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续谢一城一行人分成两波,就是医生还是欠缺,只有赵军一个。

幸好谢一国众人是上过战场的军人,相比较县里的同志,一些外伤可以简单处理。

各个屯子受伤最多的也是一些外伤,折胳膊腿的,内伤就不是在现场有条件能治的。

就现在这种路况,一旦受了内伤,没等送到地区城内,人大概率已经没了。

之后几天时间,谢一城众人平均一天走2个屯子,每天休息时间不足5个小时,有一半时间都在道路上走,边赶路还要边将道路清理出来,不然根本走不动。

分开走的两队人,加在一起救援了将近二十个屯子,越往后屯子受伤救援就越少,很多人要么已经被屯子里自行救助,要么已经没了。

雪灾救援的黄金时间也逐渐过去,从第三天下午开始,基层救灾行动,更多的是帮助搬运收拾倒塌房屋,维持正常秩序,避免因为灾荒出现一些恶性问题,以及供应粮食物品,统计伤亡情况。

这些数据之后会带回地区,由地区进行汇总上报,确定因为雪灾出现的具体情况。

这次仅仅是初次救灾,后续还要尽量保证老百姓生活,避免因为雪灾出现日子没法过,导致其他事情发生。

虽说每天睡不到5个小时,还是持续多日,众人也只是觉得有些疲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感觉。

毕竟相比较之前频繁打仗,这只是干活帮忙晚睡点不影响太多。

只是众人再沿着道路返回地区时,神色都不是太好。

“哥,你之前在东北有记得比今年这雪还大的时候吗?”路上谢一城望着周围雪白问道。

“没,今年最大,往年就算雪大闹灾,也没今年这样,都说东北跟关内比算风调雨顺,这年年闹灾也没停过。”

谢一城沉默没接话。

东北即使去年大水今年暴雪连续闹灾,也没法跟关内黄淮地区比灾荒。

关内人口稠密,尤其是黄淮地区人口众多,又因为濒临黄河淮河,是经常性的水灾,说是年年遭灾一点不为过。

又因为人口稠密,每次遭灾都会伴随大量老百姓缺粮缺药伤亡。

不过今年东北这种降雪情况,关内估计也跑不掉。

夏季闹水旱灾,冬季还要来雪灾,只能说天灾人祸都不好过。

一路到达地区进城,相比较之前到来,城内的道路上的积雪又清理一片,就是城内人气少了太多。

到达驻地问了一嘴后才知道,城内的老百姓,尤其是壮年男子,被统一聚集向外救灾去了,现在还没回来。

王全福比谢一城走得还要早,现在还没见回地区一趟。

眼看着天色不早,谢一城跟谢一国商量过后,打算再休息一夜,要是明天王全福能回来,那就再见一面,要是回不来,那就不等了,一早垫上肚子,带着东西赶着车回谢家屯,这些都是提前跟王全福说好的。

唯一的问题是,因为地区牛马车急需,只能匀给谢一城一辆。

这点谢一城也能理解,有就不错了,不挑。

赵军跟着回来后,马上去跟上级打申请,想要跟随谢一城众人一起,明天开始向山林进发。

申请的名义就是进山帮助山屯老百姓看病,减缓他们看病难问题。

谢一城不敢确定赵军一定能申请下来,暂时没有把他放在队列中。

等明天一早离开前,去地方找到问一声,要是能行就一块走,不行也不耽搁。

谢一国这边趁着有点时间,去政府那边找到领导,开了一张有地方政府签字盖章,证明因为地方救援加上道路无法行进在本地逗留的信件。

这样能避免消息传不出去,后续地区有遗漏没通知到部队,到时候就说不清了,即使后面证明没错,影响也发生。

将一切忙活完,才算安心。

当天晚上,随便垫了垫肚子,众人在地区洗漱一番后早早睡下,缓解疲惫身躯。

第二天一早,没看到王全福回来,众人在地区安排下吃了顿饭后检查东西携带好,将比较重的部分放在车上,来到赵军处问了问情况。

“走走走!”

