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边宁心怡跟两个老太太聊得可起劲儿了。

一个是有心倾听,一个是有意倾诉,真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了。

三人就在南墙根这边揣着手,硬是唠了两个小时,两个老太太还意犹未尽。

木匠婶子笑着说:“小宁知青可真是个好姑娘,像你这样愿意跟我们老婆子说话的人太少了。”

赵三奶奶也说:“可不是?我看小宁知青是整个知青点里最好的知青。”

宁心怡笑了,“两位老太太也是我见过的,除了我姥姥外,最可爱的老人家了。”

“哎妈呀,听着怪不好意思的。”木匠婶子说,

赵三奶奶又说:“你明天去公社看看能不能买到那种劳保手套,小姑娘手嫩,等过些日子倒粪的时候可别把手磨坏了。”

“倒粪?是什么。”这是宁心怡没听过的名词,她虚心请教。

木匠婶子跟她说了什么是“倒粪”,就是把大粪从大块状的变成细碎小块状的过程。

虽说形状变了,但是肥效却没变,变的是更容易均匀地撒在地里,这是春耕时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施肥步骤。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呀,没有肥,庄稼长不好,收成就不好。

“原来是这样啊,受教了。”宁心怡扯扯嘴角,一想到在不久的未来她要干这样的活,就有点儿反胃。

赵三奶奶说:“没那么臭,加了大牲口的粪,再加上一些草料沤好了,又加了土进去,真没那么臭,这活不难干。”

“哦。”

这解释没让宁心怡好过,“不知道要倒多久?”

“全体社员都出动的话,也就两三天的功夫。”木匠婶子说,“不过,在春耕前还能再分一次粮。到时候咱们一块儿去搓苞米呀。”

“还能再分粮?”

“能!”木匠婶子笃定地说,“咱们一大队,是整个红旗大队里最好的大队。干部们有心,粮食一年能分三回。没有哪家是没饭吃的。”

赵三奶奶不断地点头,对村干部们很满意。

就在这时,又是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娘,回家了。我大哥回来了。”

赵三奶奶赶紧起身,“哎呀你看,唠起来都把这事儿给忘了,小宁知道咱下回再唠啊。”

“就是,下回再唠啊。”木匠婶子也说,“天色不早了,快回去吃饭吧,我听说你们知青点里的人都缺粮,可别回去晚了没饭吃。”

宁心怡也赶紧起身,“行啊,咱下回再唠。”

一顿寒暄,各归各家。

她走的时候看了眼扶着赵三奶奶的人,一个长得挺高大的小伙子,看上去跟老木匠的小儿子差不多年纪。

再一想,老木匠和木匠婶子应该是两口子吧?她早就该想到了。

那么赵三奶奶的小儿子肯定跟木匠婶子的小儿子是好哥儿们了。

宁心怡确定了,说打媳妇的人就是这小子了。

刚才听赵三奶奶说,这小子叫嘎娃儿,真是个别致的名字。

别看跟老太太们聊了两个小时,收获也是大大的。

村里的基本情况她都搞清楚了,村里有几个寡妇,又有几个懒汉,还有几个爱偷鸡摸狗的。

又或者村里哪户人家的小子娶了娇气知青,婚后被婆婆管得整天闹腾的,又有哪家闺女招了个知青女婿,还有谁家小子整天盯着人家女知青,又有谁家的姑娘总爱往男知青那边靠,还有倒贴着给人干活的。

真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村里人做不出来的各种糗事。

他们知青并不受村里人待见,一是因为知青们来跟他们抢口粮。

二是知青们干活不行,分了他们的人头粮。三是知青们,无论男女,都有不正干的,勾得村里小伙子大姑娘都不听家里人的话了。

宁心怡觉得整个村子一下子就鲜活起来,别看平时看不到人在村里转悠,这是因为天儿冷,等天气暖和了,那才叫一个热闹呢。

红旗一大队的地其实并不多,他们这边属于林区,山货多,野物多,林子多。

要不是他们一大队的干部们心思活络,他们大队还跟其他两个大队的日子过得差不多。

饿不死也吃不饱的日子,一大队的社员们是再也不想过了。

谁让他们日子好过,谁就能当村干部,这届村干部他们很满意。

村干部的话,他们也愿意听,更没有意见,村子里很团结。

宁心怡觉得这样很好,比起外面还在闹的运动,她和外婆在这里安稳地过上几年日子也是个好选择。

回到知青点,大家都吃过饭了。

宁心怡也只能自己热饭吃,她空间里的红烧肉还没吃呢。拿出来装个样子热热就行。

坐在她的小板凳上,在灶间狠狠地吃了半饭盒的红烧肉,外加一个白面馒头。

霸道的香味儿,让屋里的人频频流口水。

吃饱喝足,宁心怡笑着出了灶间,问起了其他人。

“我打听到了,明天就有牛车去镇上公社。你们要去吗?六点在村头集合。”

他们知青点离集合点不远,还是很方便的。

宋小柔眨了眨眼,“我想去。”

王小晴也道:“我也去,看样子很快就得为春耕做准备了,得去供销社置办点儿东西。”

她这么一说,双胞胎姐妹和楚建红也要去。

第二天,宁心怡几个便一早去了村头。

赶车的不再是赵大队长了,王小晴说:“这是赵二爷,村里的专门的赶车人。”

跟赵二爷打完招呼后,便都上了牛车,此时牛车上已经坐了两个人了,都是年轻的小媳妇儿。

王小晴说,这是年前村里新娶进来的媳妇儿。

很快牛车便晃晃悠悠地往镇上走,再一次爬上坡又下了坡。

如此反复好几回才走上了往镇上的大道了,这一走就走了三个小时啊。

慢得宁心怡都睡着了,心说这速度比起走路来能快多少?

下了牛车宁心怡便跟他们分开了,直奔邮局,信寄走后又问了包裹的情况。

刚好包裹也到了,宁心怡便提着大包裹回到牛车上,赶车的赵二爷塞了个块糖后,她便放心地去找国营饭店了。

国营饭店很好找,宁心怡进去要了份酸菜馅儿的饺子以及一碗饺子汤。

在吃的时候,她又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循着声音看去。

真是巧了,竟然又是木匠家的小儿子和赵三奶奶家的小儿子。

而且还跟他们看对了眼,这就比较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