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卓凝视着郭靖在人群中那滔滔不绝、神采飞扬的模样,心中对他的评价再次提升。特别是当郭靖毫不吝啬地将所有赞誉和功劳都归功于他人时,刘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郭靖不仅是一个懂得进退之道的人,更是一个深谙人情世故、能够恰当把握分寸的智者。
他具有一种难得的洞察力,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直击问题的本质。在荣誉和夸奖面前,他保持着难得的沉稳与自知之明,清楚哪些功劳应该谦让,哪些赞誉应该共享。
郭靖并没有因为别人的几句溢美之词就忘乎所以,这种宠辱不惊的态度,在当下社会显得尤为珍贵。
随着货物的缓缓进站,李睿和他的小队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四人迅速分成两组,分别驻守在两个车厢内,严密看守着货物。然而,此次的任务并不仅仅是看守货物那么简单,他们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使命——陪同张磊他们安全押送第一批外汇归来。
这批外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将其货真价实地呈现在蒋宏亮等领导层的面前,才能让他们感受到真金白银所带来的踏实与安心,才能让这外汇之路变的更加的顺畅和安全。
考虑到未来退伍老兵数量的增加,郭靖计划采用轮换制度,确保每位老兵都能有机会参与北方之行,同时也保证大家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一制度的实施,无疑将大大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在过去的几天里,郭靖积极推动内荐制度,鼓励这群老兵推荐同期的退伍兵加入团队。这一举措不仅为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进了团队内部的交流与学习。当然,为了避免老兵们为了挣取内荐的人头费而随意推荐人选,郭靖特意制定了严格的连坐制度。
这一制度规定,如果你推荐的人在团队中犯了错误,你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反之,如果你推荐的人为团队做出了贡献,你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种制度有效地约束了老兵们的行为,使他们在推荐人选时更加慎重和负责。
尽管如此,这群老兵们还是充分利用了过年走亲访友的机会,凭借他们广泛的人脉和信誉,成功推荐了几十个优秀的退伍兵名额。这些退伍兵,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察,都是具备高度责任感和出色能力的精英。
再加上武装部推荐的那批已经经过精心挑选和严格训练的人员,现在整个团队的人数已经激增到了400多人,足足一个营的兵力,一旦有了相应的武器装备,他们所爆发出的战斗力,真的是不容小视。
随着这批新成员的加入,团队的整体实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一旦他们经过系统的训练和磨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战斗力和协作能力,那么未来的北方之行将会变得更加稳当和可靠。
“报告一号,保证完成任务!”李睿那铿锵有力、充满自信的嗓音在郭靖的耳畔回荡,将他从遥远的思绪中拉回到现实。郭靖回过神来,向前迈出一步,深情地拍了拍面前四个人的肩膀。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这次去,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虽然这次任务是速去速回,但你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该给你们的补贴,一分钱都不会少。你们和张磊他们一样,在北方每呆一天,就会有一天的补贴。但记住,最重要的还是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到了那边,一切都要听从张磊的调度,他在北方有着丰富的经验,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李睿他们齐声回应,声音洪亮,充满决心。
郭靖听着他们坚定的回答,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再次挥手告别,目送着他们离去。然后转身回到货运站台的大门口,远远地望着蒋钰一行人。四个司机也等在那里,他们并没有因为天色渐晚而显得焦躁不安,反而个个精神抖擞,随时准备出发。
郭靖深知夜间行车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因此他坚决没有让团队赶夜路返回。他始终牢记,安全永远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被忽视。
为了确保大家的休息和安全,他特地带着司机一行人前往钟楼饭店,为他们预定了一顿简单的晚餐和四个房间,以便他们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对于未来这群人的出差标准,郭靖有着自己的打算。他计划提高出差标准,确保员工在出差期间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待遇。他坚信“穷车富路”的道理,即出门在外,必须要照顾好自己。这不仅是对员工的关心和体贴,更是为了确保任务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
郭靖对于未来几年的发展也有着清晰的规划。他期待文旅城项目能够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届时员工们出差时就可以住在自己的酒楼里,这也算是一种内部消费,既方便又实惠。然而,在文旅城项目尚未落地之前,他明白企业必须为员工们提供坚实的支持,让他们在外出时能够昂首挺胸、自信满满。
和上次一样,郭靖凭借着介绍信轻松地安排了房间和晚餐。一切安顿妥当后,他才带着蒋钰、蒋小婉和温若琳三人前往任缘的家中。
郭靖走后,四个司机坐在大圆桌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这一辈子还有机会坐在这么高档的餐厅里吃饭,他们心中感动不已,吃着饭菜,谈笑风生,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们知道郭靖不仅是一个负责任的领导,更是一个细心周到的人,他始终将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竭尽全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当车辆缓缓驶过一个热闹非凡的大型市场时,郭靖特意停车,决定挑选几样合适的礼品。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登门拜访任缘的家,空手而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特别是在这喜庆的新年之际。
他细心地挑选了一盒红茶和一盒绿茶。红茶是名扬四海的武夷大红袍,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绿茶则是杭州的西湖龙井茶,色泽翠绿,口感清鲜。这两盒茶叶作为礼品的基底,足以表达他们的诚意和尊重。
接着,郭靖又考虑到了中国的酒文化。他深知,在某些场合,一瓶好酒往往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然而,由于秦王酒厂的兼香型白酒尚未生产出来,而那种对外出售的伏特加又确实不适合当地人的口味,之前的丹江大曲等酒类也显得不够上档次。因此,郭靖最终选择了两瓶茅台作为礼品的一部分。
至于副食品,郭靖压根都不用考虑,自己后备箱的罐头产品就是最好的副食了。于是,他决定不再购买额外的副食品,而是选择随大流,按照当地的习惯来准备礼品。
郭靖记得任永庆有抽烟的习惯,于是他又特意加了两条中华烟作为礼品的一部分。这样,整个礼品组合既显得体面又不失贴心。
等郭靖将所有礼品都置办妥当后,他驱车前往了任缘的家门口。由于他并不知道任缘的具体住址,如果是一个人,他可能会选择在门口等待。但考虑到车上还有蒋钰、蒋小婉和温若琳三人,他们总不能一直坐在车上等待。更何况,谁也不知道任缘那边的审讯会进行到什么时候。
郭靖在公安局家属院的大门口发现了一个电话亭,他停下车辆,拨通了任缘家中的电话。不一会儿,电话那头传来了任永庆的声音。郭靖简要地说明了来意后,任永庆立刻表示要下楼迎接他们。
没过多久,郭靖便看到任永庆从家属院深处走来。他快步上前,笑着与任永庆打招呼:“任伯伯,您怎么还亲自下来接我们呢?您只要告诉我们房号,我们自己就能找到的。”
任永庆看着郭靖四人手上拎着的大包小包,有些过意不去地说道:“哎呀,这多不好意思,让你们大老远地来还带这么多礼品。跟伯伯见外了不是?”
