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典颁发后,最大的影响,就是军中无论哪支部队,行军作战,和日常拉练集训,都会携带操典,作为参照。
因为除了正在学习的本届军政学堂学员外,军中队正一级军官,也要各自在都将、随军参事的教授下,按照既有条例,规范纪律。
至于李业军队的具体奖惩军法,却是早在效节军时期,李振就主持修订完成。
几乎是军中士卒,必须要死记硬背的东西。
在李业的要求下,军法修订尽可能简单,以便于军士记忆传播。
最后一再删减,只剩下“四纪八规”,拢共十二条。
四纪,即“不听号令者斩,淫掠欺民者斩,贪墨军资者斩,叛逃投敌者斩”
八规,即“顶撞上司者惩,私藏缴获者惩,苛待下属者惩,丢损军械者惩,惊扰民众者惩,出营晚归者惩,驻营无厕者惩,队中喧哗者惩。”
每一名新入伍的凉军军士,都必须用一两月的时间,把这十二条反复背诵,记牢,否则,以他们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容易触犯。
而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在李业一直以来,十分克制的扩军进程来看,这些纪律倒是被实践的不错。
至少,当杨师厚为主帅,李弘义为副,霍兴诸将随行,八千五百河西军,从凉州出发,掉头向西,越过焉支山,踏上从未来过的甘州地区时。
令当地聚集的蕃汉百姓,十分惊诧。
因为在此之前,当凉军远远烟尘,以及数千战马动地而来时,得到消息的甘州张掖、删丹等县百姓,都开始各自找地方躲避兵灾。
甘州由于在河西走廊必经之路上,而且张掖河直接贯穿而过,有充足的水源,能够为农田供给,故而汉民聚居不少,人丁颇多。尤其是首府张掖,在河西走廊沿线,繁荣程度仅次于沙州敦煌和凉州姑臧。
但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兵灾同样不少,回鹘人、吐蕃人、归义军,轮番争夺,导致当地民众风声鹤唳。
一看到有大军过来,就连忙躲避。
控制张掖的,是几个当地汉家豪族,主要是郭氏以及和氏。
至于张掖城外,则是有许多吐蕃和回鹘混居的蕃部盘踞。
当然这些人,都不敢与凉军接触,远远就跑开了。
甘州名义上的领导人,甘州刺史郭离十分紧张,手中只有临时征发的两三千青壮,甚至都做好被凉军破城劫掠的准备。
可事情的发展,却大大超乎了他,以及躲入张掖城,上万百姓的预料。
凉军并没有攻城,而是派了使者,到紧闭的张掖城门前大喊大叫
又用强弩射上一封书信
看着那哨骑送完信,就绝尘而去
郭离将信将疑,和城中和氏当家人,和谦安,一起打开帛布裹在箭上的书信。
里面自然是杨师厚让人递交的通告
请郭离立即开城,凉军需要派人入内接管仓储,作为军资中转,以及衙署。
却是保证,大军只会驻扎于城外,绝不会进城扰民。
郭离与和谦安面面相觑,只觉得上面自己每个字都认识,可连起来,就从来没见过了。
不进城,谁知道真的假的。
但心中反复斗争,郭离却也只能皱着眉叹息
为今之计,除了和人家虚以逶迤,还能如何呢?
难道就凭借自己手里,这两三千青壮,和凉军正面相抗吗?
