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用完了早膳,康熙便要去上朝了,与明心嘱咐道“早上几个孩子继续去上课,下午再放个假,到底小八也就这么个周岁宴”
不可能放一天的,想都不要想,宫里的孩子如今是越来越多了,正常情况下每个孩子都要过洗三、满月和周岁,洗三和满月也不是一定要阿哥格格们都到场的,学习可比参加这些宴席重要多了。
不过周岁宴就显得重要许多,一位阿哥格格也就经历这一回,怎么也得让他们也一道玩一玩,因而这一次康熙就手松了一点,主要是小哥俩才开始上学,不能拘得太紧了,怕他们起了逆反心理,但放假多了,只怕是让他们都把心给玩野了,因而康熙是卡着时间给的假期,所以不说别的,玩弄人心,康熙绝对是个行家,要不,明心在他跟前怎么大大方方的呢!这玩不过呀!不认怂难不成还要倔犟到底呀!那不是自找死路吗?
“谢皇阿玛”康熙忽如其来的承诺,让胤祓胤祾眼神一亮,赶紧大声地应道,这种白来的假期,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不容易碰上一次,因而被馅饼砸到了,小哥俩都显得很开心,脸上欢快的笑容和眼中的期待是止都止不住。
“放假就这么开心”康熙挑挑眉头,暗地里怀疑他是不是太仁慈了,应该给这些个孩子好好紧一紧弦,他们大清的江山虽然坐稳当了,不过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他们这些人总会老去,日后的江山必定是要下一辈来守的,他们要是能力不够,就像大明被他们大清取代一般,日后大清也一定会被某个不知名的朝代取代,康熙这位英明帝王,心中还是很有危机感的,不然也不会坚持将皇权彻底掌握在自己手里。
“嗯”胤祓点点头,道“忽然间能够休息,儿臣还是很开心地”并不是说他反感念书写字做功课,这就好像一个人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忽然间多了一笔奖金一样,虽然不多,但也不能妨碍他因此而感觉心情愉悦,换而言之,他享受的——是那份惊喜的心情。
而且他们现在还是在插科打诨,像大阿哥和太子殿下,每日寅正(凌晨四点),就要到无逸斋复习头一天的功课;卯时(五点到七点),师傅来到无逸斋,检查阿哥们的功课,同时检查阿哥的背书情况;辰时(七点到九点),康熙会抽出时间到无逸斋检查儿子们的背书状况;午时(十一点到一点),吃完了午膳也不能睡觉,继续背书,他们也没有其它时间了;未时(一点到三点),到无逸斋前殿演武场摔跤、射箭,练习武艺;申时(三点到五点),康熙又到无逸斋继续检查功课,并听儿子们背书;酉时(五点到七点),继续到无逸斋外的演武场去练习射箭等功夫,有时候康熙也会去看一下儿子们的水平,甚至还会亲自上朝。
一天学习十七个小时,不得不说,康熙确实是个狠人,对自己狠,对儿子狠,对其他人也是一样的狠。虽然后期他性子软和了,但只看现在,光是正经安排上的学习时间就有十七个小时,还没把他这些儿子私下努力的时间算进去呢!就是明心自己在现代上学的时候,时间安排上都没这么紧张,难怪能培养出一批出色的儿子,结果谁也不服谁,都把彼此给干翻了。
看到这个时间安排,明心是不服都不行,人家比你聪明也就罢了,这也没什么好怕的,努努力还能有超越的希望;就怕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这还有什么可比性,还是躺着当咸鱼,任由别人独自优秀去吧!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她自己受不得这份苦楚,也不能怪别人太优秀,不然也太无理取闹了不是。
而且在硬性规定中,只要阿哥搬进了东五所,开始到上书房学习,一年就只有五天假期,其中分别是:元旦、端阳、中秋、万寿(康熙的生辰)和自寿(自己的生辰),其它时间给不给假,全凭康熙的心情。他给,就有假期;他不给,哦!不好意思,继续学着吧!
这这不服都不行,且,这些阿哥们没被逼疯真是奇迹,也难怪后来大家都需要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为此,胤禛这位雍亲王和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还反目成仇了。明明大家都经历了一般都摧残,成长成为了一样优秀的人才,凭什么我就得甘愿与你作配,扶你上马!完了还得担心你卸磨杀驴。
自己做主它不香吗?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多么美好的生活呀!而她有三个儿子呢!虽说明心会尽力教导,但儿大不由娘,他们又不是提线木偶,还能没自己的想法,光跟着明心的意思走啊!不能再想了,明心看着自己跟前年纪相仿的三个儿子,她是心也疼、肝也疼,再想下去,这事情还没发生呢!她就得先把自己急死。
“放假了也不意味着可以丢下一切,功课和背书情况,朕也是要检查的”康熙敲打道,不能叫小哥俩太放松,学如逆水行舟,不上则下;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这个道理康熙十分清楚,所以决不能让小哥俩因为这一次假就放松了他们自己。
“儿子领命”胤祓胤祾皆应道,脸上的喜色也收起来了,放假是在下午呢!他们可不能因为太过兴奋,将早上的课程给混过去,不然皇阿玛一定会取消他们的假期并加重功课让他们收心的,这事儿皇阿玛绝对干得来,所以他们一定不能给皇阿玛发作的忌讳,胤祓胤祾握拳。
如果明心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明心一定会恭喜他们:他们想的很正确。然后感叹,果然后皇宫之中的孩子,天生的就带着一种敏锐,一般人比不了。
给儿子们紧了紧弦,儿子们也调整好状态之后,康熙终于满意了,终于和儿子一道出门前往无逸斋,检查另外两个儿子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