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毒南部。
自从帝国撤离后,身毒人开启了五天一小打,十天一大打的模式。
卡拉姆昌德带着兴都人赶走了迪希雅人统一了卡纳塔邦,并且还顺手拿下了果厄邦。
拿下两地后,卡拉姆昌德于去年7月21日宣布,巴拉特共和国成立。
巴拉特也成为了身毒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也是最强大的国家。
其他各族紧随其后,也都成立了自己的邦国,不过比起巴拉特小太多,人口也少。
立国后,卡拉姆昌德呼吁正在交战的各方势力坐下来谈谈。
但没人听他的,就连巴拉特立国最大功臣,卡拉姆昌德的大弟子桑贾伊都不赞成他的想法。
身毒半岛从来没有统一过。
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也都只占据了身毒北方。
昂撒人来后,主要核心利益也在北方,南方土邦们只是名义上臣服,各自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大明入场后,身毒南部的原土邦,被猛然闯入的难民冲击的七零八碎。
而帝国的人口平衡政策导致,帝国也没有“统一”身毒半岛,南部有一定的自治权。
没人支持自己的想法,卡拉姆昌德失望至极,干脆宣布隐修,把政权交给了桑贾伊。
桑贾伊上位后,立刻发动了对马哈拉施特的进攻,这里位于卡纳塔省北部,是新长城所在地。
桑贾伊之所以要占领这里,就是为了和帝国控制下的北方接壤,以便更好的贸易。
马哈拉施特没有什么强人,不过两个月就被桑贾伊占据了。
此时的巴拉特共和国成为了地区性强国。
不过,这个地区性强国的称号必须打个引号,你见过不能自主生产武器弹药的强国?
战乱以及之前帝国的限制,让身毒南部一年多后,还是没有像样的工业能力。
所有热武器都要从帝国进口,这导致新长城沿线,不自觉发展起来很多简陋的贸易商埠。
除了军火贸易,被帝国迁到北方的身毒归化者,也会来这里做点小生意。
主要是粮食,粮食已经成为继军火之后,第二大的贸易货物。
这些粮食基本是“自产自销”,在北部收获卖到南部。
帝国在世界屋脊投资建设了大量的水电站,这里的地势高差太适合发展水电了。
除了经济因素,筑起的大坝还彻底控制了身毒北部几大河流的源头,间接加强了帝国对身毒北部的控制。
横穿北部平原的几条大河,发源地都是世界屋脊。
帝国在此筑坝,认为控制了北部平原的命脉。
而南部最强的巴拉特,因为常年征战,壮劳力几乎都上战场了。
帝国不会坐视巴拉特做大,给其他人的武器价格,要比给兴都人的少三分之一,平衡政策玩的很6。
这也是桑贾伊不向南部扩展,反而转头向北部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
“马哈万德,能不能把家里的大米拿出一点救济一下大家。”
位于马哈拉施特一侧的普米姆村,三四十个村民,在村长的带领下,围在村中大户家的门口要粮。
这家大户也是人丁兴旺,呼啦啦走出10多人堵在门口。
“阿米特巴村长,我们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可是我马哈万德辛苦赚来的,我的粮食和你们没有任何关系!”站在正中央的马哈万德大喊道。
闻言,村民们一噎。
马哈万德,一名“达利特”,被誉为不可接触者阶层,从小在父亲的带领下,接一些村里的零活、苦力活养家糊口。
建国后的巴拉特,把没有经过帝国改造的原始身毒教充当国教。
在混乱的局势下,人们的精神追求更大,或者说是在寻求一种心理安慰,好忘记残酷的现实。
从小到大,马哈万德的记忆里只有饥饿、谩骂、嘲笑和鞭打。
村里没有人看得起“达利特”,就算帝国统治时,也不会干涉兴都人的信仰。
15岁时,马哈万德的父亲被上一任村长活活打死,原因是没有按时给他家的牛放草料,渎神!
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被鞭打致死,马哈万德很是悲愤。
悲,自己的父亲被这些朝夕相处的村民活生生打死了,站在一旁看热闹的人群还高喊:打死他。
愤,为什么自己的父亲不反抗?
哦,对了,自己的父亲从小就和自己讲:“马哈万德,我们是达利特,注定世世代代都是达利特,不能反抗高种姓之人。”
小时候的马哈万德被生活的重担压着,只能似懂非懂的点头应道。
但,经受过刺激的马哈万德觉醒了,父亲死后第二天,马哈万德失踪了。
村民只当马哈万德死在了村外,谁也没有管这个小小的“达利特”。
5年后,20岁的马哈万德回来了,身着华丽服饰,带着众多仆人和财产回来了!
原来,马哈万德奇迹般的越过新长城,跑到了身毒北部。
当时,帝国大力开发北部平原,马哈万德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加入了建设大军。
但是,马哈万德毕竟是“身毒户口”,为了保证人口平和政策能顺利实施,帝国在身毒南部搭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户籍制度,马哈万德赫然在列。
而且,他在北部也没有认识的人,所以没人为他担保成为帝国户籍。
但没关系,帝国也没有驱逐这些幸运的可怜人,而是给了他们一个工作证,并保证他们基本饿不死。
就这样,马哈万德在帝国境内做起了短工,这是马哈万德真正意义上为自己赚钱。
吃苦耐劳的马哈万德,很快攒下了一点小钱。
彼时正是帝国势力全面退出身毒南部之时,马哈万德拿钱买了一车粮食运到新长城,高价卖给南部的“同胞”们。
快速积累的财富让马哈万德又从行脚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在北部拥有门面的小商人。
这时的马哈万德很满足。
可惜,因为他没有帝国户籍,不能长时间停留在帝国领土。
马哈万德思索过后决定变卖大量家产,只留下一间铺子,回到了普米姆村。
见马哈万德发家了,普米姆的村民再也不敢欺压他。
别管他是不是“达利特”,有钱就是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