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 第129章 星宿二很操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前些章节大量篇幅写春江府绑票少爷文照的事情,写的很累,逻辑,细节很紧张惊险。终于文照救回来的,陈府也化险为夷。何乾元也被调离了春江府,去山东省走马上任,算告一段落。

我长透了一口气,心情舒缓很多,反正何乾元之死是早晚的事……

上一章节描述了很多荧惑守心和血月的天象,我自己很喜欢研究星相和历史,以及所谓的玄学,这不是迷信。所以用些篇幅介绍这个天象,这些故事,本身也很有趣味性。

历史和一些特异事件,让人深思和反思,无论君王还是草芥……

上一章节写了秦始皇荧惑守心之后不久死掉了,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而历史上多次出现这种天象都很诡异,也都大部分出现异常,这可能是概率学和统计学范畴。

我们的祖先的对大自然的理解,远远超过我们的认知,我对天地一直充满敬畏!

举头三尺有神明吧……

史记里秦始皇荧惑守心死了,可是还写了一个善终的帝王。

宋景公是春秋时代的诸侯。当周敬王四十年,也就是公元前480年时候,火星侵入了心宿的范围。依当时的星象,心宿正属于宋国的分野。

古时天子按天上所列星宿的地位而分封诸侯,列宿所当的区域叫做分野,这是主刀兵灾祸的凶事将要降临宋国的征兆,也传说会帝王薨。

宋景公为此事非常忧虑。朝中专管占卜星相的子韦说:“我有办法将此祸患转移给宰相承受。”

景公说:“宰相是辅佐国家的大臣,好比我的大腿和胳膊,支持整个身体的行动,怎么可以使他遭受祸患呢?”

子韦又说道:“那就把灾难转移给老百姓承受。”

景公回答:“人君应该以仁爱来安抚百姓,怎可反而让百姓承受灾患呢?”

子韦又说:“还可以转移到年岁五谷收成上,让百姓颗粒无收来承担罪过。”

景公说:“时令饥荒,人民困苦,饥寒交迫,我怎够得上为人国君呢?”

宋景公的悲悯情怀和仁爱之心,以及担当感动了子韦,他看到了希望,子韦安慰景公说道:“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

意思就是说:天,虽然高缈,却能听到世间下界细微的声音,您这三句仁君仁爱的话,天一定会听到。在主公至心发出三种仁爱宽厚的言论,必然感应天心,荧惑星定会有所移动。”

于是再占测星象时,果然移动了三度,离开了心宿的范围。宋国在这一年里,果然没有发生刀兵灾难,宋景公也平安无恙。

《吕氏春秋》中记载:子韦说:“荧惑星定会移动三舍。每移动一舍就行过七个星座,每一星座相当于一年。所以君上将延寿二十一年。”

《新序》里面对子韦这番话也有记载。

宋景公拒绝了将相国和百姓作为转移对象,认为相国是股肱手足,百姓是一国之根本,最终这次异象不仅对宋国毫无影响。而且还为宋景公带来了延寿二十一年的的好运。

之后,宋景公勤政为民,国家安定,自己也活出了奇迹。

景公在位64年卒,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最长寿的君王之一。

原文是: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 见《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记里司马迁写了这段记载,他是警示后代君王如何为君之道。史记是本很严谨的史书,这记载我认为是真实的。

司马迁描写的这两次荧惑守心,具有强烈的对比作用。宋景公说了三段国君应该说的话,心里装着大臣、百姓和年岁收成。荧惑就移动了。”

《太史公自序》里原话记载:“景公谦德,荧惑退行。”

而秦始皇并没有理会荧惑守心的警告,对自己不利的言论采取残暴的赶尽杀绝的做法。在司马迁看来,秦始皇的暴毙、秦朝的灭亡就是上天对秦始皇暴政的惩罚。

我们在《史记》中还能看到许多有关荧惑、彗星的记载,如:“越之亡,荧惑守斗。”秦灭六国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等。

这些记载与评论表现出司马迁“天人感应”或者“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然让我们深思。

他认为人的善恶行为能够被上天所感应到,人君应当与天意相向而行,“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

史记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史为鉴,知兴替,司马迁的这种思想并不是用来统治人民的,相反是用来约束统治者的。

他认为:人君至诚的心能感动皇天,使天象变易,比如宋景公;如果人君不听警告,违背天意则会有灾异发生,比如秦始皇。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记载:

《汉书 ·志 ·天文志》记载:二年春,荧惑守心。二月乙丑,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自杀。三月丙戌,宫车晏驾。”

汉成帝刘骜,是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沉湎酒色,荒于政事,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同时任由外戚专政,朝廷大政为太后王政君一族把持,埋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绥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七年,也出现了“荧惑守心”的天象,汉成帝恐惧焦虑,恐怕自己命不久矣,传说要有身份和地位的人替自己挡灾死掉,自己才会平安。

于是,当朝丞相翟方进,成了不二人选。

《汉书·翟方进传》记载:“灾害并臻,民被饥饿,加以疾疫溺死,关门牡开,失国守备,盗贼党辈。吏民残贼,殴杀良民,断狱岁岁多前。上书言事,交错道路,怀奸朋党,相为隐蔽,皆亡忠虑,群下凶凶,更相嫉妒,其咎安在?”

翻译一下就是说:天下灾害连连,百姓食不果腹,瘟疫盛行,盗贼遍地,官吏残暴,现在国家一团糟,谁的责任啊?

于是:“使尚书令赐君上尊酒十石,养牛一,君审外焉 。”

意思是我赐给你好酒十石,牛一头,你自己看着办吧!

毕竟是丞相,智商很高,听懂了皇帝意图,翟方进无奈自杀。

并不都是每个君王都是宋景公,丞相翟方进,为了这个荧惑守心,成了汉成帝的替死鬼。

明明是因为“荧惑守心”避灾,却不明说,而是把国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责任,统统扣到丞相翟方进头上。

丞相引咎自杀,来代替天子接受天谴。而这背后也可能是一次朝廷上层的政治斗争,一次利用星象来谋取政治利益的阴谋。

翟方进一死,汉成帝立刻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且亲自致祭。翟家的丧事,是君王的喜事。

汉成帝以为终于避开灾难,汉家王朝可安安稳稳地继续统治天下,自己也可以继续花天酒地,与赵飞燕、赵合德昭仪等女人享受人生之乐了。

然而,巧合的是次月,成帝暴崩,死因不明,终年44岁。朝廷和民间哗然,归罪于赵昭仪,后来赵昭仪自杀以平息舆论。

有仁爱之心,有担当的宋景公,在位64年。甩锅的汉成帝,从出生落地到一命呜呼,才活了44年……

这些历史能说明什么呢?

是星宿二很操蛋?

不是!是那些没有仁爱之心,心中没有百姓的君王很该死……

这本书发生的事是晚清,那时候慈禧太后曾说:宁予外邦,不赠家奴。

可是没几年,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几千年封建王朝就灭亡了……

每一次天有异象,都是老天看不下去了,给你警示,可是借用电视剧(征服)里面孙红雷说的一句台词:“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天道有轮回,苍天放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