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破庙内遇到童年的朱重八开始,白墨已经在这个世界踏过了两百年的岁月。
而本来感觉进展缓慢的见证进度,也在天启帝死亡的刹那,进入了95%的进度。
这一方面说明白墨即将完成这奇特的见证任务,但另一方面,却也意味着,这段真实历史泡影即将走向它的结局。
十倍于白墨之前生命长度的经历,却意外地没有冲淡他对于常世的记忆,毕竟踏入极境之后,他已经从短生种蜕变为了长生种,他的记忆哪怕过上千万年也将鲜活如初。
但这两百年的岁月,却也让白墨成长了太多。
两百年来,这个世界内一切的劫难,杀戮都化为了纯粹的孽力,被《永劫破灭经》转化为了白墨体内业力之海的一部分。
不知何时开始,白墨的幻想力量修炼进度已经变成了一个问号,而他也渐渐可以无视那因果律惩罚后,莫名斩来的刀芒。
只有那时空莫名的变化,才能阻止他对于历史的干预。
他仍是极境,但却已经走到了极境的巅峰。
可成长的喜悦,此刻却被莫名的惆怅所包裹。
看着眼前十六岁的少年,明明白墨的样貌年龄与他相仿,但白墨看他的眼神却涌动着祖辈的怜悯。
十六岁的朱由检,成为了大明的第十六任帝王。
但哪怕不知道大明历史的白墨,却也通过见证进度推算而出,这位想要成为好皇帝的朱由检,恐怕过不好这一生。
明明没有说话,仅仅眼神相对,朱由检便被没来由的悲伤情绪所感染,大颗的眼泪从他脸颊滑落。
这位少年,成为帝王的第一天,是从眼泪中开始的。
当崇祯帝再回神时,耳边回荡着内侍们络绎不绝的哭声,以及殿外先帝驾崩的哀嚎之声。
而那神秘的白发先祖,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崇祯帝随手拭去脸庞的泪水,望着龙床上瞑目的天启帝,沉声道:
“放心,皇兄,我不求长生,只求我大明中兴!”
天启八年,天启帝驾崩,其异母弟朱由检即位,改元“崇祯”。
....
自从那位大明战神之后,大明的帝王便多有荒唐之举。
二十年不临朝的嘉靖并非个例,后期的一众大明帝王大多懒政,数月乃至数年不上朝并非什么新鲜事。
天启帝同样懒政,但他的亲信魏忠贤却实打实把握了大明的朝政,甚至一度被那些奉承之辈称为“九千岁”!
而在天启帝驾崩之后,最为忐忑,便是九千岁魏忠贤。
他深知自己不过是借着天启帝的名号,才能享用九千岁的荣华,现在陛下万岁去了,那自己这个九千岁又有什么好下场呢?
果不其然,当崇祯帝临朝之后,他一改之前帝王懒政的习气。
而他临朝之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将九千岁魏忠贤法办!
牢狱之中,披头散发的魏忠贤回忆着自己之前的风光故事,又想起那位新帝王的果决之举,惨声道:
“崇祯陛下!老奴在下面等你!!!”
不久之后,这位权倾朝野的九千岁,被凌迟处死。
而九千岁的倒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朝中的各方势力,一时间,那些趴在大明朝身上吸血的硕鼠们,都对这位新陛下有了几分忌惮。
崇祯帝所谓的中兴并非妄言,他在登基之后,每天鸡鸣而起,月中不寐,后宫之中从无宴乐之事。
相比于他之前的那些作乐帝王,这位新皇帝,当得上一声“勤俭”。
而且这位帝王并非独断专行之辈,他除了每天上朝之外,还会额外前往文华殿,召见朝内的各部众臣,了解朝野与天下之事。
在这位帝王的勤政之下,不仅一众硕鼠收敛了贪婪的攫取,就连原本对于大明失望的臣子们,也渐渐被激起了一份报国之心。
想想之前的帝王们吧,再看看眼前的崇祯帝!每每当崇祯帝批改奏章到半夜时,那些闻讯的臣子,都不禁对这位年轻的帝王产生了敬意。
金銮大殿之上,看着崇祯帝重用袁崇焕,命其收复辽东,并授予其尚方宝剑的一幕,一众仍心系大明的臣子不知不觉间,泪水已经涌出。
或许,在崇祯帝的带领下,我大明可再次繁盛?
而在大殿屋顶之上,白墨遥望着这片天地间浓郁无比的劫气,重重叹息一声:
“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倾覆。”
他想帮助这勤勉的帝王,但此刻的他已经可以感觉到,只要他一插手,时空的乱流一瞬间就会将他流放到时间的下流。
...
崇祯元年,袁崇焕以五年收复辽东的谋划,获得了崇祯的信任。而在白山黑水之间,一支渐渐壮大的力量,正在窥伺着眼前这个暮气沉沉的王朝。
但,当斩杀魏忠贤的震慑渐渐散去后,那些盘踞在这座古老王朝上的硕鼠们,也渐渐开始了自己的试探。
若要总结这些硕鼠们最大的过错,那便是“党争大过国事”,当崇祯帝的政令与他们的利益违背时,阳奉阴违便成了常态。
毕竟大明可以亡,他们仍可以做下一代开国之君的从龙之臣啊。
而在这份离心离德之下,崇祯一人之力,根本不足以改天换地。
崇祯二年,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崇祯三年,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此时还无人注意到,其中一路名为“八大王”的起义军中,有一位少年,修行的并非内力,而是一种猩红的煞气。
崇祯九年,关外皇太极称帝,国号大清,年号崇德。外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程度。
但除了外患之外,大明的内忧更是不断。
仿佛老天也在与崇祯帝作对一般,此时的大明气候前所未有地异常,各地灾荒频发,粮食欠收成为了常态。
可各地的宗室与官僚却早已兼并了大量的土地,无论灾荒,他们都可以尽情享乐,但那些失地与欠收的农民却成了流民贼寇。
面对崇祯帝抚恤灾情的政令,这些肥硕的硕鼠却都纷纷嗤之以鼻。
崇祯十四年,河南,岁大饥,人相食。至此大明局势彻底恶化。
整个大明在内忧外患中,渐渐走向了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