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 第117章 忠孝两全者,却无完璧之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7章 忠孝两全者,却无完璧之身!

【区区杀父之仇,在夫差的眼中,此刻却是显得微不足道】

【而伯嚭和勾践二人则成天讨夫差的欢心】

【勾践更是为夫差当牛做马,乐此不疲】

【伍子胥再次上书,指明勾践的祸心】

【但伯嚭却因为收受不少勾践的贿赂,向夫差屡次进伍子胥的谗言】

【因此,夫差与伍子胥之间也渐渐产生了嫌隙】

【而越王勾践得以苟活,最后安然无恙的回到了越国】

……

三国时期

刘禅眼眶中有着光芒掠过,他急忙地取出一卷竹简,匆匆之间,似乎是在寻找些什么:

“亲贤臣,远小人!这是相父的教导…

那伍子胥就是贤臣,而伯嚭便是小人!”

……

唐朝

魏征微微放下了托起的手臂,眸子也是随之垂下,只见得他嘴唇蠕动,说道:

“夫差太过好大喜功,本来可以斩草除根,可却刚愎自用,致使吴国最终被灭!

那伯嚭固然有错,但朝中也不是没有伍子胥这类人,夫差不听取意见,放虎归山,死不足惜!”

……

【与夫差不同的是,勾践痛定思痛,他每天睡在干柴上,时常品尝自己挂起来的苦胆】

【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忘记越国之耻】

【他还礼贤下士,发展农桑】

【渐渐地,越国也开始发展起来,兵强马壮】

【不过,勾践却仍旧带领越国百姓朝拜夫差】

【这使得夫差更加膨胀,对于越国,也不放在心上】

【伍子胥见到此情此景,已经明白吴国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他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而是再次死谏夫差,让其发兵越国】

【但这些谏言都被伯嚭的党羽全都挡了下来】

【后来,吴王夫差想讨伐齐国,伯嚭等人赞成,只有伍子胥站出来反对】

【他对夫差说道:

“大王,齐国不足为惧,越国却是心头大患,请大王明鉴时局!”】

【不过,勾践还没有露出不臣之心,他不仅全力支持夫差伐齐,甚至还出兵出粮】

……

春秋战国时期

吴国后人见到光幕上的情景,他们脸上的神色皆是变得阴沉起来。

不过阴沉之后,便是怨恨:

“夫差是个好大王啊,为我吴国打下了大大的疆土,一切都是那奸臣伯嚭的错!”

“大王自信过头了,若是谦逊一点,将伍子胥的话听进去,则一切都将不同了!”

……

明朝

于谦看到这一幕,顿时有感而发:

“这越王勾践真是好心机啊,先是将这夫差高高举起,之后再让其从王座上跌落,

真乃杀人诛心啊,倒是应了那一句话,要想让其灭亡,必先让其膨胀!”

……

【有了越国的协助,吴伐齐的战争以全胜而告终】

【勾践则将越军掠夺的财宝全部送给了伯嚭和夫差】

【夫差十分开心,在群臣的面前夸奖勾践,是个好臣子】

【恰巧这时,勾践的使臣前来向夫差讨要粮食】

【就在夫差想要应允的时候,一脸严肃地伍子胥却站了出来,对夫差说道:

“大王,万事都要谨慎,切莫高兴的太早了,这越国一无战事,二无天灾,怎么会缺衣少粮?”】

【夫差闻言,原本喜笑颜开的脸色瞬间一变】

【不过,他并不是为越国求粮这事的怪异而变脸,而是因为这伍子胥三番五次地扫他的兴】

【于是,几日之后,夫差便让伍子胥出使战败的齐国】

【伍子胥到达齐国以后,便把自己的儿子留在了齐国,对儿子说道:

“吴国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了,夫差也是个听信谗言的昏庸之辈,

你就留在此处,没必要和吴国一同共赴黄泉!”】

【说罢,他便只身回到了吴国】

【正如当年自己的哥哥一样,将命续给自己,而伍子胥是续给儿子】

【他选择为国尽忠,将最后的生命献给了吴国】

【伯嚭将这件事告诉了夫差】

【夫差听后,怒火中烧,将自己的儿子留在敌国,这莫非是要通敌】

【于是,便赐给了伍子胥一柄毒剑】

【伍子胥心中悲痛,转过身对他的门客说:

“我死了以后,你们在坟头种上树,等树长成林后,给吴王打棺材,

然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东面的城门上,我要亲眼看到吴国灭亡!”】

【说完,他便将剑拔出来,对准自己的脖子,自刎而死】

【最后一次劝诫,伍子胥用生命为代价想要让夫差看清现实】

【但夫差的眼睛早就被伯嚭所蒙蔽】

【他不仅不反思自己,还将伍子胥的尸体砍碎,给扔进了滔滔江水之中】

【不久后,养精蓄锐的勾践果真趁着吴国空虚之时,偷袭吴国】

【夫差大惊失色,显然是没有料到会有这种结果,他想要抵抗】

【可是,此时的吴国已经不是彼时的吴国了】

【吴军节节败退,越国的大军如虎狼之师,势不可挡,直接打进了吴国的国都】

【夫差见已无生路可言,绝望悲嚎,悔恨自己当时没有听从伍子胥之言,才招致今日之祸】

【而与伍子胥作对的伯嚭同样没有好下场】

【按理说,伯嚭对这勾践有救命之恩,在破吴之战中,还是有着一些作用】

【但勾践却认为这种蒙蔽君王的奸臣不能留,便一刀将其砍死】

【一生为国事尽忠的伍子胥,最后也死在了尽忠的路上,尸首无存】

【伍子胥为父仇灭一国,为尽忠献一躯,可称意难平】

……

伍子胥的尸随着江面飘荡起起伏伏,好似在宣告自己的不甘心。

这惨烈的一幕落在了人们的眼中,顿时,引发各个年间的共鸣:

“伍子胥先生将忠义二字刻在了骨子之中,可是,却不能唤醒那沉浸在美梦之中的夫差!”

“曾经有传闻说,伍子胥一夜白头,某还有些不信,如今看来,先生大义,令某自行惭愧!”

“忠孝二字,我等普通人尚且不能做好其一,但伍子胥先生却能两全,实乃令后世倾佩啊!”

“春秋时期的悲壮义士何其多也,但伍子胥先生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