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讲完两大殖民国家后,主播后面几天继续做试卷,每天按照早二晚二的进度直播复习,抽幸运观众给他们解答知识,或者纯聊天。
而在某天系统申请地球人工作保护法后,她每天的直播也变得更有规律了,向工作认识看齐,开始了周末双休的无薪生活。
时间就在主播慢悠慢悠,而其他时空的人急切的不行的境地下,按部就班走着。
一个月后。
秦朝。
别的东西都不能不修,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最在意自己身后事的嬴政,也不得不暂停自己陵墓的修建。
声明,这绝不是自己陵墓以后成为世界知名奇迹经典,他恼羞成怒后破罐破摔,只是他开始眼睛往下看了!
公输家和墨家的科学研究经费算是除了农家以外被批最多的,而农家的成果即使还没出来,所有人也都知道急不得,后世尚且花了那么多的时间。
目前公输家和墨家都在比谁能造出显微镜,用它来帮助农家和医家打开微生物学的大门。
总之,蜀地的得到始皇帝认可,有才就能来的小女孩到了咸阳了,和鬼谷的传人一起收拾东西去了西域。
倒也不是为了针对匈奴,主要他们想要那里的种子,小麦、燕麦、大麦、黑麦,管他难不难吃,先带回来吩咐大家的可种植粮食篮子再说。
后世对他们鬼谷的误解太深了,那些个视频和书籍,每一个都听得他们只能大张嘴巴,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我们鬼谷,真的没有那么厉害,也没有什么鬼谷心术,操纵六国。
就跟你们吹心学卖课一样,后人为了卖书,也把鬼谷看的太离谱了。
再说了,那黑麦和大麦那么好养活,完全没事荒郊野外多撒一点,没事了说不定就有意外的收获。
大汉的张骞严选和大明的郑和严选是吧,今天开始,是我们鬼谷严选了!
而已经拿着小单边望远镜投诚的阴阳家算是不头疼自己的定位了,谶纬不能搞了,大家做个气象学家和天文学家照样可以活得很好。
他们也已经在开班授课,争取几年后大秦每个郡县都有他们阴阳家的农事气象指导官。
法家一直就是大秦的座上宾,管着他们这群人的还是李斯,他们倒是不用争抢什么,道家也进了咸阳,准备跟着其他学派一起研究怎么砍树挖煤后保护环境。
他们可是被主播科普了,那些煤矿一个不小心是能出大事的,道法自然,大秦环保组织,我们道家当定了。
至于名家,自从新的掌门人公孙晟在咸阳主持李斯家里嫁女后,算是在咸阳城站住了脚跟,现在是咸阳负责婚嫁的热门选手。
不止如此,后世那些个律师诉讼的案例他们听了些后,也有些买卖人开始会去衙门打官司了,这才是被名家紧盯,但同样也被朝廷狠狠限制的新行业。
名家盯着律师这个行业,无非是看重这个才是真打开权力中心的钥匙,而朝廷限制,也是不希望秦法和其他法律一样是可以任由律师解释的法令。
比较起来,曾经势大的儒家,现在反而是地位最尴尬的一个。
搞科学、医学、农学他们都没人家有优势,以往的优势是教育,现在也被所有对家一起联合围剿。
那些个标准的贵族学说都开始往下招生,从基础开始学了,他们儒家更是被围剿的已经处在一个危在旦夕的境地。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秦儒在这种境地下快速抛弃以往不用儒门的隔阂,大家完成整合归流,目的是想方设法在百家门的围堵下存活下来。
靠着大家一起编写了本新的秦志,不诋毁周的前提下又追溯到殷商,肯定了大秦合法性的来源,秦儒勉强也算活了下来,只是想要继续发展,还得慢慢努力。
汉朝时期,大秦的神秘科技已经遗失不少,好在整体社会还是发展的,刘彻的大汉发展计划还没那么难折腾。
目前他的重点就是搞钱搞装备,养好卫青和霍去病,避免一些历史证实的错误再犯,还有就是紧盯幸运观众的弹幕。
大秦有的望远镜、热气球,他也要有,大秦有了的农学家、科学家这些,他更要有。
秦汉秦汉,没道理死了这么多年的秦都能要什么有什么,他一个都汉家好几代的皇帝,还要什么没什么,这合理吗?
