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 > 第391章 不知乔师叔,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1章 不知乔师叔,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乔道清放下手中的茶盏,神色古怪的看向潘金莲:“公子,莫非在跟我说笑不成?”

潘金莲一愣:“为何会这么说?”

乔道清冷哼一声道:“先不说仅凭大宋的国力,能不能赢过西夏,辽国,金国她们,即便大宋战场上赢了,最后也拿她们没有办法。”

“毕竟中原自古以农桑为重,强如大汉,盛唐,都没有办法控制辽东,草原等地,大宋又如何能够吞并她国疆土。”

“公子,你该不会是随便画了一张大饼,想要哄骗我为你效力吧?”

说着,她眸光紧紧的盯着面前潘金莲的眸子,想要看看这个男人被自己戳破心思后,会有什么反应。

潘金莲淡淡一笑:“潘某白天从不撒谎,想要得到你的相助是真,刚刚所说的计划,当然也是真的。”

“可…可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啊。”乔道清白皙精致的面庞上,泛起一抹狐疑之色。

也不怪她会这么想。

毕竟历朝历代的君主做梦都想着,彻底解决北方的隐患,将辽东,草原,漠北等地,统统纳入自己的疆域之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千古一帝。

但经过一次次尝试后,发现根本做不到。

不管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还是文武双全的唐太宗,她们全部都失败了。

至于原因倒也简单,因为那里种不了地。

如果想要在那里长期驻军,那朝廷就要从中原腹地,源源不断的拨钱,拨粮食,财政负担实在是太大了,花一百贯,收益可能连一枚铜钱都没有,完全就是个负担。

即便从中原迁徙百姓过去,也没有任何卵用。

因为那里根本种不了地,只能以放牧,打鱼为生,只需一两代人,曾经中原的汉人,也会慢慢蜕变为新的匈奴人。

带领草原,或者辽东的土着部落,一起对抗中原朝廷。

因此中原朝廷的统治力,往往只能局限于燕云十六州一带。

继续往北,就只能建立各种都护府,让当地人保持自治,只是名义上臣服朝廷,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联盟共主的地位。

作为一个熟读史书,了解历朝兴衰的聪明人,乔道清自然一眼就看出了,中原王朝力量的极限在哪里。

潘金莲自信的一笑:“如果单纯以农桑为基础,那面对边缘的辽东,亦或者草原等地,肯定是有心无力的,可是如果建立出另外一套循环体系,那可就不一定了。”

乔道清白皙精致的面庞上,泛起了一抹兴致:“公子,不妨说的再明白一点。”

“此事说来其实也简单,只有四个字。”

潘金莲轻抿了一口茶水道:“无非是因地制宜而已。”

“因地制宜?”

乔道清纤细的柳眉微微皱起,一时没能听懂什么意思。

潘金莲开口解释道:“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有的不过是生产方式的不同。”

“比如潮州,当地土质特殊,烧制的瓷器特别漂亮,渐渐的当地人大批以烧制瓷器为生,天下近半的瓷器都出自此地。”

“而泉州之地,由于地理位置比较特别,当地造船业兴旺,维持了大宋海运贸易的繁荣。”

“而河南郡平原广袤,土地肥沃,粮产富足,以一郡之地,养活了大宋三分之一的人口,中原以农桑为根基,以商业为辅助,将整个中原视作一个棋盘,把各大州郡的优势纷纷发挥出来,这才有了大宋的繁荣盛世。”

“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不能将,辽国,金国,西夏,乃至漠北草原,视作一枚特殊的棋子,想办法将其吸收消化,一起纳入中原这盘棋局之中呢?”

乔道清颔首轻点:“将天下视作棋盘,将各国视作棋子,这个观点倒是有点意思,只是你如何才能吸收对方,而不是白白惹来祸端呢?”

