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80后视角的回忆录 > 第151章 勤劳节俭的美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国除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也发生过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只有勤劳节俭的美德传承一直持续了上千年之久。米云比较偏爱传统文化,与现在的社会可能有点格格不入,也许是从小到大的教育如此,出生在中国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那时候物质匮乏,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主要受母亲家族的影响,母亲一家人全部都比较节俭,除了外婆不在节俭之列,可能外婆的大方多于节俭看不出来。

米云印象中母亲一家十几口人比较节俭,算上外公的五兄弟开枝散叶的话就是百口大家,整个家族都有节俭之风,可能是时代局限性,受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也有可能从古至今,勤劳节俭就是家风流传至今。由于前文提及到过多次,尽量不重复前文内容,只分享没有提及过的回忆。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最基本最突出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春秋左传》中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记载。

大意是说: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早在3000 年前成书的《周易》中则说:“甘节,吉”。意思是说,甘于节俭,乐于俭朴,美好;“不节,则嗟。”意思说,不能节俭,结果必定招致祸患,落到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地步。

从传说中的尧、舜、禹起,各个历史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封建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无不以勤俭为做人的美德、持家的要诀、治国的法宝,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

米云只分享几个家庭回忆,重点科普古今故事,其他的家庭回忆以后有机会慢慢穿插,不像集中回忆,太过真实的回忆有点敏感。

米云分享的就是高中阶段的一件事,也有可能是初中,已经记不清了,已经有二十年左右了,有一次米云和外公坐公交大巴车进县城,全程大概两小时左右的车程,就是现在各乡镇的路修好了也要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当时坐车的人只有米云和外公两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外公可能是吃酒席或者本身就在村里小住,下车后我们的落脚点是小姨家,当时是在汽车东站下车,离目的地大概七八里路,打的大概是三元左右,坐公交一元左右,当时还不能直达小姨家门口,米云和外公下车,米云当时是想坐公交车或者打个摩的慢慢游去的,毕竟那是外公已经是70多岁高龄,那时候还没有老年痴呆,米云的外公是解放前的初中学历,比一般当时建国的将军学历都高。

米云外公主要为了养家糊口,才没有选择高升,只是平淡了当了三十年村支书,卸任村支书后又当了乡镇十几年的各个单位支书,当时还是在编的支书,光学历就能足够高升,村支书离任后都还能最后高升十几年。外公下车后主动在前面带路,米云也不好说什么就只能跟在后面走,边走边聊,肯定少不了一番教育,米云只记得当时外公不是和米云一样轻装徒步,外公肩上还挑了一担行李,用锄头当扁担挑的东西,当时可能就是为了带锄头进城,外公当时身体还好,虽然七十多岁了,还是健步如飞,米云在后面小跑跟进。米云只能推测发生在米云上初二和高二阶段的时候发生的事。

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米云的爷爷也是如此,听父亲说过,米云的爷爷经常步行几百里来回湖南和湖北两地的县城,一走就是几个月,解放前的剃头匠,就靠剃头的手艺,赚了几栋房子和几百亩土地,好在最后都在解放前赌博输光了土地,解放后还是评了个中农成分。米云父亲说,父亲三兄弟都会老式剃头,米云小时候就体验过,但从不认可剃的发型。长大以后就不愿再让其剪头发了。今天也是父亲节,就随便说几句,愿所有父母长辈都健康长寿。

回到勤劳节俭的主题,现在所理解的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与品格。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所谓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节约生活,节约财用,合理消费,正确理财。

勤劳和节俭是相互联系的。勤劳是源泉,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节俭是节流,节约社会财富,以利积累财富、再生产和合理消费。如果只勤劳不节俭,犹如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勤劳,就没有财富的创造;没有节俭,就没有财富聚积,两者有机统一,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戒子篇>,高考的名言警句都可能会考。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自于《尚书·大禹漠》,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出自于《左传》,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出自李商隐《咏史》,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于《朱子治家格言》,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出自于《朱子治家格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是耳熟能详的诗句,小学课本都有专门一课。古人对勤劳节俭留下的名言警句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引用了。