原本,甘州的防务,其实是有归义军派出的人马的,大约两个都,一千六百多人。
虽然不多,起码聊胜于无。
可西边沙州那,兄弟阋墙,内战一打起来,双方都恨不得把能动员的所有力量投入进去,分个胜负,连外援都不惜花大价钱请,何况驻军。
整个甘州、肃州,现在都为之一空,只有玉门关还留了些人马。
而眼前的凉军,作训精良,一眼望过去,阳光下闪亮一片,全是金属甲胄和步槊、长矛,强弩林立。
可张掖城已经十余年没有修缮了,好几处夯土城墙,坍塌得只剩下不到一丈。
如果对方全力猛攻,郭离在张掖主政近十年,和吐蕃、回鹘人都周旋过,并非不知兵。
最乐观估计,张掖城也抵抗不了三天。
而且抵抗之后,以郭离素来对此时兵马军头们的认识,还会激怒对方的杀性,令那带头将领,随便给手下许诺些什么,整个张掖城就变成丘八们肆虐的地狱了。
这是此时天下间,最常见,激励军人攻城的手段。
反复思虑之后,郭离咬牙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
他把城中防务,全部委托给了和谦安,自己却自带数名亲信,空手出城,谒见凉军主帅。
此战,李业虽然同样挂帅,但带着两千多效节军骑兵,到了凉州就停下了。
前线指挥,全权交给杨师厚
这还是杨师厚第一次,单独指挥如此规模的作战
杨师厚听闻郭离主动开城来见,一向严肃的他,主动出帐迎接。
郭离惊诧于凉军主帅的年轻,杨师厚比李业还要小一岁,体格稍矮些,但面容严肃,颇有修养,一看过去,和那些个嚣张跋扈的藩镇衙将就大为不同,很有大将风范。
杨师厚主动安慰道
“请郭先生放心,我王自夏绥起兵,讨平巢逆以来,从未有扰民之行,军中凡有不轨,百姓但告,绝对严惩不贷!”
“郭先生若不信,不如这样,我亲自带着三百军士,跟着你入城,接管仓储、衙署,其余大军全部驻扎在外,如何?”
杨师厚身后,李弘义、霍兴诸将,闻声都有些迟疑,想上来劝,却又慑于杨师厚素来说一不二的严肃性格,不敢出言。
至于郭离,则更是惊讶,原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却没成想对方真的如此规矩。
若只是三百人,郭离觉得自己还是能防范得住
其实也只是求个心安而已
于是乎,当天下午,杨师厚居然就真的从军中检点一百骑兵,两百甲士,在郭离引路下,进入城门。
走之前,李弘义忍不住劝道
“招讨使这是何必?张掖一座孤城,城中顶多两三千散卒,咱们强攻进去,半天功夫罢了,何须还要冒险?”
杨师厚却是摇头,说出自己想法
“不一样,你没有理解大王让我们来,是干嘛的。”
“如果现在城内,是哪些城外逃窜的吐蕃、回鹘部落控制,或者是索勋的人,打也就打了。可现在不是。”
“郭氏、和氏,是甘州大族,颇有威望,而此时在城中避难的百姓,又都是甘州汉民,若我们就这样不分青红皂白打进去,消息传出来,让沙州、肃州、瓜州士民怎么想?”
“索勋虽然篡逆,但毕竟是本地大族出身,有参与过光复河西的战争,照二哥的说法,这叫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咱们不能激化矛盾,授人以柄。何况,咱们是来把归义军收入囊中,而不是掏一把就走!”
“如今归义军各方势力都陷于厮杀,红了眼,百姓惊惶,正是咱们收拢人心的时候啊。”
事实证明,李业让杨师厚担任西征主帅,不仅仅是考虑到信任关系,也是因为杨师厚这个寻常时候,寡言少语的小兄弟,最能理解他的意图。
这一点,杨师厚甚至要比符存审更厉害些
果然,当杨师厚带着三百步骑,在城中百姓围观中,驶入城内,丝毫没有害怕警惕的样子,直接大摇大摆让城中管事的官吏来见面,于衙署升堂。
城中管事的,主要都是汉家豪族子弟,在郭离、和谦安带领下,参见杨师厚。
虽然此时城中尚有两三千武装青壮,但杨师厚均恍若未觉,镇定自若地坐上主位,面对这第一次见面的诸人,发号施令,声势沉着,仿若自己才是在张掖干了十几年的刺史。
这种姿态,令郭离大为叹服,连忙将杨师厚吩咐下来的诸多任务,清点府库仓储、甲杖,以及让两千多青壮暂时归营的命令执行下去。
事后,郭离实在忍不住询问道
“将军不怕我等把将军骗进来谋害吗?”
