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1937年深秋,南乐县的天空布满了阴霾,随着倭寇铁蹄的无情践踏,这座宁静的古城于11月不幸失陷。
然而,倭寇的侵略步伐并未在此地长久停留,或许是因为南乐县并非军事上的必争之地,不久之后,倭寇便如潮水般撤离了这片土地,留下了一片狼藉与满目疮痍。
宋将军,姜无发那边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得知此消息后,迅速调集麾下精兵,把握住了这难得的时机,将南乐县重新收复。
然而,由于南乐县的战略位置并不突出,宋将军在收复后仅留下了两百人的保安队驻守,且未配备重武器,仅以轻便的枪械和坚定的意志守护着这片土地。
时间转瞬到了第二年2月,春寒料峭之中,这两百名保安队员展现出了惊人的抗倭热情。
面对再次来袭的倭寇,他们毫无畏惧,在南乐县城内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硬是用血肉之躯阻挡了鬼子的步伐长达半日之久。
然而,在撤退途中,他们又不幸遭遇了倭寇的伏击,尽管英勇抵抗,但终究因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幕悲壮的抗争,真可谓可歌可泣,展现了华夏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倭寇重新占领南乐县后,其暴行更是罄竹难书。
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辜平民的生命如草芥般被践踏,无数民房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南乐县人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深重苦难之中。
然而,中华民族从来都不乏英勇无畏之士。
在我方组织的领导下,南乐县人民没有被倭寇的暴行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抗倭的决心。
他们积极组建抗倭武装,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就地开展游击战争,给倭寇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其中,河北民军第一路第四支队便是当地我方组织领导的第一支抗倭武装。
这支队伍英勇善战,纪律严明,深受南乐县人民的拥戴。
1938年4月,当侵华倭寇将大部分兵力从直南各县撤出时,四支队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举收复了清丰县城,并秘密转移到南乐县近德固村驻扎,为攻打南乐县城做足了准备。
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四支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对南乐县城发起了突袭。
他们凭借着英勇无畏的精神和灵活的战术,成功摧垮了伪政权,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为南乐县人民带来了希望与光明。
到了1940年初,南乐县及其周边各县,已经被我军所掌握。
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开挂李云龙的出现,倭寇将战略重心逐渐转移到我军身上。
大量倭寇从南方北调而来,涌入了南乐县,南乐县再次落入敌手。
南乐县人民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自山屯宁次上任华北方面军总司令以后,它实行了治安区、保甲连坐制等一系列恶毒措施,压榨和迫害沦陷区人民。
治安区即敌占区,倭寇在这些区域建立了各种伪组织,并实行严格的统治和奴役政策。它们通过强迫劳动、征收高额税费等手段,对沦陷区民众进行大肆掠夺压榨。
同时,倭寇还推行奴化教育,试图从思想上控制民众。
准治安区即敌我争夺的游击区,倭寇对这些区域进行“蚕食”政策,逐步将其转化为治安区。
它们通过修筑封锁沟墙、筑碉堡、制造无人区等手段,防止我军的深入活动。
同时,倭寇还采取屠杀和怀柔政策并用的手段,试图瓦解抗倭力量。
非治安区即敌后抗倭根据地,是倭寇重点打击的对象。它们在这里实行“三光政策”及囚笼政策,企图消灭抗倭武装和摧毁抗倭根据地。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民众和打击抗倭力量,山屯宁次在治安区内推行了保甲连坐制度。
以户为单位,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每户需出壮丁一人,组成保甲自卫团,负责维护地方治安。
若甲内有一人犯法,甲长必须负责将其捕获并送交倭寇。若甲长不能捕获罪犯,则整个甲内的人都要受到连坐惩罚。
同样,若保内发生犯罪事件,保长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为了实施连坐制度,倭寇要求保甲长时刻监视管内居民,居民之间也不得不相互防范监督。
这种严苛的保甲连坐制度,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了民众的身心,极大地压缩了他们的自由空间与基本权利。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我军正义之师挺进时,民众因长期受压迫与恐吓,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倭寇及其爪牙残酷报复的恐惧。
以至于他们即便渴望解放与帮助,也不敢轻易靠近我军,生怕事后遭到无情的清算。
而黄鞋军,内心的恐惧更是达到了顶点。
他们如同夹缝中的蝼蚁,既畏惧我军雷霆万钧的打击,随时可能命丧战场;又深怕一旦战事不利,会遭到主子的无情抛弃与残酷惩罚。
这种双重恐惧,驱使他们在修建防御工事时异常拼命,仿佛每一块砖石、每一铲泥土都是他们求生欲望的见证。
南乐县,这座在抗倭烽火中屹立不倒的古城,其防御之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十米高的城墙巍峨耸立,八米宽的护城河如同一条护城河龙,环绕四周,加之鹿砦、木栅栏的层层设防,以及关键地段铁丝网的密布,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城墙上,四座城门两侧各筑有坚固的碉堡,全城高低错落分布着十五座碉堡,其中最高的超过十米,暗堡更是星罗棋布,如同一双双警惕的眼睛,监视着四周的一切动静。
当然,这些黄鞋军们大多不知道我军炮火的猛烈程度,工事修得再坚固也无济于事!