最后看几个古今经典勤劳节俭故事:

第一个典故:陶侃爱惜物力

陶侃是东晋的名臣,他曾担任侍中、太尉、大将军等握有政务及军事权力的高官。虽身居高位、重权在握,但始终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因此对于不珍惜资源的人,很不以为然。

有一次,他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稻穗,就问他稻穗那里来的,那人回答是随手采的。陶侃听了之后很生气,当场训斥道:“你不但自己不种庄稼,还要糟蹋别人的粮食。”那人被责备后,顿时不知所措。

任荆州刺史期间,有一回地方上造船,他叫人把造船剩下的竹竿和木屑收藏起来。大家对于陶侃此举都议论纷纷,不明白他保存这些废物有什么用?到了冬天下起大雪,路面又湿又滑,很不好走,陶侃叫人把木屑拿出来铺在地上,有效地解决了人车通行的问题。

后来国家发生战争,要造战船,可是没有足够的钉子可用。陶侃拿出收藏的竹竿,劈成竹钉,解决了造船的困难;陶侃去世后,东晋大将桓温要伐蜀,发现缺少装船用的竹钉,于是陶侃生前保存的竹头又派上了用场。

至此,人们才明白陶侃爱惜物力的用心。在他的节俭的影响下,荆州地区的人民都养成了勤俭的风尚,从而使农业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地。也算米云的半个家乡。

典故二:苏东坡节俭自律

苏东坡是宋代着名的文学家,他的名字叫苏轼,号东坡。他曾做过宋哲宗的侍读。他在给皇帝的奏章中讲述皇帝成功治理天下必须注意的六件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件是:讲节俭,简约朴素,不伤民财。

有一次宋神宗要大办元宵节,购买“浙灯”四千盏。苏东坡反对这样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就大胆写了《谏买浙灯状》。神宗认为他的意见是对的,决定不再购买“浙灯”。

苏东坡21岁中进士,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学历,做了40年官,有得意之时,也有被贬的不幸遭遇。不管是处于逆境还是顺境,他都节俭自律,极力反对奢侈。他认为奢侈腐化、大吃大喝不仅有害风气,也有害身体。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他写道:“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约,亦是惜福延寿之道。”意思是说,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注意节约,对身体和事业都有好处。

他曾经被贬官降职来到偏远地区时,由于俸禄工资大大减少,生活出现困难。为了度过困境,他将大大降低了的薪俸,精打细算,计划开支。这个办法是:

将收入分为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又分成30小份,每日用一小份。他把分好的这些钱装在口袋里挂在房梁上,以后每日清晨取下一包。取下这包钱,再计划一下,先买急需的,能省就省。一日下来,决不超支。每日剩下的钱,他又装入另备的一只竹筒里,以备紧急事件时再用。

就这样,由于他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再运用精打细算的理财方法,确保自己的每一分钱都能正确使用,度过了困难的时候。

当他顺利时,身居高官也不忘节约俭朴。他给自己规定:每顿饭只能是一饭一菜。若来了客人,也只许加两个菜。如果亲朋请他去作客,他也事先告知对方,不要铺张,不然他就拒绝入席。

一次,他的一位好友从远地来,多年不见,分外亲热。好友请他去叙旧,苏东坡推辞不过,再三叮嘱他按老规矩,不可铺张。友人连连答应。

第二天,苏东坡按约赴宴。当他来到友人家中一看,大吃一惊。原来,友人觉得多年不见,今日宴请苏东坡,理应丰盛一些,而在苏东坡看来,却是过于奢华排场了。

苏东坡皱皱眉头,说:有约在先,怎么还这样铺张。友人一再解释说:按我原意,比这还要丰盛,已经按兄长之意减去了一半。

苏东坡摇摇头,说:“你还是不了解我呀,我不是仅嘴上说说而已,而是从心眼儿里反对浪费的。请你撤去多余菜饭,够我二人食用即可,不然,我就要告辞了。”那友人点点头,心里顿时升起敬佩之情,说:“好,按你的意思办。”