“毕竟前有晋国大批引入胡人来到中原,酿成五胡乱华的惨剧,后有大唐引来大批异族,导致战乱不休,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不得不考虑啊。”

潘金莲淡淡一笑:“乔师叔无需担心,我并不是单纯的让外邦之人进入中原,来抢夺中原百姓的生存空间,而是想要以中原为核心,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体系,让她们自然而然的依附于我们。”

“哦,说来听听。”乔道清顿时来了一丝兴致。

“以贸为主,以战为辅。”

潘金莲竖起一根手指,旋即解释道:“像辽东的金国,漠北的草原部落,她们之所以频频骚扰辽国,掠夺边境人口,粮食,物资,主要是因为她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太差了。”

“像游牧生产方式,跟渔猎生产方式,她们纯属都是看天吃饭,根本没有多少余粮,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降下。”

“就能让她们赖以为生的牛羊牲畜,纷纷冻死,直接失去了未来活下去的机会。”

“为了不被活活饿死,她们必须全部团结起来,征调一切能征调的兵马,南下入关去抢。”

“只有抢夺足够多的粮食,布匹,盐巴,铁锅等物资,她们才能在这个冰冷的冬天活下去。”

“而以农桑为生的大宋,辽国则有着,长期储备粮食的习惯,也是她们唯一能够抢夺的目标,在生死攸关面前,没有所谓的善恶,有的只是想要活下去的本能。”

“这是农耕民族跟游牧民族之间,面临的本质冲突,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算强如汉武帝耗尽中原民力,不断的对草原发动北伐,将匈奴部落如同杂草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也没有任何作用。”

“最多消灭了匈奴这个部落,然后再过几十年又冒出一个名叫柔然,突厥的新敌人,一切又回到了当初。”

“所以想要彻底解决北方强敌的问题,不能光想着杀人,还要考虑如何能改变这片土地的生活条件,让它失去孕育敌人的能力……”

乔道清呆呆的看着面前的男人,她一开始只是抱着玩笑的心态,并没有太当回事,可是听着听着就不自觉的坐直了身体。

她下意识的吞咽了下口水,忍不住问道:“以公子之见,如何才能彻底解决这片土地,让北方从此再无敌人?”

潘金莲深吸了一口气,旋即道:“先以雷霆万钧之势,用军队正面击败辽国,金国,漠北的草原部落,打败当地的势力。”

“之后建立一个以中原为核心的贸易体系,中原向她们出口她们稀缺的盐巴,布匹,瓷器,茶叶,粮食,等物资。”

“而她们可以向中原出口牛羊马匹,人参草药,皮草等等。”

“还可以帮助她们开发当地的矿产,让她们除了放牛放羊之外,还有着其它的谋生手段,相比较纯属看天吃饭放牧,稳定的挖矿生意,肯定有大批的穷苦之人,纷纷争抢去干。”

“毕竟挖矿生意能每个月有钱,而放牧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血本无归了。”

“等她们生活慢慢富足起来后,肯定也会向往中原那种稳定的生活,不再喜欢那种东奔西跑,生病也没地方找大夫的苦日子,我们可以顺势修建郡县。”

“在这里把做生意的店铺,看病的药堂,读书识字的学堂,以及各种赛马,听书,看戏的娱乐之所,统统建造起来。”

“如此一来,都不用我们主动威胁,她们本地的达官显贵,以及大批人口都会纷纷聚集此地生活。”

“当一个游牧,渔猎民族不再四处游走,反而如同农耕民族一样,有了稳定生活的据点,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等发现这些王公贵族有了什么不臣之心,只要派遣中原兵马将此地包围,基本就把她们全部一锅端了。”

“接下来只要以军事为主,以贸易为辅,让她们移风易俗学习中原文化,时不时的挑选一些当地的优秀人才参加科举,高中功名后回去担任当地官员。”

“只需几十年的时间,就可以把遥远的漠北,辽东等地,慢慢整合进中原的疆域之中……”

乔道清美眸顿时瞪大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困扰中原无数君臣千百年的难题,居然被面前这个不过弱冠之龄的男人给解决了。

潘金莲笑着对向面前的美少妇,伸出了手:“天下之大,又何止中原,未来朝廷要做的事情多着呢,不知乔师叔可愿助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