至于刘彻这时候,主要是儒家、黄老和法家这三家目前在每天打架,最近长安城治安都热闹不少。
至于被他舅舅和表姐送来的公输家人和墨家人,这时候传承确实断了不少,在慢慢摸索中。
不过还在有义妁和赵过这两个惊喜,一个医学、一个农学,够让他开心了,何况还有张骞。
真的,一个月没被主播抽中也很开心呢,知道表姐招纳了卓文君,两个人时不时开诗会骂渣男也毫不介意呢。
东汉时期,医学院有条不紊慢慢推进。
在好好活着,好好活的久一点的渴望下,没有什么朝臣反对医学院的建立,而且之前看不上的人也都愿意让家里小儿子之类不重要的孩子去学习了。
围绕着医学院慢慢开设的科学课程,邓绥也在慢慢加塞中。
毕竟就算是代表压迫的封建王朝,这片土地的人脑子里还是有着治理的概念,和抢完就走的强盗还有买办政府不是一回事。
三国。
开了个小盐井,花了一个月时间,终于炼出雪白的高质量井盐后,诸葛亮带着刘禅和一袋盐,又是马不停蹄回了成都。
手指点了一点放在舌尖,尝到咸味后,年老的刘备眼睛射出精光。
拉着诸葛亮的手,他当场感动的流出了泪,君臣牵手,很和睦的商量了未来季汉盐政方向。
然后诸葛亮打发了刘禅走,把自己每天翻阅,都不舍得留下印子的五本书拿出来,和刘备分享。
君臣都给了对方充分的信任,刘备早在诸葛亮得到书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能看到,诸葛亮一回来也毫不犹豫的分享。
只是看完三国相关的历史后,当天连着三天刘禅疼的都没下得了床,嗓子更是嚎的干哑。
一些也早追着书从东吴、曹魏过来的名士们可算等到诸葛亮回来了。
虽然现在他功绩还没那么显着,但从后世的都那么打到一切反动势力还能这么喜欢他,足以见得各方面确实过硬。
于是拒绝不了青史留名诱惑和后世书籍诱惑的人,算是正式在成都留下打工了。
曹魏那边,政治早就趋于稳定,朝廷前头也在想办法搞新铁器、火器这些东西,底下的家族们自己私下也在弄。
大家下次冲突的点,也只可能是曹丕没了后的继承人上了。
而东吴,尽管孙权还是一人之力和其他人各种斗,但是来自后世孙十万的称呼和后人往他坟上放张辽卡片这种损事,也让他气的够呛。
到底为什么,他比起父亲和哥哥,在后人眼中形象就差成这样?
就算都是偏安一隅,我们吴和宋那也不一样啊!
被孙权拉踩鄙视的宋,哲宗朝最近一个月算是全民皆兵,外地的压迫和内部的弹压不断,动荡的不行。
就算他们科技算是不错,火器也在研发,但积贫积弱的三冗问题仍然是压在大宋人背上的三座大山。
三冗当然是个大问题,不解决巨大的财政包袱就会一直压在北宋朝廷和北宋人身上,可怎么解决,仍然还争论不休。
同时还被辽和西夏得到了情报,新的保密工作还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而在赵匡胤时期,下定决心迁都的他暂时已经定好洛阳了,等打退北汉和辽,再想办法北迁去。
不就是定都燕云守国门吗,谁还不能做了。
两个唐初和武周朝都是上升起,大家也是从医学开始,围绕着它发展科学就好了。
就是关于医学的走向,最近医学院内部关于全新细胞学有着不一样的说辞。
学校筹备步入正轨后,李泰开开心心的去上心学了,每天下课了就是给兄弟妹妹们表演新的科学小实验,让他很受追捧。
受不了的李承乾也叛逆了,逃课了去学科学,就算下课回来被他爹阴沉着脸差点毒打也不在乎。
弟弟能做,太子为什么不能做?