仆人撤去了一大半,仅剩下四个盘子一壶酒。苏东坡笑着说:“这不是很好嘛!”他和友人举起酒杯,热情地叙谈起来。

典故三:陈嘉庚勤俭办学

陈嘉庚,是着名爱国华侨领袖、教育事业家,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874年他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9岁入读南轩私塾,17岁赴新加坡协助其父经营米店。不久,其父破产,陈嘉庚独立经营后首先偿还父亲的全部债务,获得良好信誉。此后事业顺利。

在新加坡,陈嘉庚最早引进橡胶并进行大面积种植,首先加工橡胶制品并投入大规模工业生产。1925年他已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着名的大企业家,百万富翁。

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他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财由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

他集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1913年他创办集美小学,以后又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学校。1919年,他开始筹办厦门大学,到1937年,厦大已发展成为当时国内科系最多的5所大学之一。

陈嘉庚为集美和厦门大学兴建数十座雄伟的高楼大厦,自己的住宅却是一所简朴的二层楼,既小且暗,办事不便,但他十分怡然。

尽管他的生活艰苦朴素,自奉菲薄。床、写字台、沙发、蚊帐等都是古老的。外衣、裤子、鞋子、袜子全都打补丁。他家有数百万财产,晚年却为自己规定低的伙食标准即每天五角钱,经常吃番薯粥、花生米、豆干、腐乳加上一种鱼。

他有一把从南洋带回来的布伞,已用了十多年,家人说那伞太不像样了,要给他更换,他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

陈嘉庚事业达致顶峰时,不过拥资一、二千万元左右,在当时的华人企业家中,比他富有的人为数不少,但为国家和民族兴学育才始终如一地慷慨输捐而自己一生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的,唯有陈嘉庚。正因为如此,黄炎培先生曾说:“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他办学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典故四:勤俭的传说

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

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

兄弟俩才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典故五:季文子勤俭生活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着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

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最后反而被策反过来了,开始是这样劝说,太过节俭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

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典故六:朱德的扁担

也是米云曾经在课堂上的一篇课文,“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这是一首反映朱德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与当地军民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的歌谣。80后可能都学过这篇课文。

为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阴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斗争。那时候,部队吃粮,需要往返五六十里的山路到宁冈去挑,于是红军发动了一个挑粮运动。

这条扁担如今还珍藏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内。这条扁担说明了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说明了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干部和旧社会官老爷的区别,一个共产党员,不论地位多高,官职多大,都是人民中的一分子,应该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和人民同甘共苦,按人民的意思办事情。

人民靠扁担挑粮吃的时候,我们不能坐着吃现成的,人民的肩膀还压着扁担的时候,我们不能自己躲到一边图清闲、享清福,而应想着如何通过自己勤奋劳动换来劳动人民生活的改善。

看了这么多古今典故故事,应该都容易懂得勤劳节俭的意义。

“成由节俭,败由奢”是治国安邦的大道。春秋战国时期,齐桓、晋文、秦穆等都极力提倡俭朴而摒弃奢华,从而达到了富国强兵、称雄列国的目的。西汉文帝躬修节俭,思安百姓,选贤治国,大度安邦,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使当时出现了社会安定、人给家足的繁荣景象,出现了历史上着名的盛世之一“文景之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等开国明君,也都以勤俭治国,而使国富民强,社会繁荣的。

“克勤克俭,开源节流”是治家之法宝。“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节,则物力必屈。”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家庭也如此,即一方面要辛勤劳作,创造财富,一方面要善于理财,合理开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样才能使家庭富裕。

懂得“勤以立志,俭可养德”是做人之美德。俭是德的全面体现,是道德的根本;侈是万恶之首,也是万恶之源。只有倡俭尚廉,鄙弃奢侈,才能克己奉公,为人景仰。立志继承勤劳节俭传统美德,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继承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珍视有限资源,爱惜劳动成果,节约用电、用水、用粮,养成勤俭习惯。不讲吃穿,不乱花钱,不摆阔气,不与同学和世人攀比。学会根据量入而出的原则理财,合理规划自己的零用钱开支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