杨师厚正在认真翻阅官吏们统计的仓储账本,丝毫没有意外的淡淡回答
“因为我王麾下将士,哪怕只三百人,你们城中这点歪瓜裂枣,也打不过。”
郭离闻言,一时哑然。
此后,郭氏与和氏,也放下了警惕。
后来凉军虽然又派了几百人马进城,搬运辎重,但大军始终驻扎于城外,从未入城。
杨师厚以李业授予他的权力,临时任命郭离,暂摄甘州刺史。
之所以是暂摄,乃是因为按照凉国政权的惯例,如郭离这种地方豪族的代表,是要先调回灵州中枢任职一段时间,才会分派地方的。
而哪怕是驻扎于城外的凉军,也绝无扰民之态,兵士巡逻,看到偶尔路过的民众,恍若未见一般,令城内外百姓惊奇。
随后也就逐渐放下警惕,两日以后,张掖紧闭的城门再次打开。
而补给以后得凉军只是留下少量人马、文吏,用来中转后续,从凉州运过来的辎重,便继续拔营西向。
朝着肃州酒泉方向而去
凉军出乎意料的严格纪律,让沿途士民、蕃部都大为松了口气。
其实,他们这些地方,一直处于吐蕃、回鹘、归义军多方势力的争夺战场,所以对各个势力的归属感都不强,谁不干扰他们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他们就拥护谁。
索勋既然走了,而新来的凉军又如此强大,且不扰民,那何必节外生枝呢?
于是乎,凉军一路上,几乎是以行军、接收的方式,兵不血刃,甚至能从当地州县府库补给部分辎重,短短二十日间,就从张掖抵达酒泉。
大军之后,来自凉州的补给线也跟着逐城延伸。
后勤补给线的构建,不同地形环境,隔多远要设立中转站,也都是按照操典,严格执行的。
至此,河西走廊中段,全部都被凉军控制,也就是后世所谓“甘肃”,甘州、肃州两地。
直到杨师厚率军离开酒泉,沿着戈壁,穿越玉门军(后世玉门市),朝着大泽湖畔的玉门关挺进时,才被索勋的瓜州军发现。
索勋虽然动员了近乎全部力量,西向沙州争位,但也不至于傻到一点留手都没有。
在瓜沙东面最重要门户,玉门关,留下了两个都,一千八百人,监视东面。
只是按照他们原本的想法,凉军就算真干涉,从凉州出发,要通过甘、肃两州上千里,首先行军就得近两月,而且其间不可能不和当地汉蕃武装起冲突。
没三个月时间,怕到不了敦煌。
只能说,是以己度人了。
凉军的行军速度比一般藩镇军队要快得多,一年多前,刘鄩修订操典,搜集材料,就统计对比过这样的数据。
同样的一个都,八百至一千人,按照军中来自中原、河北的老卒经验,一般藩镇部队,乃至于衙军精锐,一日行军大概在二十五里至五十里不等。
可经过完整训练,装备齐整的凉军,却能普遍超过四十里,加快时能达到六十里。
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首先是在凉军中,纪律训练,远比战斗技能训练重要,又以一系列制度规范下来。而纪律,是大规模行军最重要的东西。
毕竟就单个人而言,以此时代青壮农户青壮身体素质,在有了军队中的良好伙食,一天走几十里,并不难。
但一个人走路,和几千上万人行进,那是两码事,大军行军,要考虑很多问题的。
古代记载中,虽然也不乏日行百里的奇袭记录,可大都是少量精锐。
普遍行军速度都较高的,也有,战国秦军,日行四十里左右,称为一朔。
而凉军的另一项利器,则是役马,也就是驮马和挽马。
西北多马,作用可不只是骑兵这一项,甚至说,骑兵所用战马,只占军用马匹的一小部分。
真正的大头,是用于后勤,和随军携带器械、辎重,运载伤员的役马。
光河西军这八千五百人,就有超过四千匹役马,大大分摊了军队行军的负重压力。
这其实并非李业独创,而是唐军鼎盛时期的传统,比如历史上,安西都护府,作战时,甚至用马车、驮马装载重步兵,到了战场,军士们再下马列阵,堪称“车载步兵”,马匹数量比军士数量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