通过主播,知道倒霉二儿子以后也要遭遇继承人纠结的李渊那是拍手称快。
反正他太上皇了,什么朝局都和他无关,父子情也早没多少了,这时候不笑都说不过去。
笑完了他继续调教他的御厨,铁锅炒菜顿顿不重样。
空闲时间就招人进他的养老宫殿,看看他的上皇演义写的怎么样了。
最后就是晚上偷摸自己写回忆录,以后纸质和石刻一起带进陵墓。
比起他这个滋润的上皇,看老二忙成狗还得管孩子,最后一次都抽不中,确实是很棒。
而除了唐朝,并没有改立太子想法的老朱,也在大刀阔斧重整大明的新秩序。
基于现在他们的有色眼镜,所有来自于宋和元的政策都要审视。
而国家既然已经决定转型了,新的一批政策也需要跟上。
尽管朱元璋不愿意承认,但他们这些统治者里,是没办法出现后世那样的扶贫官的。
大家做官的目的就是光宗耀祖,实现人生的飞跃,为民做主,为朝廷干活,那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因为他厌恶贪腐制定的政策,反而逼着官员活不下去被迫受贿,这种眼前一黑的感觉,他也不想再经历了。
于是再怎么心不甘情不愿,他也要开始控制官员和小吏数量,给他们一个还不错的生活条件。
说到这里,对胥吏的政策也是个头疼的麻烦事。
一个月来,各种政策前前后后的讨论,要辨别哪些是他真正需要的政策。
哪些是裹着蜜糖的砒霜,也很费一番功夫。
别的不提,后世人一句话确实说的很对,就是要多读书,才能不被读书人骗。
而永乐朝,朱棣觉得自己已经充分吸收老爹和历史上明朝的经验教训,他的工作重心就在明年三宝出海上。
还有严抓藩王地方作恶问题,毕竟他也不想经历被下面百姓告状的经历了。
不只是朱棣,其他朝臣甚至百姓们也都期待郑和的船代远航,给他们带来马铃薯、红薯、玉米这些高产粮食作物。
还需要他们自己改良没什么,他们愿意慢慢培育,就拜托三宝太监早点满载而归。
正德朝变化不大,才上台的小皇帝,一个月也干不了什么。
而嘉靖朝,朱厚熜现在每天都很急迫。
以前修道除了个人爱好就是对自己藩王继位的不自信,可一想到往后人都一口一个老道士,这道也是没法修了。
虽然本人现在沉迷化学和生物,但知道王朝大关一半卡在自己这里的朱厚熜,想摆烂也没人让他摆烂了。
不管是张璁,夏言,严嵩…这些或内阁首辅,或地方小官的人,想到后人对他们的评价是“一群神一样的干着不断内耗的事”,爱名声也还有抱负的他们实在受不了。
在这些人的发奋下,嘉靖没了摆烂空间。
远的不提,上周还有个要命的嘉靖朝人,直接申请连线太祖、成祖,控诉他的修道观行为,让朱厚熜被跨时空的两个祖宗好一顿骂。
这种噩梦经历,朱厚熜不想再经历了。
而在康熙朝,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还雷厉风行的清庭查清楚,现在还是药品的鸦片销售都到了什么程度,
这些品质还很差的鸦片对他们的侵蚀还远没有后世的程度,但八旗兵丁们带上来几个抽鸦片多年的人,让停了几天不给抽。
那些人抓耳挠腮也要一口大烟的模样,也成了清庭中央挥之不去的阴影。
是等着不管不问继续重蹈覆辙,以后被后人清算,还是现在先自救,想办法多苟延残喘的一段时间,康熙已经有了成算。
而在各个王朝紧锣密鼓的忙活后,快到高三的主播也赶在开学前,终于要开始一家七口人去成都的旅行。