出来了一道咧嘴笑颜。
“……在马克思的‘自由’理论当中,每个劳动者都受困于资本组织形式,在付出了‘必要劳动时间’代价之后,又被半强制性的榨取了‘剩余劳动时间’,这正是不自由的源泉,并且也正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源头,即这一部分时间的价值被资本所截取,并不能完全地参与到社会交换当中,会使得交换的流通性逐渐降低,终至社会生产的停摆……”
那庄家过于抽象的题目,反倒成为了菲洛绕过同室操戈的突破口,让这斗兽的马戏彻底变成了双方交流马哲的盛会。
“哈哈!”更让对面瞬间醒悟过来了的带队老师难掩嘴角的阵阵笑意,竟是在这么个严肃的场合上笑出了声来。
“……而这自由理论也同时为我们提出来了解决周期性危机的一个可行的办法,便是通过迭代生产技术,将每个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压缩到了最低的程度,让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远远大于资本组织形式所能够容纳的地步,继续不断地在资本过度的道路之上迈进下一步,让那资本过度阶段被彻底的淘汰,成为历……”
“够了!”
然而同样没有出乎菲洛意料的是,那裁判台上突然炸响了的断然话音一句将菲洛还未完的话语全部打断:“‘圣多明哥社区大学队’违反辩论赛规则,扣一分!”
再随着那裁判站起身来紧皱着眉头说出了的紧切话音,在“燎原火”一方前头的全息灯光之上,五颗闪耀着的星星骤然黯淡下来了一颗,场上顿时变成了“燎原火”一方四颗星,“青年队”一方一颗星,四比一这么个局面。
但还不等菲洛这边再问点什么,更有人抢先了一步对着那裁判台便是厉喝出口:“放尼玛的屁——!”
让一句绝对不应该出现在这么个场合下的粗鄙话语瞬间炸响在了台上,瞬间窒住了此刻所有场内外人们的喉咙,仿佛就连这空气都彻底地凝滞住了。
而循着那不合时宜的话音,待众人再回过头去找到了那声音的来源时才发现,那一口大骂出言了的还不是别人,正是参赛方——“威斯特布鲁克青年队”的带队师长,那一位先前厉声质问了菲洛一句的中年男人!
又似乎是注意到了所有人的视线都在向自己的身上汇集,那位带队老师倒是显得坦然,自顾自地挺了挺脊背,让自己站得再笔直了些,再开口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对于刚刚这位……菲洛同学?他的论述我们‘青年队’无可辩驳‘,所以由我做主,‘威斯特布鲁克青年队’主动认输!”
这说完了,都不等旁人作何反应,那中年男人反倒是洒脱地招呼起来了身旁的诸位同学们,示意其紧跟住了自己的脚步,纷纷离席站齐,作势就要走。
但那裁判又哪里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立刻明白过来了情况,赶紧出言阻止着那边一行的诸人:
“不允许……嘿!我说过了!辩论大赛半决赛的规矩就是不许认负!”
只是再等这一句借着身份之便,好不威风的话语传到了那“青年队”诸位的耳朵里头,非但没能留住那一双双离开的脚步,反倒令其脚下更是匆匆,让这说着话的裁判脸上急切更甚,立刻再放缓了语气作着最后的挽留:“嘿!嘿——!别走啊!‘青年队’的选手们!比赛还没完呢!不要走!”
但即便是狂叫的家犬放下了高傲的姿态,那终究也不过是声声犬吠,又怎么可能留下另一头参赛选手们离开的脚步?
在其各位师生纷纷依次序下得台去之前,只有那一位带队的老师最后回过了头去,对着另一边仍然显得有些惊诧,呆呆站立着的菲洛,遥遥地动了动嘴唇,最后再留下了一句邀约。
【咱们一会台下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