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惊!老祖宗看满级人类沙雕视频! > 第350章 真正的病人另有其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0章 真正的病人另有其人

看到还带了欧洲的两个大喇叭,老祖宗们莫名其妙的笑了一下。

哦,这是发现了,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对吧?

只咱自己说出来的别人也不信啊……

这波操作很六!

老百姓的感觉到很自豪,现在的中国真的很强大。

月球想飞就飞,人想带就带。

老祖宗们同感,其实巴基斯坦,简直就是人生易如反掌。

关系应该很好,不然做不到这种地步。

鱼念稚就俩字:自豪!

还有哦,鹰酱是怎么回事?

【真正的病人另有其人,懂事就是长辈自私的遮羞布】

众人一呆,“什么??”

【“这一刻才深刻明白,为什么有的精神科医生,不喜欢搭理年轻抑郁症患者。

网友是这样回答的,去北医三院隔壁挂号大厅呆半天就知道了。

父母:你怎么不会插卡?

可孩子正在插卡并且机器显示读取成功。

父母:把卡拿出来。

可孩子正在拿起。

父母:卡没放正。

可是放不放正又影响什么呢?

父母:收据你折它干嘛?

可是折了又影响什么呢?

父母:把衣服帽子放正。

可是帽衫帽子歪掉是动态下很正常的事情吧。

父母都说了怎么怎么样,你为什么不怎么怎么样,这些句子很常见。

但是在早上挂号的高峰期,我见到了4个家庭出现这样的对话,一个爸爸,3个妈妈,他们的孩子每做一个动作,毫不夸张是每做一个动作,就会迎来一句指导,每一个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动作都会被说,而且都是无所谓不分对错的小事情,所以这些年轻人抑郁,但是该看病的究竟是谁?

网友只待了半天,就看到了4个,不敢想医生每天要见到多少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母。

真正的病人另有其人,真正该去挂号的人只是站在旁边说,我就是把他照顾的太好了。面对这些情况,医生敢说什么,又能说什么呢?”】

有人觉得这样的家长就是控制欲太强,想要孩子的任何一步,任何一个动作都听他们的,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可是他们忘了,孩子也是独立的一个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可是也有人觉得他们是为孩子好,他们是在教导孩子。他们在想前面说不管孩子,没有教给孩子基本的生活常识,这不是在教嘛,教了你们又嫌教,不教你们又嫌不教,怎么这么难伺候?

在这件事情上,基本都是两极分化的观点,或是赞同第二点的为多。

【“翻开评论区更是有种窒息感扑面而来:[我当时被家人送去心理科,他们说我脑子有病让医生给我治,我就坐在那一直不说话,听他们骂我我也没啥波动,然后他们就数落我不正常,连话都不会说,后来医生把他们请出去,跟我说了句有这样的家人,你太辛苦了,我突然就哭出来了。]

年轻的孩子去看病,其实他们是整个家里病得最轻的那个。

[亲耳听见有个家长才从诊室出来就大骂孩子:“你还抑郁!你有什么好抑郁的!我都没抑郁!你抑郁什么!]

[我29岁了,过年回家吃苹果,我爸都要给旁边的人说,你看他啃个苹果都啃不好,啃成啥样子了,我硕士三甲医院主治医生,不贬低我好像就没话说了。]

[吃了3年药,在搬离父母后不药而愈,仅在年节回家时复发。]

所以真的不理解为什么电视剧里演的那种学生要跳楼,下面的人都在劝他,让他想想自己的父母,他们甚至会觉得现在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真差,很难从自己身上发现问题,真的感觉大多数想不开的原因,都是来自于原生家庭,不想还好想玩,直接没留念了。

[我表妹去华西看病,医生把他爸妈批评了一顿,回家第一句话就是要去投诉医生,说医生随便骂人,我就知道他好不了了。]

[之前去买面包,碰见一个妈妈带小孩买面包,“要吃什么,你自己选”“肉松的不好挑别的”“这个奶油太多,太甜不好”“你快点挑呀,你自己要吃什么不知道吗?”“动作快点买个面包这么慢”]

[我在厨房炒菜,正在打散鸡蛋液,我妈进来说,你为什么反手搅鸡蛋?可是反手搅拌犯法吗?]

偏执控制欲强,不能反驳他们的任何话,就算他们是错的,你反驳了,就会说你不孝顺。

女孩把自己养的宠物兔子托给家人照顾,结果家人做成了一盘菜,女孩十分伤心,但家人只会说,多点大事大过年的别找事儿等等之类的话。

还有为了二三百块钱执意卖掉孩子的头发的。

这些父母都从来没有尊重过孩子的意愿,没有感受到孩子的在意,也从未体会过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服务于大局,服务于这个家庭看起来的和谐,服务于我们今天一堆人聚在一起的。

真的很讨厌懂事这个词,懂事就是长辈自私的遮羞布。

突然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位妈妈的分享:[孩子一天在学校吃饭花30多,买20多一杯的奶茶,我们两个老的在家吃剩白菜炒饭。]

本意是为了彰显自己对孩子好,但打开评论区网友的嘴跟淬了毒似的让人心里暖暖的:[那就别让他上学了,一家3口在家吃剩菜炒饭。]

中国的父母总喜欢会在孩子面前上演苦情戏码,总爱强调自己对孩子的付出,并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回报。

有人拍下了自己女儿背着书包准备出门的背影,配文却说:[闺女又要出去学习了,刚考研的事儿八字还没一撇,这会说又要考啥,我就想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本。]

这样的父母仿佛从没把孩子当人用爱去对待,只当做是自己的投资,是自己的资产,随时算计着盈亏。

如果图回本,那为什么要养孩子呢?把钱都存银行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