郭靖笑着回应道:“任伯伯,您这话说得。大过年的,我哪能空手来拜访呢?您要是真让我空手来,那我心里才过意不去呢。再说了,我第一次来您家,哪能不带点礼物来呢?就算您不介意,我阿姨也会觉得我不懂礼数的。”
任永庆听后哈哈一笑,不再推辞,主动在前面带路。郭靖四人紧随其后,拎着各自的礼品,确保手上都不空。郭靖则主动拎起了最重的罐头,他的举动让任永庆感到十分满意。
在任永庆的带领下,他们穿过家属院的曲折小道,七拐八拐地终于来到了任永庆所在的楼栋前。此时,郭靖才意识到为什么任永庆坚持要下楼来接他们。原来是因为家属院之间的楼间距相对较小,再加上绿植的覆盖,使得每一栋楼都显得相似。如果不是熟悉的人带路,他们还真不一定能找到任永庆的家。
进了家门,郭靖四人微笑着将精心挑选的礼物放置在宽敞的客厅里。任永庆热情地迎接他们,并催促着四人快些入座。紧接着,任缘的母亲王巧娥拿着水壶走出来,准备为客人们泡茶。
四人走进屋内,只见墙壁上贴着红彤彤的福字,窗户上贴着精美的剪纸,那剪纸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喜庆的光芒。客厅里摆放着一盆盆盛开的鲜花,散发着阵阵芬芳,为这新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四人见状,立刻起身齐声问候:“伯伯、伯母,新年好!”这温馨和谐的场景让任永庆和王巧娥都忍不住笑出声来。此时,窗外时不时传来阵阵鞭炮声,噼里啪啦的,仿佛在为新年的到来而欢呼雀跃。
任永庆边笑边亲切地说:“你们太客气了,快坐下吧,这里就像自己家一样,不用拘束。”
王巧娥也轻轻捂住嘴巴,含笑回应:“蒋钰、小婉,好久不见了。小婉都长这么高了,个子都到我心口了。你应该就是郭靖吧?旁边这位漂亮的姑娘,莫非就是温若琳?”
在王巧娥的逐一问候中,蒋钰友善地点了点头,蒋小婉则开心地拥抱了王巧娥,撒娇地说:“麻麻,你老是不来看我,都没发现我长高了呢!”新年的热闹氛围似乎也感染了大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郭靖和温若琳则相对正式一些。郭靖恭敬地回答:“伯母好,我就是郭靖,这位是温若琳。祝您新年快乐,马年吉祥,愿您年年都有好身体,天天都有好心情!”
听到郭靖的祝福,王巧娥不禁莞尔一笑,打趣道:“哦呦,难怪我家任缘对你念念不忘,你这甜言蜜语真是张口就来呀!”
郭靖有些尴尬地连忙摆手解释:“不是这样的,伯母,我都是发自内心的祝福。”
看着郭靖那窘迫的样子,王巧娥并没有继续为难他,而是转身走进了厨房。她边走边说:“好啦好啦,你们先坐着聊聊天。我去准备一下饭菜,很快就可以开饭了。郭靖啊,你过来帮我一下忙吧。任缘可是把你的手艺夸得天花乱坠的,今天你可得给我们露两手,让我尝尝你的手艺如何。”
“当然没有问题,要是做的不好你可别见怪哦。”
郭靖说完话带着微笑,跟随王巧娥走进了厨房。厨房内已经配备了现代化的燃气灶和换气扇,装修风格简约而实用。白色的操作台面让整个厨房显得干净而明亮,各类厨具如锅碗瓢盆都井然有序地摆放着。
在走进厨房的过程中,郭靖趁机环顾了一下这位公安局长家的布置。这是一套宽敞的四室大房,开间宽阔,尤其是客厅,面积至少有二十几个平米。整个家的装修风格既温馨又低调,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郭靖注意到,地板采用的是实木材质,而家具也都是木质制成,流露出一种自然与质朴的美感。这种装修风格与蒋宏亮家颇为相似,不禁让他感叹,相似的人在选择生活方式和审美上也往往有着共通之处,真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