赵军提着两个大包裹,走路踉跄来到院外:“再来俩人,帮忙拿一下东西。”

“咋进山带这么多东西?空手去就成,到山里还能缺你吃缺你喝不成?”

谢一城接过东西放在车上,跟着赵军进院里。

“吃喝不愁,这救人治病的药跟器具,缺了可不成,这都是跟上级连夜申请下来的。”

赵军解释着:“听说我主动申请进山治病,上级领导开会当场确定下来,还给安排下来一些药物带去。”

“领导心里有我们山里。”

“那是,领导说让好好在山里给乡亲们治病,身体好了再去生产,今后还要靠你们山屯呢。”

“靠我们山屯?靠啥?”

“你们山里不是产蜜吗,今年我们医院里就分了一点,说今后还能扩大生产,以后供应能更多。

“有蜜,听说还有其他东西。”

谢一城这才明白,蜜还影响到这。

瞧着谢一城拿起东西不说话,赵军解释着:“你别想多,蜜这东西虽然也是甜食,可跟真正的糖比,甜度反而没有那么高。

“只是这东西可以辅助治病,调养身体,所以才这么整。

“另外,就算没有这些,我要是进山给老乡治病,该批的药品还是要批。”

谢一城点头表示同意。

但是心里并不这么看。

一切事都是有利益关系的,只不过看利益归属于谁。

包括救灾,受益的是老百姓,有人帮助吃上饭再重新过上日子,政府这边也有效减少灾民,增加在老百姓间的声望,稳定社会。

部队战士参与,加强军民融洽,提高军人社会地位这些都是。

如果不是在屯子里用心脏复苏救活人,赵军也不会申请进山林,也就没有后续所谓的上级下发药品器材。

可能之后会有,不会是现在。

赵军愿意去,上级给批了药,即使其中有其他原因,谢一城也只会持肯定态度。

做事嘛,论迹不论心。

“还有吗?”

谢一城问着赵军:“别有漏下的,走半道想起来也不可能回头。”

“没了没了,就这么多,趁着还早,赶紧走。”

一行二十多人这才踏上行程。

路上谢一国想到什么,跟谢一城走在最后:“三儿,咱们这么多人回屯,现在还不知道屯子里到底是怎么个情况,要是真闹了灾,房子塌了,到时候住的地方都不够咋整。”

“没事,屯子里就算压塌了房也有地方住。”

谢一城跟着大部队踩在雪道上:“屯子里各家房子先不说,当初盖的学校是用屯子里最好的料盖起来的,绝对顶得住。

“学校跟其他屋不一样,单独用铁管供暖,铺上被褥直接睡就成,两间屋肯定能全睡下,就是有点挤得慌。

“还有屯子里的仓房,老仓房应该不顶用,新做的结实,用的都是大料,就是夜里睡觉冷。”

谢一城说着想到什么:“对了,过冬的蜂屋,那屋子暖和,蜂箱全盖着跑不出来蜂。

“就是那地方不能太吵着,别惊了过冬的蜂群。

“实在不行,直接带小队去住,那地方宽敞,一个连都能住下。

“山里面挖的地,别说半丈左右的雪,就算积三丈的雪也压不塌。”

听着谢一城这么一说,谢一国心里有了些底,不至于到地方安排不下。

毕竟这么多人,现在这么大雪回部队极其不方便,暂时还是需要找一处落脚点。

道路因为积雪不好走,但是相比较之前下屯,地区通往县里的道路还是被之前来往的人清理出来不少,即使通行宽度有限,也足以让人通过。

这一走,第四天天黑才赶到谢家屯。

就这还是因为前一天刚进下半夜众人提前起身,从县里赶着车一路回才赶到,比平时多花了3倍还多的时间,积雪山道根本没有人走过,相当难走。

中间经过县里落脚,谢一城被王田地“抓住”,说了之前蜂蜜的事,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他吃大亏了!

