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顾白的名头,首映的票好卖了很多,很快就一抢而空了。
据说顾白是以歌手的身份过来站台的,为这部电影倾情献唱一首歌。
这个消息宣传得有些临时,顾白的粉丝们反应过来的时候,票已经抢光了。
不过粉丝们还是给足了顾白排面。
前排的位置在二手市场上水涨船高,有人出500的价格收购。
通常这么高的价格,会有不少人心动,可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居然一张二手票都收不到。
真是奇了怪了。
转手就是10倍的利润,前排居然没人愿意出。
事出反常必有妖。
等到正式首映的那一天,真相终于揭晓。
原来前5排的观众里,有一半是媒体,另一半是提前找好的托。
他们都是范梅提前招来的,媒体也是黑媒体。
他们来这里的目的,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搞个大新闻,搞臭《流浪星球》的名声。
他们分工明确。
有人负责看到一半的时候,玩手机,睡觉,上厕所。
说一句无聊,然后提前离场。
有人负责情绪激动地站起来大骂:“烂片!日尼玛退钱!”
有人负责在结束后的路演环节提出犀利的问题,让导演和主创下不来台。
有人负责把今天发生的一切尴尬场面,拍下来写成小作文,发到网上带节奏。
还有的负责挑电影的毛病,然后拿去跟《星际爱情》逐一对比,踩一捧一。
总之就是要联手将这部电影扼杀在摇篮里。
而且他们的手段,比起之前对付《重瞳》要更专业、更丰富。
有了《重瞳》的经验教训,他们这次不会再贸然生硬批判。
黑一部电影,也要提高技术水准,不断地与时俱进。
他们甚至给黑子们提前安排了人设。
设定中,黑子是科幻爱好者。
一开始,他们觉得国内拍摄科幻电影不容易,不管拍得多烂,都会报以鼓励。
但是,看完《流浪星球》之后,他们发现烂得无法忍受,最后不吐不快。
此次,多方合力,势必要将《流浪星球》彻底摁死,让10亿的投资打水漂,连个响都没有。
有些敏感的观众,一进电影院就闻到了一股杀气。
坐在前5排的那批人,摩拳擦掌,目光锐利,全都看起来不好惹。
他们真的是来看电影的嘛?
不是误入了什么黑涩会团建现场吧?
要不是为了现场听顾白唱歌,大家早就转头走了。
再看《星际爱情》那边。
凌晨的首映,从傍晚6点开始,影院外面就堵的水泄不通。
丁火的粉丝们即使没有买到进影院的票,也全都遵守在影院外面。
就等着丁火到来,隔着人群远远的透过车窗玻璃,看他一眼。
从这狂热的现场来看,就知道电影的预售票房为什么会这么高了。
直到这一刻,《星际爱情》的投资方们,恐怕都在沾沾自喜。
选择男流量当主演的决定真是妙啊,毫不费力,躺着就把钱挣了!
两个不同的场地,两部不同的电影。
在相同的时间,同时上映。
观众落座,0点一过,正式开播!
此时,坐在《流浪星球》观影席上的观众,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见证奇迹的诞生。
中国科幻电影史,将从这个普通的影院,这个普通的夜,正式书写第一卷。
在电影播放片头的时候,Imax巨幕的光,照清了观众们的小动作。
此时,有人手里捧着堆成尖的爆米花,小心落座,生怕被碰。
有人将冰可乐插进扶手,低头就着冰块喝一口,满意地打出一个气嗝儿。
有人还在用手机发朋友圈,晒出手中的电影票根,发文:【三小时后见!】
有人在和邻座悄声咬耳朵,不知道在说什么俏皮话,笑得椅背直晃。
还有的一坐下就问朋友:“充电宝带了没?够不够坚持到白白上台?”
