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幽州 > 一〇九、约见大光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薛廷番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跟在赵玗身边陪着喝酒,而是城里城外地来回跑。

耶律李胡起初还派人跟着薛廷番,看看他到底去了哪里。结果跟了两天,影子都跟不上。

不仅跟不上,到了后面,甚至连薛廷番什么时候出的城,什么时候进的城,都搞不清楚。

好在赵玗一直在城中没有出去,耶律李胡也就不再纠结,仍由薛廷番随便折腾。只要赵玗一直在眼皮子底下就行了。

但是今天,赵玗要亲自出城打猎,耶律李胡不能再坐视不理。

尽管连续几天的醉酒,道现在还是一副醉醺醺的状态,耶律李胡依然强打着精神,跟着赵玗一起骑马出城。

一行众人,依然是原班人马。

赵玗领着耶律质古,耶律阮三人一行,薛廷番,大祭司和裴璆三人跟在后面。耶律李胡领着自己的部下,跟在赵玗的后面。

还有几个人,是营口城中的官员,今日专门出来给大家带路。

“公子这边走,这边的山上应该还有些野物。其他地方怕是不好打了。”官员一边引路,一边介绍。

耶律李胡说道:“你们这是什么鸟地方?山上难道连一只兔子都没有吗?”

那官员说道:“好叫大元帅知道,咱这里原本山上野物倒也不少。怎奈到了冬季,城里的闲人多,慢慢地就给打没了。有些行商的客人,因为错过了返程的日期,便滞留在了营口城内。到了冬季无所事事,于是便隔三差五地出城打猎。”

众人相视一笑,可不就是这样么,自己这一帮子人,今天也算是闲得无聊,这才出来打猎。

出了营口往东,便是茫茫山区,这也是此后一千余年,女真人的根据地。

想要能打到猎物,就得进山区才行。

进了山区,庞大的队伍只能排成一列,缓缓行走。

按照贵族们打猎的习惯,一般都是派士兵们先进行围猎,在目标打猎的地点画一个大圈,士兵们沿着这个大圈开始追赶猎物,把猎物们慢慢地往中间赶。

然后贵族们就可以对着漫山遍野的猎物,纵情地发挥自己高超的射术了。

但是今天,耶律李胡的士兵们,显然不会陪赵玗玩这种无聊的游戏。

想要打中猎物,那得自己亲自去找,亲自去射。

耶律李胡的士兵们,不仅没有给赵玗去围猎物,甚至出来开路的都没有,全都跟在屁股后,就像一条长长的尾巴一样。

好在赵玗有两个优秀的向导,才不至于被淹没在满山的大雪和树木中。

营口的官员自然是认识路的,薛廷番对这一带也颇为熟悉。

赵玗陪着耶律李胡喝酒吃肉的六天里,他可是一天都没有闲着。

蜿蜿蜒蜒地走了有三四十里,薛廷番压低了声音,在赵玗耳边说道:“就是这里了。”

赵玗朝左右使了个眼色,低声道:“走!”

说罢,猛地一夹胯下的战马,飞奔了起来。

身边的几个人,耶律阮,薛廷番,耶律质古,大祭司,裴璆,全都跟着加速跑了起来。

耶律李胡见势不对,赶紧下令追上去。

但是山间路滑,仓促间速度很难加起来。

更可气的是,追着追着,绕过了前面的山坳,竟然遇到了绊马索。耶律李胡的骑兵稀里哗啦地被绊倒了一大片,挡住了去路。

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赵玗一行人,逐渐地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好在雪地上能留下不少痕迹,耶律李胡倒也不急。只要跟着脚印慢慢追上去就行了,他们总不能凭空消失吧。

耶律李胡带来的骑兵可都是军中精锐,参军之前也都是优秀的牧,追踪的功夫非常好。

在雪地里追踪,这么简单的事,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

所以,一开始吃了点亏,倒也没人慌张。慢慢地扶起摔倒的人,大家稳住了阵脚,按部就班地追击起来。那姿态,仿佛把赵玗一行人当做了自己的猎物。

猎人的经验是丰富的,尤其是他们提高警惕之后,山上的异常状况完全逃不出他们的眼睛。

在第一道绊马索之后,他们又陆续遇到了好几处的陷阱,有套索,有绊马索,有地坑,全都被耶律李胡的部下一一排解。

赵玗当然不需要排除这些陷阱,因为薛廷番知道哪里有陷阱,陷阱是如何布置,而哪里又可以安全通行。

这些陷阱原本也没打算要人性命,设置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迟滞追兵的行进速度。

只要稍微谨慎一些,这种简单粗浅的陷阱,根本不致命。

七转八转地又走了二三十里地,来到了一处山坡处,薛廷番说道:“公子,到了。”

赵玗环视了一周,端地是好地方。

从这里继续往前走,是一块难得的开阔地,有利于随时撤退。往回看的时候,由于地势高,视线非常地好,甚至能看到两重山背后的山路。只要安排一个人在这里放哨,至少能提前半个时辰发现追兵。

赵玗赞道:“能选中这个地方的人,打仗必然是一把好手啊。若是在这里设置一支伏兵,总是千军万马,也休想从这里通过。老薛,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

薛廷番没有回话,旁边的林子里传来一阵掌声:“赵公子果然见识不凡。这里叫作鸽子山,正如公子所说,不少英雄好汉在这里吃过亏啊。”

又是一口标准流利的长安话,一点方言口音都没有,一听就是外国人。

赵玗回头一看,说道:“想必这位就是渤海国王子,大光显殿下了吧。”

只见来人穿着一身粗布衣服,身上披着一身猪皮甲,背后背着一张长弓,手上握着一把长刀,一副精明干练的样子,颇为英武,正是大諲撰的儿子,大光显。

大光显说道:“赵公子好眼力,在下乃是亡国之臣,焉敢再称王子殿下。倒是赵公子兴师动众,来见在下,不知有何指教?”

赵玗说道:“渤海国虽然变成了东丹国,但是东丹国不过只占据了你们一半的土地,还有一半土地在你们手上,怎么就成亡国之臣了呢?”

赵玗说着话,掏出了大諲撰给他的玉佩,递给了大光显。

大光显一眼便看出了玉佩的来历,拿在手中仔细端详了一阵,还着重检查了几个防伪点,确定这是父亲的那块玉佩无误,将玉佩还给了赵玗,说道:“不知父王有何吩咐?”

大光显还没有收到大諲撰的回信,因此不知道赵玗和大諲撰达成了什么样的约定。

赵玗说道:“这块玉佩代表着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令尊告诉我,只要拿着这块玉佩,你们都得听我的安排。”

大光显面色有些不悦,左右看了看,说道:“正是如此。”

赵玗把玉佩递给大光显,说道:“那就好办了,玉佩给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