原本到县里的蜜,被地区给“抢”了九成走,就留下一点,关键是县里说的还很在理,省里要分,地区其他县也要分,为了顾全大局,只能顺手。

就是这怎么想怎么不带劲,浑身不舒服。

谢一城这边刚好回来,可是逮着一顿聊。

在谢一城多次保证回屯后催着屯子里人来年多组织人手进山放蜂养蜜,来年尽量多产蜜多分后,才算是躲过去。

到了屯子口,谢一城带着忐忑的心走进屯子。

即使已经天黑,谢一城还是能借着光亮看清屯子里情况。

各家屋外已经没人,屯内的积雪也已经被清理出大片,堆积在屯外。

至于屯内的房子也有损伤,起码谢一城肉眼看得见距离屯口最近的几家都塌陷了好几间房。

这边众人刚进屯,屯子里面狗叫声突然传出,紧接着整个屯子的养的猎狗全部吠叫起来,此起彼伏。

紧接着各家房门逐渐打开,男人们一手拿枪一手举着火把小心翼翼走出屋。

“谁!”

“是我!一城!”

“一城?”

屯子里男人拿着火把围上前,瞧见谢一城那张熟悉面庞才放下来心。

“一城可算回来了,这一走都一个多月,都以为去了北平城不回来了。”

“你说你回来也挑个天亮回来,这黑的啥都瞧不见,在山里走出事咋整?”

“对,咋这时候回屯了?这眼瞅着都要睡了。”

“山道难走,雪都到腰,刚到下半夜就从县里赶路,现在才到屯子。”

谢一城一边说着一边跟屯子里人招呼着,顺便介绍着身边人。

“一国也回来了!你们俩兄弟可算是又聚一块,见一次可不容易。”

“一国,娶媳妇了没?孩子有了没?”

屯子里人热情跟谢一国招呼着,众多火把将小半个屯子照亮,原本寂静的山屯瞬间热闹起来。

各家屋里人听见动静,也纷纷出屋。

“三哥!”一勤隔着老远一眼就瞧见谢一城,喊了一声后转头跑进屋,没一会儿怀里抱着小六六出了屋。、

“慢点慢点!着急啥!”胡碧芸跟在身后不断吆喝着。

一勤只当什么都没听见,抱着小六六跑到谢一城面前,塞到他怀里。

“你瞧瞧,这刚到屯里还没挨家,孩子先给你送来了。”

谢一城乐呵笑着:“谁说不是呢,都是自家的。”

谢一城没有再摸一勤的脑袋,再过几年就成大姑娘了,摸头不合适。

小六六干愣愣看着谢一城,想要认清眼前人,没一会噘着嘴,伸手要找一勤。

“认生了,这才多久没见面,在家里多待一阵,两天就认回来了。”

众人聊着,谢一城让谢一国先跟着说,自己找到屯长,把人安排住宿的事说了一声。

“这个好安排,这么多人也就是几个大炕就能睡下,屯子里这几年盖房子盖的多,有的睡,我去安排。”

屯长说完带人去收拾屋子,顺便再去安排热食给众人。

屯子里各家聊上一阵后,那边屯长给安排好住宿点,战士们拿着行李放下,齐齐去跟着安排吃饭。

“来的着急很多没法整,屯子里现在就这条件,跟部队比差了些,大家伙凑合一下,敞开吃饱了明个整好的。”

战士们互相瞧着几个大盆装的菜,虽然说荤腥不多,但是油水多啊!

瞧着菜上面飘着厚厚一层油,忍不住咽着口水。

谢家屯这地方做菜,真舍得下本钱,这些油水够他们部队一个连吃一天还有的省。

荤不荤菜他们不在意,再好吃的肉要是没有油水,做出来也是干柴难吃。

要是油水多,就算只有萝卜白菜,那吃着也香。

谢一城在一旁,陪着众人热热闹闹吃上几口说上一阵,随后找了个理由离屋,回到家里跟等着他的一家老小吃上饭。

天大地大,回家跟媳妇孩子一家人吃饭最大。

那边有屯长跟谢一国他们一帮老少爷们陪着,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