他们是如此地稀松平常,就像以前看过无数次电影那样。
这也不怪他们。
历史的参与者,从不会意识到自己参与了什么。
就像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碾碎一个时代的时候,当时的人们,也以为那只是普通的一天。
跟过往人生中的几千个日夜没有任何区别。
片头结束,电影的开篇,直接点出核心设定:
【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很快,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
蓝星,作为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之一,在劫难逃。
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星球”的计划。】
【这个计划堪称疯狂。
正常的思路是,蓝星要被毁了,那人类就想办法离开蓝星,找个新的星球生存。
然而,“流浪星球”计划却是:人类要跑,但是得扛上蓝星一起跑。
跑出太阳系,找个安全的地方生存。】
类比一下,相当于村里要遭洪水淹了,一般人顶多收拾几箱行李逃命。
可是村长却号召村民,跑的时候,把自家的房子带上一起跑。
听起来这计划很疯狂,甚至有点傻。
但如果你听说过安土重迁、北风之恋、故土难离、越鸟南栖、狐死首丘,你就会明白,这是独属于华国人的浪漫。
华国人把做人不忘本,不忘根,刻到了骨子里。
脚下的土地不是偷来的,抢来的,所以无法随意丢弃。
从这一点,就决定了,这是一部只有华国人能拍出的科幻片。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怎么扛上蓝星一起跑呢?
简单,上发动机!
铁皮车装了发动机之后,能满大街溜达。
那么蓝星装上发动机,怎么就不能满宇宙溜达?
给人类2500年的时间,在蓝星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然后就开着“蓝星号”大车,冲出太阳系。】
听完这个设定,影院里的声音渐小。
但那只是出于礼貌。
这个开篇是挺新颖,但远远不到让人相信这是好电影的程度。
开脑洞谁不会啊。
随便抓一个观众上来,他们能提出更新奇的设想。
比如,建造一个巨型冰箱,把太阳装进去,开速冻模式。
把太阳里里外外冻成冰了,就爆不起来了。
关键是,要怎么呈现这个画面啊。
拍科幻,思路可以离奇,但是画面,必须要真实。
不然,怎么让观众相信这一切真的能发生?
要呈现逼近真实的画面,对特效技术的要求极高。
科幻电影好不好看,特效就是一个大门槛。
而特效这东西,一来费金钱,二来费人才,三来拼积累。
很不幸,这三样我们国内都缺。
观众们坐在椅子上,木然地望着大屏幕,并不指望它能带来什么惊喜。
大家都是看过好赖坞大片的成熟观众了,已经见过世面了。
无论遇到多么牛逼的特效,都不会叫出声。
国外好赖坞,特效技术领先国内几十年。
难道国内还能拍出超越好赖坞的电影画面吗?
那不可能啊!
只有在比烂方面,国内的一些垃圾电影没有下限。
大家会给顾白面子的,碰到垃圾特效的时候,尽量不笑得太大声。
电影里,故事进展极快。
用一段简短的镜头,就交代了人物的命运。
男主角的爸爸,战郎,为了给家人争取进入地下城的名额,选择到空间站执行危险任务。
一走就是17年。
地下城,顾名思义,就是地表的建筑已经被毁了,没法住人了,只能在地底建造城市。
全人类抽签,幸运的进入地下城,不幸的就留在地表,自生自灭。
那么,地表的建筑是怎么被毁的呢?
想也知道,这个过程会有许多骇人而壮观的场面。
可前一世的电影中,由于成本有限,拼命省钱,没有拍摄这个过程。
只是镜头一转就17年后,然后重点拍摄地下城的画面,把钱都花到了刀刃上。
但是,现在这部电影的投资人可是顾白,他能省这钱?