刘屯据点的守军大多被炮火轰成了渣,少数逃到南乐县的黄鞋军跟同伴那么一说,马上就被当成了失心疯。
回来得早的,被鬼子以惑乱军心为由给砍了;回来得晚的听到了风声,四散而逃。
总之没人相信这是真的。
长期以来,这一带活动的我军部队都是连棉衣都不能保证的穷人,子弹都没几发,更不要说铺天盖地的炮弹了!
然而,尽管铁流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刘屯后,立即对南乐县城展开了包围,但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次日清晨,天边初露鱼肚白,沈泉和王怀宝已迫不及待地站在了指挥部的简易地图前,两人眼神中闪烁着对主攻任务的渴望,仿佛那不仅仅是一项军事任务,而是衡量各自勇气与智慧的标尺。
“沈泉,你小子别跟我抢,这主攻的活儿得归我老王!”王怀宝拍着胸脯,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服输的倔强。
沈泉嘴角一扬,不甘示弱:“老王,你这话说的就不地道了,谁不知道咱沈泉打仗是一把好手?这主攻的任务,不抢到手我誓不罢休!”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如同孩童般争执不休,气氛紧张而又带着几分诙谐。
他们各自比划着手中的作战计划,比拼着谁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小的伤亡攻克高乐县城。
这时,李云龙大步流星地走进指挥部,见状,不禁咧嘴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戏谑:“瞧瞧你们俩那点出息,争什么争?就这么一座小县城,大炮一轰,一个冲锋的事儿,有啥好争的?咱铁流军的威名,可不是靠抢主攻任务抢出来的!”
沈泉和王怀宝闻言,相视一笑,各自收起了锋芒,却也暗暗较上了劲。
正当气氛略显缓和之时,侦察员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手里紧握着电报,神色紧张:“报告李司令员,紧急情况!原本驻守在南乐县城的一个大队鬼子,在凌晨时分趁着夜色偷偷撤出了南乐县!”
此言一出,整个指挥部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侦察员身上。
李云龙眉头一皱,骂了一句:“这帮鬼子,还真狡猾!想跑,问过我李云龙了吗?老沈,你他娘的火箭炮呢?给老子拉出来送它们一程!”
随即,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圈:“黄鞋军那边啥情况?”
侦察员汇报道:“留下的黄鞋军大约两三万人,但人数虽多,却毫无组织,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混乱至极。据说是因为通讯不畅,他们根本不清楚我军的战斗力。”
李云龙冷笑一声,骂骂咧咧地说:“哼,那些鬼子,满肚子坏水,为了自己逃生,连自家的狗腿子都不带通知一声。还有那黄鞋军,真是糊涂到家,被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呢!不过,这也算是咱们的好机会,得好好收拾收拾他们!”
说完,他猛地一站,身形挺拔如松,目光如炬:“传我将令,全军将士,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既然鬼子跑了,那咱们就把这南乐县城当作战前的开胃小菜,好好乐呵乐呵!这次,老子不设什么主攻、佯攻,一纵二纵,各留一个营看家,其余的,都给老子冲上去,别给我留后手!”
这时,赵刚接过话头,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带着一股子书卷气和不容置疑的决断:
“同志们,大家也都看到了,这里的老百姓对我们还有顾虑。这不是他们心硬,实在是鬼子横行霸道,把他们吓得对我们没了信心。所以,这次咱们一定要打出威风来,让老百姓瞧瞧,咱们解放军不是吃素的!”
李云龙一听,眉头一挑,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豪爽的笑意,那笑容里带着不容置疑的霸气与决心。
他声如洪钟,字字铿锵有力,仿佛每一句话都能激荡起士兵们心中的热血:
“赵政委说得对,这次战斗,弹药咱不限量!兄弟们,你们就放开手脚,尽情地去干!甭管用掉多少,我李云龙拍着胸脯保证,都给你们补上!
从一开始,咱们的炮弹就得直奔黄鞋军的指挥部而去,让那些龟儿子瞧瞧咱们的厉害!
鬼子不是藏着掖着,不告诉黄鞋军咱们的底细吗?咱可不能不仗义,咱得用炮弹给他们捎个话儿,告诉南乐县城的黄鞋军,得让他们尝尝咱们炮弹的滋味!”
指挥部内,随着李云龙的命令,士气瞬间被点燃,每个人都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而沈泉和王怀宝,虽然没抢到主攻任务,但那份为国为民的热血与决心,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