于是乎,观众们看到了:
【太阳风暴袭击蓝星,引发全球性灾难,大地龟裂,海水倒灌,岩浆喷涌。
发动机产生的超高温等离子光柱,从地表逐一点亮,直冲云霄。
暴雨倾盆中,蓝白色的强光光柱穿透铅黑浓云。
光柱与雷电交织,变幻出无数种色彩,光晕疯狂涌动,如梦似幻。】
【与蓝星相伴了46亿年岁月的月球,人类同样给它装上了发动机。
却不是要带月球一起走,而是为了避免相撞,提前将它远远推开。
月球离开时产生的巨大彗尾,将蓝星笼罩在一片蓝光之中。
这是它最后一次,将光反射给蓝星了。
从此,举杯邀明月,只剩人类茕茕孑立,再也无法对影成三人。】
史诗般的画面,拢共不到三分钟,每一秒都是百万、甚至千万的经费在燃烧。
开局就放大招,是为了告诉观众们:
“搞科幻,我们是认真的。”
观众席上。
拿到嘴边的爆米花,整整三分钟都没送进嘴里。
含在嘴里的纸吸管,含化了都没吸上一口可乐。
举在空中的充电宝,举了半天没有人伸手来接。
写好文案的朋友圈,手指迟迟没有按下发布键。
荧幕的亮光照出了每个人的表情和眼神。
每个人都仿佛石化了,只有瞳孔在震动。
没人说话,却仿佛都在异口同声地问:
“这是我50块钱票价配看的画面吗?”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国内的虚假宣传,脑子里会自动脱水。
宣传说成本4亿,实际上电影画面的质量,有1000万就不错了。
然而,这部宣传说成本10亿的电影,居然真的拿出了价值1亿以上的画面。
这简直不可思议。
这三分钟,恐怕就是一整部电影的精华了吧。
哎,可惜了,刚才没有认真看。
不过还好,每一秒都值回票价。
观众们哪里想到,刚才的一切,只是开胃菜,后面还有更牛的。
这部号称成本10亿的电影,它呈现出来的效果,不但不会有水分,还物超所值。
因为这个电影组,连吃带拿,不知道薅了别人多少羊毛。
举个例子,一开始导演花5万请了个男演员演主角。
后来男演员嫌导演不靠谱,还了5万片酬,又倒赔5万违约金,退出拍摄。
最后导演花10万请了个新男主。属于是一分钱没花,全白嫖。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也不知道这部电影到底有多少东西是白嫖来的,总之质量远超它所花的钱,也远超所有人想象。
于是,接下来,人们看到了:
【赛博朋克风格的地下城;
后启示录风格的废土世界;
极简主义风格的茫茫冰原;
再加上前面那三分钟的末日灾难实录……】
一部电影里居然能看到这么多硬核的科幻特效?
这何止是视觉享受,这简直是饕餮盛宴。
麻了,真的麻了。
大家的表情和反应看起来都很呆滞,实际上,内心里的声音已经多次刷新。
一开始他们想着,光是开头那3分钟,这电影票卖到100都可以。
当年国外有部创新的科幻片,由于首次尝试了新技术,最后票价甚至卖到了500块一张。
黄牛票价就不说了,高到离谱,上面说的是市场哄抬后的正常定价。
这部《流浪星球》的前3分钟,绝对展现了票价上百的实力。
然而,当地下城一镜到底画面出来的时候,大家已经坐不住了。
屁股底下仿佛被针扎了似的,又刺又痒。
坏了,这不是100的票价能解决的事情了。
这卖500一张,也不是不行啊。
这、这得花多少钱,才能拍出这效果啊?
这地下城,不会实打实建了一个吧?
当大家看到两个男女主角,偷偷从地下城溜出来,出到地面的时候。
两人开车在公路驾驶,一个拉远的航拍镜头,把观众惊得,双下巴都出来了。
好贵!好贵啊!
这屏幕上的每一帧,都仿佛看到钞票在燃烧。
这部电影三个小时!难道就是靠着钞票一直烧,烧出来的三小时吗?
这、这是我配看的电影吗?
有些观众,一开始还有点尿意,想着看到中途再悄悄去厕所。
现在完全不想去厕所了。
感觉漏看一秒,就是对钞票的不尊重。
这一秒一百万,不夸张吧?
上厕所,尿个尿回来,错过一个亿,谁还舍得去?
电影里,熟悉的地标建筑出现在画面中。
凑近看,却呈现出了受灾后的坍颓之相。
这、这难道不是实拍,而是一比一建模还原之后,做出来的特效吗?
简直……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